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坤
(欽州市第一中學,廣西欽州 535099)
生命教育從最根本的意義來說,是一種全人教育,它涵蓋了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和這一過程中所涉及的各個方面,既關乎人的生存與生活,也關乎人的成長與發(fā)展,更關乎人的本性與價值。雖然說近些年來素質教育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化,但由于應試教育的“根”扎得比較深,所以為了使得高中學生真正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高中生物老師要拓寬生命教育的滲透路徑,進而可以讓高中學生充分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因此,下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分別是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現(xiàn)狀、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原則和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路徑。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相對來說最為重要的一個時期,所以對于學生來說,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和生活壓力最大,學生的心理也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近幾年我國頻繁出現(xiàn)高中學生壓力過大而輕生的事故,造成這種現(xiàn)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應試教育。由此看來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非常不成功,因為很多高中生物老師竟然對生命教育的概念理解不透徹,經常性將其與安全教育相混淆,導致學生根本不知道安全教育是什么,所以要有效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就需要高中生物老師先明確生命教育的概念[1]。
除了高中生物老師對生命教育的概念理解不透徹之外,還有很多高中生物老師不能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具體表現(xiàn)為還是一度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學過程中還是以“灌輸式”方式為主,就算有的老師意識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沒有采取具體的措施去滲透,而且部分老師為了應付學生,只是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淺顯地提了一下生命教育相關知識,非常形式主義,這些現(xiàn)象都是高中生物老師本質上不重視生命教育所造成的,總的來說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也不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我們人類的生命有著豐富的奧秘,大自然也有著許多的秘密,我們也需要去探索生命的奧秘。我們高中生物融入生命教育是很重要的,可以從科學的角度讓學生意識到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如何組成的?通過教師為學生講解生物這一門課程,讓學生正確認識生命觀,有著自己的生命觀,我們的人最重要的是生命,不僅人類,大自然也具有生命,有著自己的調節(jié)系統(tǒng),能夠調節(jié)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生命危機,這都是生命的價值,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生物課程中滲透生命教育來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生命觀。
尤其是新課改以及全方面發(fā)展教育,在教育改革后的深入發(fā)展,使社會對于學生科學教育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訓練學生核心思維的課堂教育也在不斷地展開。此時的教師不但要具備傳統(tǒng)知識去教學生,還要讓學生對生命邏輯有一定量的認識理解,讓學生對科學問題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充分利用課堂的資源,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水平,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可以讓學生學到保護生命的內容,在教師教學過程中,隨著對基礎知識的講解和學生的理解,讓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將這些重要的知識和關鍵點加以總結,讓學生懂得在自己身體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如何去做必要的防護,對自己的生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明白生命的重要性。就比如說艾滋病的防護,通過生物的學習,學生會對這個病毒有清晰的認識,這讓學生能夠很好地認識到這個的危害以及如何自我保護,會讓學生更加的健康。
在如今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高中生物老師首先要從高中生物學科的本質入手,滲透生命教育。也就是說教材中存在很多非常明顯或者比較隱蔽的生命教育知識,所以高中生物老師應該深度挖掘這部分資源,使得這部分資源恰到好處地發(fā)揮出自身的意義,進而順利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3]。
例如:講解人教版高中生物《細胞的衰老和死亡》這一節(jié)內容時,高中生物老師就可以基于其教學重難點“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細胞衰老的特征,細胞凋亡的含義。細胞凋亡的含義以及與細胞壞死的區(qū)別”滲透生命教育;在學生對基礎知識有了一定了解后,老師出示“對于生命的衰老以及凋零,你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活躍氣氛,這個時候老師要走下講臺去與學生近距離溝通,放松學生的心態(tài),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整個過程都非常的輕松愉悅,有的學生認為生命的衰老以及凋零是自然規(guī)律,就如同生老病死一樣,不必過分擔憂,有的學生認為生命是有限的,不能浪費時間,必須珍惜生命。由此看來生命教育進行得非常有效。
雖然說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現(xiàn)如今很多學生已經真正認識到了,但高中生物老師在進行生命教育時仍然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這樣會破壞學生的積極性,而是要應用新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一步讓學生對生命教育的接受度提高,以此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增強[4]。
例如:講解人教版高中生物《免疫調節(jié)》這一節(jié)內容時,高中生物老師就可以基于其教學目標“概述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免疫系統(tǒng)的防衛(wèi)功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首先老師要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提出三個問題,分別是“神經系統(tǒng)能夠感覺到病原體的存在嗎?人體能夠靠反射對病菌或病毒作出反應嗎?人體能靠激素來直接殺滅病原體嗎?病原體侵入機體后,會影響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嗎?”由此引導學生回答,導入新課,然后給學生傳授新知識,但過程中老師要不斷地出示與生命教育有關的問題,其中“艾滋病到底是什么?我們要如何防止被傳染?”這個問題最能夠勾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整個過程,學生對生命的真正理解又達到了新的境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應試教育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所以如今的生命教育不能形式大于內容,高中生物老師要在課堂中恰當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或者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讓學生深度探究,由此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對“生命”這兩個字有更新的認知[5]。
