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佞偈 蔡曉波
(東南大學體育系 江蘇南京 210000)
“蘇適養老”是江蘇省“十四五”時期養老服務發展的鮮明特色和主打品牌。江蘇省的老齡化程度在全國各個省份內處于靠前的地位,“人口深度老齡化”的社會形勢讓人們不得不重視養老產業的發展。要想快速、全面地發展養老產業,需要進行多元化的產業融合發展。多元化養老服務要求養老產業鏈的發展以創新的服務導向為主,“醫養結合”與“體育+養老”等概念的相繼提出,蘊涵著將體育與服務業進行生態交互與有機結合的趨勢。然而,大量關于產業融合發展的研究都將工作重心放在理論上,缺少實證性。在此基礎上,該文引入了物理學中的耦合評價模型概念,探討了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相互協調發展的關系,以江蘇省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探尋江蘇省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耦合協調發展的現狀。
2014 年國務院印發的《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將體育產業作為單獨納入國民經濟體系的一類產業。體育產業在政策的支持下飛速發展,給我國國民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和社會就業的促進點。程林林[1]首次提出了體育產業融合概念,認為體育雖然扮演的是平臺的角色,但對我國的社會、經濟已經產生了影響,發展產業間的融合已經成為產業發展新趨勢。隨著不斷擴大的體育產業規模,多個領域日益加深與體育產業的融合,如養老、文化、旅游等。
二者之間的耦合協調發展本質,在產業間有所關聯。經濟學中,產業聯系理論認為產業聯系包括產品、勞動力聯系,生產技術聯系,價格聯系,勞動力、就業聯系,投資聯系[2]。
第一,體育產業為養老產業提供力量源泉。首先,二者之間存在產品與勞務之間的聯系。體育為養老產業提供運動用品、運動服務,滿足老年人的體育消費需求,助力于擴充養老產業的服務品類和提高養老產業的服務質量。其次,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間存在價格聯系。體育產業人均消費價格上升,老年人定制化的產品價格也會隨之上升,從而帶動老年人的人均消費水平,促進養老產業的資金流動發展。
第二,養老產業為體育產業提供更廣闊的市場。首先,養老產業提供了更廣的勞動就業市場。自養老理念興起后,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便成為首當其要的內容,為體育產業的從業人員提供了更廣的交叉職域選擇范圍。其次,養老產業與體育產業存在著投資聯系,自養老產業從2016年降低入場門檻,出臺政策支持后,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其中。
通過查閱近年有關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相關文獻,分別構建了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指標體系。
2.1.1 體育產業指標構建
《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對體育產業統計范圍進行了科學界定。相關學者認為,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現代體育產業是一個首先應當以社會公眾與體育消費者為目標群體,同時以為其提供體育產品以及體育實踐活動為目的的活動集合。在這樣一個動態的過程中,體育產業龍頭在兼顧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同時,應該培育實現新方式和注入目標的新型體育產業。與此同時,作為社會重要產業,應當與其他各產業展開深入的交互合作。王國勇等人[3]基于復雜系統合作理論,構建了體育產業發展“內部資助、社會經濟外部環境”的系統合作評價模型和評價指標體系。胡效芳等人[4]都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相關研究,給出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指標。結合我國現有的體育統計數據,以及此前的相關研究基礎,該文選取了4 個基礎方面作為指標的數據來源,分別是產業規模、產業貢獻、產業結構和產業基礎。產業規模選取體育產業總產值和體育產業增加值2 個指標;產業貢獻選取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與體育系統職工人數、體育服務業產出占體育產業總產出的比重與人均體育消費作為指標,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體育產業、養老產業系統指標體系
2.1.2 養老產業指標構建
在養老產業的評價選擇方面,由于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價指標定義,學者選取的評價指標都有所不同。例如,葉宋忠等人[5]選取了養老服務業單位收入、養老服務業單位資產、養老服務機構數量、養老服務設施數量、養老床位數量等作為養老產業的評價指標。由于部分指標數據并沒有在官方公布的渠道查詢到,為保證該文數據的正確性,在借鑒之前學者指標建立的基礎上,該文將從每年《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報告》上查詢的養老床位數量以及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作為衡量養老產業規模的指標,參照韓松[6]的研究成果,將老年人口的規模及老年意外財報覆蓋率代替養老產業貢獻。
由于我國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均發展較晚,地方性的產業統計工作開展更是遲緩。江蘇省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官方性統計數據還不夠完善,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可獲得性,該文選取了可以從官方查詢到的2015—2019年江蘇體育產業相關數據。數據來源于各個年份發布的《長三角體育產業一體化發展報告》以及江蘇省體育局發布的公告。養老產業2015—2019年的相關指標數據源于江蘇省統計局和每年的《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報告》。
2.3.1 熵值法
(1)數據無量綱化
熵值法是利用計算自然對數來處理指標數據,為了避免賦值的無意義,通常在指標標準化后加上0.001[7]。正負指標的標準化公式如下:

