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陽
(仰恩大學圖書館,福建泉州,362014)
高校圖書館是我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是學校信息資源中心。[1]高校圖書館的藏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資料,圖書館教育是課堂教育的拓展和延伸。[2]大學教育以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教學為輔。教師課堂上的講解主要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進行重點知識的解惑,相關專業知識的鞏固與延伸需要學生自覺到圖書館自主學習。因此,新生對圖書館藏書、分布、規章制度、借閱流程等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影響新生日后的學習,做好新生入館教育是圖書館教育的重要一環。
科技的進步促使高校圖書館的借閱形態發生變化,圖書館宣傳已從主要依靠宣傳手冊的傳統媒體時代轉變為自媒體、多媒體、新媒體、全媒體相融合的融媒體時代。圖書館藏書的利用率是圖書館的生命力,圖書館工作人員要積極主動采取各種方式吸引師生到圖書館來,提高圖書館的借閱率。新生對獲取知識充滿了期望,因此,高校要重視對新生的入館教育,多維度提升入館教育質量,讓新生又快又好地認識和利用高校圖書館,提高自主學習意識,為以后更好地掌握知識奠定基礎。
隨著科技的進步,高校圖書館跟隨時代的變革,實現了傳統媒介—自媒體—多媒體—新媒體—融媒體的變革。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突出各種媒體的優勢,揚長避短,互相依存、互相補充,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屏障,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伴隨著科技一路成長的大學生,他們對新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強、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因此,高校圖書館管理者對圖書館要有清晰、明確的定位,不斷創新,利用各種媒介的功能手段進行全面閱讀推廣。入館教育質量關系圖書館藏書的利用與開發,館員要明晰高校圖書館是專業學習和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環節,是提升師生素質的重要因素。高校圖書館要大膽創新,化被動為主動,開動大腦,豐富入館教育模式,提升新生入館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新生在校充分利用好圖書館各項資源奠定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關鍵因素。”[3]高校圖書館推進新生入館教育要實現理念和宣傳手段的變革。思想的深度決定行動的高度,館員在思想理念上要變革,不斷學習新知識,應用各種媒介,創新宣傳手段進行閱讀宣傳。創新意味著推陳出新,但不變的依然是陣地和服務理念。圖書館的藏書和館舍建設是圖書館立足之本,在融媒體時代,各種媒介使學生利用圖書館館藏的手段不斷變化,獲取知識的渠道更寬廣,但新生入館教育的“現場感”不能變,面對面地參觀、互動,藏書場面,更能觸動學生心靈。推廣閱讀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但服務理念不能變,圖書館人員、設備、藏書都是以為師生服務為最高宗旨的。
1.提前進行新生入館教育
高校圖書館要提高新生對圖書館的認知,在學生到校報道前提前開始圖書館教育。每個高校的招生簡章都有紙質和電子版,簡章上會詳細介紹學校、各院系的特色,目的是吸引學生報考,但簡章上有專門的圖書館介紹的院校較少,學校網站介紹也受到賬戶權限的限制,無法讓學生深入了解本校圖書館實際功能操作,這與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有關。圖書館負責人要主動、積極地爭取在簡章和錄取通知書上發布圖書館的相關圖文,可以將圖書館的公眾號二維碼放在學校的招生網站和宣傳手冊上,方便學生掃碼提前進入學校圖書館,讓新生在來校前對圖書館的結構、藏書、借閱功能等有初步認識,開通電子借閱試用功能,讓學生先行體驗閱讀的樂趣。同時,圖書館的電子介紹要符合當下大學生的心理期待,圖文音并茂,有助于提升學生報考學校的志愿率。
2.入館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面對圖書館海量的信息資源,學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不知道應該閱讀什么,怎么閱讀,從往年圖書館借閱的數據可以看出,專業書借閱占比很小,圖書館很多書處于閑置狀態,沒有起到教輔作用。學校圖書館應安排館員對圖書館的分布、使用、借閱方法開展講座,并開設數據檢索、數據挖掘等相關公選課程,提高學生利用圖書館的能力,熟練掌握圖書館規章制度。同時,各院應召開新生專業教育會,主要目的是使新生盡快完成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轉變,了解本專業的情況,堅定專業理想,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圖書館館員可以輔助專業教師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構建四年的主干課程,引導學生學習好相關專業,懂得應該借閱什么書及相關課程拓展需要閱讀哪些書籍,強調到圖書館借閱的重要性。同時,把新生入館教育放在新生專業教育會的后面,有了專業教師學習上的引導,學生對學習就有目標和方向,再進行實地參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進行實地參觀考察時,可以邀請相關專業教師跟隨,方便學生現場咨詢。
