李 青
(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連云港 222000)
我國為扶持和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簡稱“高企”)發展,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簡稱“高企認定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簡稱“高企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規定:企業在獲得高企資格后,自高企證書頒發之日所在年度起享受稅收優惠[1-2](高企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非高企所得稅稅率為25%)。同時,高企認定是對企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各個方面的全面審查,是企業綜合實力的象征。因此,是否符合高企認定條件以及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在首次申請認定高企前,企業日常管理中如何有針對性地提高“企業創新能力”4項評價指標的得分,提高高企認定通過率,相關企業越來越重視。
《高企認定辦法》第三章第十一條顯示,認定為高企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簡稱“八個基本條件”)。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1]。
(2)獲得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1]。
(3)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1]。
(4)企業科技人員占比不低于10%[1]。
(5)研發費用占比: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 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5 000 萬元至2 億元(含),比例不低于4%;2 億元以上企業,比例不低于3%[1]。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比不低于60%[1]。
(6)近一年高品收入占比不低于60%[1]。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1]。
(8)申請認定前一年內,企業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1]。
企業首次申請高企認定前,需明確企業是否能符合前文所述的“八個基本條件”。然后針對高企認定的“企業創新能力評價”4 項評價指標,做好以下準備。
2.1.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對知識產權的相關要求
(1)不具備知識產權的企業不能認定為高企[2]。
(2)高企認定“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指標:知識產權占30分。由技術專家對企業申報的知識產權技術先進程度,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知識產權數量、獲得方式,企業參與編制國家/行業標準、檢測方法、技術規范的情況(視情況加分,加分后“知識產權”總分不超過30分),進行定性與定量結合評價[2]。
(3)高企認定“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指標: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占30分。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3 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綜合評價[2]。
2.1.2 明確知識產權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重要性
結合上述高企認定對知識產權的相關要求可知,申請高企認定必須具備知識產權。且企業創新能力滿分為100 分,與知識產權相關的“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兩項“企業創新能力評價”評價指標,共占60分,由此可見,企業知識產權質量、數量和獲得方式,直接影響企業高企認定通過率。
另一方面,如果說創新是高企發展的“靈魂”,那知識產權則是推動和保障企業技術創新的根本。企業在首次申請認定高企前,要明確知識產權對企業高企認定的重要性,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提高企業知識產權質量,保證知識產權的每年新增數量。
2.1.3 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提高企業知識產權質量
企業要提高知識產權質量,就要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加強知識產權管理。企業首先要對科技人員進行較為系統的知識產權培訓,增強科技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3];建立并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4];同時,企業要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企業總體發展規劃,明確企業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目標和重點,將知識產權管理與企業研究開發活動密切結合,加強管理。
在研究開發活動立項前和開展經營活動前,充分利用知識產權文獻檢索,針對項目立項,進行專利檢索分析和侵權預判,了解、借鑒國內外現有技術,然后再開展研究開發活動,避免重復研究或因侵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通過知識產權檢索分析,判斷市場熱點、行業技術方向,找到技術空白點,選擇創新突破口[3],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質量。
2.1.4 制定知識產權申請計劃,持續保證企業每年知識產權數量
企業擁有1 項及以上Ⅰ類知識產權,得7~8分[2]。但同時“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評價要求:企業3年平均科技成果轉化≥5 項,可得 25~30 分[2]。而科技成果轉化就是把無形的知識產權轉化成有形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等。
由此可見,企業在申請高企認定前,每年要提前制定知識產權申請計劃,要持續保證每年獲得授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或軟件著作權等與企業研究開發活動密切相關的知識產權5項以上,做好企業知識產權數量積累,以保證“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評價指標的得分。
另一方面,企業在研究開發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及時關注、更新國內外相關技術發展狀況。企業知識產權工作人員與研發人員共同研究、制定研究開發活動專利保護方案。通過專利挖掘,申請和研究開發活動核心技術、創新點息息相關的知識產權,形成在自身技術領域的專利技術網,搶占行業技術制高點,更好地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發展。同時,更好地保護企業研發活動成果,提高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的質量、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進而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1.5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加企業自主知識產權
