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欽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廣西欽州,535000)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強調:“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繁榮發展鄉村文化,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以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載體,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鄉村文化振興。”[1]在此背景下,高職高專開展教育幫扶振興鄉村的研究與實踐,是對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重要指示精神的貫徹和落實。按照“扶貧先扶智”的總體思路深入推進教育精準扶貧,能夠提升鄉村貧困地區素質教育水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拓寬鄉村師生的藝術視野,提高鄉村教師的藝術專業水平和鄉村學生的綜合素質;營造良好的藝術文化學習氛圍,改變鄉村素質教育落后的局面。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要進一步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要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切實構建更富活力的鄉村生態。高職高專在致力于服務地方社會經濟,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更要關注鄉村振興的需求,“以培養鄉村振興急需人才為目標,圍繞推動高校形成就業與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聯動機制”[2],助推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
音樂擁有藝術的愉悅性和隱蔽性,集音樂、文化、情感、思想等內容于一體,具有表現、傳播、宣教等作用,在助推鄉村振興提升群眾文化藝術發展上具有獨特的優勢,是鄉村振興戰略有效落地的強有力保障之一。
音樂對文化水平沒有特定的要求,具有娛樂性、生活性、通俗性等特征。高職高專音樂課程的授課內容以兒歌和通俗歌曲為主,具有內容淺顯、思想單純、篇幅簡短、結構簡單,語言活潑、節奏明快易唱等特點。這些特點正好契合鄉村文化藝術的特點,與普及鄉村文化提升的要求相適應。同時,高職高專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還會在教學過程中融入適應實際需求的內容,進一步加強多元化的特點,從而具有更強的應用價值,能夠靈活嵌入鄉村振興文化藝術的發展,發揮音樂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
2.教學形式的多樣性
高職高專音樂專業課程一般采用獨唱、小組唱、合唱的形式進行授課,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同時,高職高專音樂課程以“重基礎、突職業”為教學目標,注重教學活動和實踐教學,課堂知識均會在實踐中得到檢驗,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這種重視參與和實踐的授課形式不僅能更好地實現高職高專的教學目標,而且能為豐富鄉村文藝活動、提升鄉村文化藝術提供更多的渠道和保障。
3.育人方向分流
高職高專音樂專業會根據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科學制訂招生計劃,根據學生個人興趣、社會需求、崗位要求等進行合理的育人方向分流,這使高職高專人才輸出的精準度更高、適應性更強,從而培養能夠在鄉村振興實踐工作中發揮作用的音樂人才。
4.獨特的實踐方式
“音樂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產生和流傳下來的多種音樂形式的總稱,傳播并發展音樂有利于推進鄉村社會建設和促進鄉村產業升級。”[3]音樂是人類文明演進過程中最富表現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文化、情感、思想等難以直接傳達的元素,借助音樂往往能夠更加生動地進行高效能傳播。因此,將音樂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可以使鄉村振興群眾文化發展的路徑變得更多元,同時充分發揮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在培養人才方面的綜合性作用。
人一輩子在自我改造、自我造就、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從無知到有知,到有大知;從不能到能,到有大能,這就是人的發展過程,無一例外。因為世界上沒有生下來就能的人,相反倒是生下來什么都不能,所以從無知到有知,從不能到能,是人自我發展的共同規律,這個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就是讀書和學習。讀書學習愈勤奮、愈廣博,可能他的自我開發、自我造就愈成功。反之,不讀書、不學習,也就無以能。
1.意義