例如,講解人教版高中生物《人類遺傳病》這一節(jié)內容時,高中生物老師就可以結合現(xiàn)實生活,引入真實案例“一對青年男女準備走進婚姻的殿堂,這時,男方提出應該去做個婚檢,女方認為兩人都很健康,做婚檢太麻煩,認為沒必要。你支持誰的想法,表明原因。”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深度探究,最后的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都支持男方的想法,使得所有學生意識到了遺傳咨詢的必要性,后續(xù)經過是“在男方的堅持下,兩人來到醫(yī)院做了身體檢查,通過咨詢發(fā)現(xiàn)女方是色盲基因的攜帶者,男方是白化病基因的攜帶者。根據以上結果你會向兩人提出什么建議?”學生探究過后給出“生女孩不會患以上兩種遺傳病,生男孩需要進行進一步診斷。”的建議。由此看來學生對生命的認知會更加明確。
例如,講解人教版高中生物《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這一節(jié)內容時,高中生物老師就可以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現(xiàn)如今的環(huán)境問題都有哪些,全球性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這七種現(xiàn)象最為嚴重,通過利用圖片或者視頻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讓學生意識到我們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進而擁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心態(tài),在學生心中埋下一顆保護環(huán)境的種子,生命難能可貴,不論是自身經歷,還是作為旁觀者,學生都能夠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教學評價是高中生物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存在的意義主要是老師和學生查漏補缺,而在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適時地融入生命教育,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會主動地思考有關于生命的問題,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質變”,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也會因此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時學生的身心能夠健康發(fā)展。
例如,講解人教版高中生物《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這一節(jié)內容時,高中生物老師就可以優(yōu)化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將生命教育滲透進去;首先老師要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每一堂課的最后學生要明確自己學到了什么,自己是否掌握了所學知識,針對于這一節(jié)內容的總結幾乎每個學生都會提到“吸毒”的問題,基于此老師要順勢展示吸毒明星的圖片,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同時提出“明星吸毒,你怎么看?”問題,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學習這一節(jié)知識的真正意義,進而強化學生拒絕毒品的信念,遠離毒品,然后老師再進行整體評價,該批評批評,該表揚表揚,這樣既能夠突顯出學生的閃光點,也能夠讓學生看到自身的缺陷,最后將教學主題上升到生命教育,順利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突破教學重難點。
隨著信息技術的越來越普遍、多媒體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改變,高中生物教學工作當中也逐漸運用了信息化的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讓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模式更加豐富多彩,提高了教師的生物教學質量和高中生的學習效率,促進了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學習興趣。信息化教學技術指的是用網絡來作為多媒體教學的工具,它可以用文字、聲音、圖像結合起來,在高中生物中可以給學生帶來最直觀感受。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課堂主要是教師通過課本來直接進行解讀知識點,又因為每一節(jié)課堂時間有限制,有時也會影響了教學效率。有了信息化教學工具之后,減少了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時間,教師將生命教育融入教學,提高了學習效率。
例如,微課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關注的重點,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從而實現(xiàn)生物課堂教學的延伸,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并且融入生命教育,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微課的特點在于每一個課程時間短,展示的知識比較集中,課程內容也可以簡單直觀,在給學生教學時更具針對性。微課在高中生物學習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生物的學習效率。另外,我們也可以利用微課來學習高中生物的重要知識點,形成清晰的學習思路。因此,學生應該有效地利用微課來提高學習效率,加強自主學習中對關鍵知識的掌握,使課程內容得到更高質量的消化,讓高中生在生物課程中意識到生命的重要性。
例如,在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中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這一節(jié),這一節(jié)的內容相對有點抽象,對于一些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說無法理解豌豆雜交之后的結果,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多媒體來進行動畫演示,通過多媒體對豌豆雜交之后的結果進行一一演示,并且為學生科普豌豆是如何長出來的?豌豆的生命和我們的生命有什么異同點,通過多媒體的教學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不一樣,生命的多姿多彩,大自然的美妙,并且將豌豆雜交實驗為學生演示清晰,更加生動形象地解釋了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生命是美麗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命的美妙,在生物課程中尋找生命的奧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生物思維邏輯方面的能力,讓學生發(fā)展更健康。
綜上所述,從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現(xiàn)狀這一方面來看,如今有很多高中學生對于生命以及生命教育的理解不透徹,也就是說很多高中學生存在潛在的心理問題,這是我們高中生物老師需要及時思考的問題;高中生物老師要有意識去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知識,或者通過其他途徑引入生命教育知識,使得學生可以真正接受生命教育,進而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壓力巨大的高中階段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順利完成素質教育的落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