企業“知識產權”:有自主研發可得1~6 分;僅有受讓、受贈和并購等,只能得1~3分[2]。因此,企業要加強原始創新,突出加強對國外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再創新,不斷提高企業創新能力[4]。加強研究開發活動過程中科技成果的保護,及時挖掘、自主申請相關知識產權,提高“知識產權獲得方式”評價指標得分。
2.1.6 積極參與編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檢測方法、技術規范等,確保知識產權得分
企業積極參與編制國家/行業標準、技術規范等,有利于企業率先調整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產品市場認可度,搶占產品市場先機,引領行業發展;還可以提高高企評審技術專家對企業技術先進程度的認可;同時,作為“知識產權”評價指標的加分項,可以確保知識產權得分。
高企認定,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占20 分。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研究開發與技術創新組織管理的總體情況,結合評價指標綜合打分[2]。
企業需要依據評價指標:
(1)制定并不斷完善適合自身發展的研究開發組織管理制度,包括研發組織架構、研發人員管理、研發項目管理、研發經費管理等管理制度。加大企業研發投入,同時,規范企業研究開發活動管理以及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的歸集管理。
(2)盡早建立企業研發機構,建立主要研發設備臺賬,包括設備名稱、數量、型號規格、購入日期、主要用途、設備照片等;加強和國內外研究開發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合作,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3)制定適合企業的科技成果轉化管理制度;有條件的企業建立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如檢驗/檢測中心等,能提供對外公共服務的企業平臺。
(4)按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要求,建立科技人員培養、職工技能培訓、優秀人才引進以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等相關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養成及時整理、收集佐證材料的習慣。例如,科技人員參加培訓的通知、參加培訓的照片、取得的培訓證書;引進優秀人才的學歷、學位、職稱證書,人才計劃證明;人才績效、獎勵的發放記錄等。
高企認定,企業成長性占20 分。由財務專家依據企業“凈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對企業成長性進行評價[2]。指標≥35%,則可得9~10 分,兩項指標得分之和為“企業成長性”評價指標最終得分[2]。
“凈資產增長率”代表企業發展能力,反映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情況;“銷售收入增長率”是衡量企業經營狀況和市場占有能力的重要指標,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市場前景越好,是企業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企業需要加強自身經營管理,保障“企業成長性”評價指標的得分。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高企認定可以激發企業自主、持續創新,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企業科技轉型和持續、健康發展。
3.2.1 企業享受稅收優惠
企業在獲得高企認定后,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非高企所得稅稅率為25%。例如:企業當年納稅調整后所得5 000 萬元,非高企所得稅稅率為25%,應納所得稅額為1 250 萬元;高企所得稅稅率為15%,應納所得稅額為750 萬元。即相同情況下,高企比非高企可節省500萬元應納所得稅額。
3.2.2 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提高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
高企認定是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全面審查,獲得高企認定,相當于獲得了國家認可,說明企業具備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較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是企業綜合實力的象征。獲得高企認定也是企業投標的重要條件,有助于企業提升品牌形象,提高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更好地開拓產品市場。
3.2.3 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多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
企業在獲得高企認定后,可以吸引地方政府、行業組織等更多的優惠政策,如:江蘇省發布的《江蘇省推進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蘇政發〔2019〕41 號),有加大高企培育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入庫培育企業貢獻獎勵機制、降低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成本、降低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業門檻等優惠政策。
獲得高企認定的企業在享受這些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后,可以進一步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發展,產品更快產業化,提高企業資本價值。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對于國家來說,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一個國家只有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對于企業來說,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來源,可以讓企業獲得持續發展的能力。
高企認定,可以激發企業自主、持續創新,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企業科技轉型和持續、健康發展。同時,企業在獲得高企認定后,可享受稅收優惠等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多種優惠政策,形成良性循環,可以更好地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發展,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提高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
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應積極申請高企認定。另一方面,企業首次申請高企認定前,要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提高企業知識產權質量和保證知識產權的每年新增數量。同時,要盡早建立企業研發機構,建立并不斷完善符合企業自身發展需求的研究開發組織管理制度;加強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提高企業成長性。提高“企業創新能力”4項評價指標的得分,提高高企認定通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