“鄉村文化振興是解放村民思想、提升村民綜合素養的有力抓手,對構建現代鄉土文化有重要的引領作用,與社會歷史和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音樂藝術傳播激發了鄉村所蘊含的豐富歷史積淀和創新能量,為鄉村的全面振興注入了精神養分。”[3]高職高專音樂專業作為有序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充分發揮音樂的顯著特點,使其靈活融入鄉村振興事業,切實為鄉村文化、文娛、文旅、文教及“美麗鄉村”事業的綜合躍遷,提供持續有效的教育及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有效達成鄉村振興戰略中文化藝術發展的目標和要求,切實加快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
2.實用優勢
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具有顯著的傳播優勢、宣教優勢及表現優勢,能夠基于多元內容和人才分流,形成靈活的實踐體系,切實“提高職業技能,傳承文化特色”[4]。同時,高職高專音樂專業還能讓相關的教學資源、教師資源和人才資源深入鄉村,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無論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宣教、鄉村文化事業的創新,還是鄉村文教事業的有效改革,都可以借助高職高專音樂專業靈活、多元的特點,步入新的發展階段,進一步實現鄉村文化的現代化、多元化發展。
3.普及優勢
高職高專的多數學生會立足本地發展,對整合地方人才資源、服務地方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會對地方音樂資源、音樂人才、音樂力量進行整合,集中放大這些資源的作用力,最終注入地方發展,產生廣泛的音樂普及作用。這種手握綜合性資源的特點讓高職高專在鄉村普及音樂具有天然優勢,對全方位深層次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職高專助力鄉村振興應立足發揮教育優勢主體作用的同時,堅持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始終根據幫扶地區資源稟賦條件和村民實際需要優化幫扶措施供給。”[4]結合幫扶鄉鎮的實際,欽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我校)圍繞教育扶貧的重要舉措,通過技術、作品、人才等多渠道提升幫扶鄉鎮的鄉村小學、幼兒園教師及鄉村群眾的藝術水平和音樂綜合素質,發揮我校音樂學科教學的強力輻射作用,加快鄉村振興戰略步伐。具體路徑有以下三條。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強化素質教育的呼聲使人們對音樂藝術教育的價值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認識。然而,目前鄉村小學和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提高鄉村小學和幼兒園在音樂藝術方面的教育水平和藝術素養,我校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在幫扶的鄉鎮浦北縣石埇鎮建設“教育扶貧活動中心”,選派音樂專業教師駐村扶貧,對該鎮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師開展專業的培訓,并主動對接石埇鎮文化站,指導文藝編排人員和愛好鄉村戲曲的群眾開展戲曲學習,持續為鄉村注入音樂教育力量,切實強化學校音樂學科教學的輻射作用。在鄉村振興戰略落地過程中,我校持續而有計劃地“送教下鄉”,深層次轉變鄉村地區的教育格局,切實推動鄉村群眾對教育事業、文化事業及音樂事業的發展,為深層次豐富鄉村生活和加速鄉村發展助力。
我校通過師生精心排練的節目,以“文藝進萬家”和“戲曲進村”等活動組織教師、學生及相關機構的文藝人員下鄉演出。這些活動“有利于傳播和弘揚先進文化,為鄉村振興提供內生動力,既能在實踐過程中鍛煉學生,又能加強村民的思想、法律、道德、人文等方面的教育,倡導健康生活理念,促進鄉村文化繁榮”[5],進而豐富鄉村文化藝術事業,形成鄉村文娛事業發展體系,響應鄉村文化事業發展政策,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提供全方位的文藝支持。
我校鼓勵學生畢業后深入鄉村,響應國家推行的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農村振興政策,并對主動到鄉村工作的學生給予獎勵。通過積極參與鄉村音樂事業、教育事業、產業事業,我校切實利用高效優質的教育力量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踐,在助力區域發展的同時,展示高職高專在教育教學方面的顯著優勢,“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高職高專的學習、實踐和發展中來,從而構建起持續助力鄉村振興的良性循環的形式”[6]。
通過上述三條路徑,我校綜合發揮音樂教學宣傳教育、充實鄉村文藝振興、實現鄉村文化藝術提升的作用,為鄉村振興、文化振興的全方位發展提供支持和動力,促進鄉村的騰飛。
1.提升群眾藝術文化的思想
我校通過組織優秀的音樂創作者、音樂表演團體和音樂專業學生,編排創作鄉村振興主題文藝作品,形成更多符合鄉村群眾認知的生動、優質又具有鄉村特色的作品。依托送教下鄉、“文藝進萬家”等優質渠道,我校切實加速鄉村振興戰略核心思想的傳播,讓鄉村群眾通過生動形象的音樂作品、表演節目和音樂活動,感知黨和國家對鄉村問題的重視,掌握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政策要求,在思想上樹立正向的認知觀念,切實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號召,積極投身鄉村文化、藝術、旅游、農業等相關產業,激發鄉村群眾建設家鄉的主觀能動性。