3.加強現代化新生入館教育平臺建設
各高校的新生入館教育通常是集中在入校后一個月內,因此,學校的入館教育的任務比較繁重。如今新生更愿意使用手機終端App學習,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各高校圖書館也應與時俱進,利用網頁、社交軟件等專門設置新生指南,把圖書館的簡介、開放時間、借閱規定、公共設備使用規定、自習室使用規定館舍平面圖、館藏資源分布等采用視頻或圖文等形式向新生展示,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自主學習。館員在工作中會遇到師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要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師生提出的新問題進行及時總結,并理順解決方法,制作成PPT或視頻上傳到各平臺,方便師生學習,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圖書館要建設好入館考試平臺,把圖書館的機構設置、規章制度、館藏布局、借閱手段、借閱流程等相關知識設計成考題,形成題庫,隨機抽題、自動判分。新生只有在圖書館新生平臺學習圖書館的相關知識并通過考試,才能申請開通借閱權限,這樣可以為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也更好。[4]學生通過測試答題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可以對薄弱點、錯誤點不斷反復學習,查漏補缺,更好地掌握、使用圖書館資源,提高學習積極性。
1.“現場感”不變,重視實地參觀
實地參觀是新生對圖書館的直觀體驗與深入了解的重要環節。許多高校圖書館管理者認為如今有各種媒體進行視頻、圖文介紹,對圖書館借閱學生可以無師自通,不重視新生入館實地參觀。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圖書館實地參觀是直觀展示圖書館深厚文化內涵,贏得讀者的重要機會。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為學生講解圖書排架規律、圖書的分類、圖書的檢索及圖書外借和歸還流程,使其身臨其境地感受和了解圖書館優雅的學習環境、先進的設備,從而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他們對圖書的熱愛和獲取知識的興趣。由于每年入學的新生較多,圖書館實地參觀最好實行小班制。各專業教師應在專業圖書館專區守候,當有學生提出課程相關專業問題時進行指導,提供人性化服務。
實地參觀培訓教師應帶領新生到書庫現場體驗如何借閱圖書。開展互動,讓學生在服務臺抽題,根據書名、作者等信息檢索該書館藏地、索書號,然后到書庫中找書,用時較短完成任務的學生可以獲得相應獎品。
圖書館倡導進館有益,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以館為家。因此,建設溫馨、舒適、安靜、現代化、先進的高校圖書館十分重要。圖書館走廊隨處都擺放著休閑的沙發、舒服的椅子;閱讀室安靜、干凈;圖書館全范圍覆蓋免費無線網絡。知識的攝取本就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知識的形態是信息,擁有一臺手提電腦、尋一處小隅、接通網絡,就可以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讓新生實地感受圖書館的魅力,愛上圖書館。
2.服務理念不變,提升服務質量
高校圖書館是服務部門,圖書館要加強館員素質教育,提升服務質量。圖書館館員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服務與被服務人員的關系,以服務師生為第一工作要義,學會換位思考,以科學的價值觀看待工作中的枯燥乏味和辛勞,立足本職工作,盡職盡責。新生對圖書館提出的問題大部分是比較普遍的問題,館員要耐心傾聽,用心指導,讓師生如沐春風,吸引師生到圖書館借閱。
館員要學習與師生溝通的方式方法,多些溝通,少些推諉,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切實為師生解決問題,以人為本,做好教學輔助工作。服務是無形的,但是可以被感知,作為一名服務部門工作人員,一定要用心去體會服務這門藝術,認真研究和學習這門學問,為前來辦事、咨詢的師生辦好事,把服務宗旨真正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到圖書館,圖書館館員要積極組織創新思維,創新方式吸引學生到圖書館借閱和學習。
圖書館指導各班級設立班級讀書指導員,并舉行讀書指導員培訓,讓讀書指導員了解其職責,了解如何創建書香班級、書香班級評選規則、優秀讀書指導員評選規則等。班級讀書指導員作為圖書館在班級的閱讀推廣者,要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通過圖書推薦,引導同學們多讀好書,提高閱讀質量;通過定期舉行讀書分享會,引導同學們進行深度閱讀,提升閱讀層次[5];通過班級書香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讀書氛圍。班級讀書指導員作為圖書館與學生讀者之間的橋梁,要發揮紐帶作用,保障圖書館與學生讀者之間信息暢通。圖書館館員要做好對班級讀書指導員的引導,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發揮其職能效用。
圖書館借閱推廣需要館員開動腦筋,開展各式的活動,吸引新生到圖書館。圖書館可以開展各種讀書分享、朗誦會、競賽等活動,主要目的是加強學生之間的讀書交流,提高其讀書興趣。如通過開展找書贈送禮品、贈送雜志、線上閱讀打卡、競賽等活動引領學生借閱,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同時使圖書館資源得到再次利用。讀完一本書要多交流、多分享,會有更多收獲,在讀書分享會中讓學生結合自身的閱讀經歷,與大家分享看過的好書,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開展“與名師相約·每天30分鐘講座打卡”活動,讓學校專業名師也參與到圖書館的活動中來,加強師生互動。開展“一院一品”校園文化建設,調動各院系、部門積極推進項目建設,通過評選“書香班級”“優秀讀書指導員”“年度閱讀之星”“優秀組織獎”等,豐富學校學風建設的內涵,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圖書館開展的各項活動要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教育結合起來,當好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播者。如仰恩大學圖書館舉行線上“弘揚傳統文化,誦讀國學經典”主題朗誦會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感受到了中華古典詩詞的魅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圖書館通過舉行“家書中的初心”主題朗誦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用好紅色資源,弘揚紅色精神。
高校圖書館管理、建設要切合學校的發展,緊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變化。[6]圖書館管理者只有掌握圖書館發展變遷的歷程,才能對本校的圖書館建設、發展提出新要求、新目標、新戰略,加強內涵建設,建設特色圖書館,為培養特色人才做出貢獻。信息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各種媒體技術應用為圖書館管理帶來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這對圖書館館員的業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館員除了要具備基本的圖書館管理業務水平,還要有創新的理念和手段。與時俱進,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學習新媒體、利用新媒介、融合各種媒介,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提高數據收集、管理、分析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以發展為前提進行閱讀推廣,提高圖書館的借閱量。
新生入館教育質量關系圖書館藏書的利用與開發。融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要把握時代變革,與時俱進,堅持理念、宣傳手段的兩變與陣地、服務理論兩不變。轉變思想,化被動為主動、重視實地參觀、加強現代化新生入館教育平臺建設、加強館員自身素質教育,多維度提升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質量。
新生入館教育是個長期的過程,在現代化信息環境下,圖書館要從自身做起,與時俱進,積極主動地探索提升入館教育質量的途徑和方法,掌握現代多媒體技術,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推廣閱讀,提高圖書館借閱量,提升館藏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建設智慧圖書館,充分利用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網絡技術等裝備教室和改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圖書館有高清晰、高強度、強交互的體驗,感受圖書館學習的便捷、溫馨、舒適、安靜,漸漸愛上圖書館,熱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