2.落實提升群眾藝術文化的戰略措施
在深入鄉村地區運用音樂力量推動思想轉變的實踐過程中,高職高專能夠通過傳播優質音樂作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升群眾藝術文化的戰略措施,加速鄉村群眾文化藝術文化素養的發展,真正用音樂力量、文化力量和藝術力量重塑鄉村發展生態,盤活鄉村文化環境,讓鄉村振興戰略得以更深層次地打入鄉村群眾,切實為其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提供支持。
1.充實鄉村振興文娛工具
高職高專音樂教育工作應著眼于鄉村文娛事業的發展,針對鄉村文化振興的實際需求整合自身優質資源,為鄉村文娛活動提供音樂、表演、創作等方面的支持,組織高職高專優質的創作團隊、表演團隊和宣講團隊深入鄉村,解決鄉村文娛問題、滿足鄉村文娛需求,產出更多適合鄉村傳播、鄉村宣教和鄉村發展的優質作品。這種深度對接需求、持續充實鄉村文化振興文娛工具的主動作為,能夠充分體現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在助力地方文化事業發展方面的作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2.充實鄉村群眾文化生活
高職高專音樂專業要主動利用多元實踐渠道,充分聯合鄉村群眾,積極推動鄉村文化活動,切實豐富鄉村群眾的文化生活。在推進過程中,高職高專可以聯合本地表演團隊,通過高職高專音樂專業的教學方式提高其表演水平,增強其文化創造力、文化實踐力和文化傳播力,打造更多符合鄉村群眾需求的優質文化品牌,進而形成現代化的傳播渠道。在此基礎上,通過鄉村網絡資源的有效聚合,可以真正為鄉村群眾文化生活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切實加速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化發展。[7]
3.充實鄉村經濟文旅產業
高職高專音樂專業除了專注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化落實,切實豐富鄉村文化事業,還應主動關注近年來新興的文旅產業,為農村文化藝術的發展插上“經濟翅膀”,開辟全新的鄉村振興路徑,在服務當地文化事業發展的同時實現發展致富。例如,我校對近年來鄉村文旅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綜合研判,進而針對鄉村文旅事業發展過程中的音樂需求進行了相應的設計、創作和業務開發,使優質的音樂作品、音樂表現形式和音樂表演團隊得以入駐農家樂、民宿等旅游產業,拓展旅游內容,加速鄉村文旅事業的發展。
1.加速鄉村文教事業發展
高職高專通過送教下鄉及提供專業人才支持的,可以切實改善鄉村文教事業的發展面貌。與當地村民相比,高職高專的本地學生政治素養和文化水平更高,他們對鄉村振興戰略有更深刻的認識。加之作為本地人的鄉土情結,他們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當地的文教事業。專業人才的加入能夠深刻轉變鄉村文教面貌,培育更多本土人才,使鄉村振興的根基更為扎實,使鄉村振興的活力更充沛。
2.加速鄉風文明事業發展
鄉村地區擁有獨特的文化傳承和藝術傳承,其鄉風文明,包括當地特有的曲藝、戲劇等獨特的表現形式,更是具備極強的潛力。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在推動鄉風文明事業發展過程中,應整合教研和社會群眾的力量,充分挖掘、整合和重構鄉風文明特有的表現形式,使其更符合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切實加速鄉風文明事業的發展。
3.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中藝術文化振興的目標
為有效統籌文化發展,切實達成振興鄉村的目標,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在深入鄉村助推鄉村文化藝術發展的過程中,要參照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體系和目標體系,進行藝術文化振興目標的有效構建,并聯合當地群眾、團體及機構,切實形成有效實現目標的創新措施,加速鄉村文化振興成效的顯現。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高職高專音樂專業應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切實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進而借助有效充實鄉村文藝振興,提升鄉村文化藝術,將高職高專音樂專業的積極作用注入鄉村振興,實現鄉村地區藝術文化發展。隨著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力量的有效注入,在鄉村振興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會涌現出更多更富感召力的發展典型,涌現越來越多的高職高專優質人才、創編音樂作品和品質教育資源,為鄉村地區的綜合發展提供更多、更強、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