(2)熵值法
首先需要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計算出指標的百分比,然后對指標進行歸一化,得到每個指標的熵值,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Pij為第j項指標下第i個年份指標值所占比重,并對指標信息熵值ej和效用值dj進一步分析,第j 項指標的熵值ej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K=-,為常數。信息熵ej與1之間的差值表示信息效用的價值差值,可對權重數值的大小直接造成影響,其數值的大小對權重的大小與評價重要性的大小起重要作用,計算公式如下:

熵值法是對評價指標信息的價值系數計算得出其權重,且評價重要性的大小由價值系數的大小決定,表明權重的大小關系以及評價結果的貢獻高低,公式如下:

2.3.2 耦合協調評價方法
耦合和協調是兩個或多個系統之間耦合和協調的度量。評估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耦合協調程度的基本分析步驟如下:
(1)數據無量綱化
正負指標的標準化公式見公式1和公式2。
(2)構建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模型
當兩個子系統有相互影響性卻又不相同時,子系統各指標對整個系統的貢獻一般采用幾何平均法和線性加權法來實現,公式如下:

(3)構建耦合度模型
根據物理學中的容量耦合系統模型,計算出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耦合度模型,公式如下:

公式8 中,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耦合度為C,U1表示體育產業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指數,U2表示養老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指數。
(4)構建耦合協調度模型
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兩子系統的不同發展水平,造成了高度耦合的錯覺。例如,兩個子系統的開發水平較低,但耦合度較高。由于這并不意味著耦合本身,該文引入了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耦合協調度模型,以便從客觀的角度反映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耦合水平,公式如下:

其中T=aU1+bU1,公式9 中,體育產業系統與養老產業的耦合度為C,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協調度為T,a、b為待定系數,用來指代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貢獻系數。由于兩系統相對獨立,參照之前學者的研究成果[8],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都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該文將a、b分別設定為0.5。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9],采用均勻分布函數法來劃分耦合協調度的區間和等級,以便更直觀地反映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聯合協同發展,見表2。

表2 耦合協調度的等級劃分標準
通過上述方法,采用熵法計算江蘇省體育產業體系和養老產業體系的綜合發展水平,用耦合協調評價的基本計算步驟計算得出二者的耦合度、協調度、耦合協調度,具體結果見表3。

表3 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耦合協調指數及評價
從圖1可知,江蘇省2015—2019期間,整體的產業綜合評價系數呈上升趨勢,但無論是體育產業,還是養老產業的發展速度都有輕微波動。由圖2 可以看出,在這5年期間,兩個子系統測度水平有3次交叉。一次是在2016—2017 年期間,養老產業超過體育產業測度水平,并在2017 年達到差值最大。2016 年,養老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呈快速增長趨勢,這可能是因為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養老服務市場的開放使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其中,促進其發展。2017年,體育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陡然上升,究其原因,國家體育總局在2017年發布了諸多利好政策,如擴大體育、養老領域消費等。相比較體育產業,這一階段的養老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增速則相對較緩,二者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2018—2019 年,養老產業系統的測度水平線再度以微小的優勢趕超體育產業系統。除此之外,圖2 體現出近年來逐漸縮小的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發展水平差距。

圖1 2015—2019年江蘇省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綜合發展趨勢
耦合是衡量兩個或多個系統之間關聯程度的指標,它反映了系統之間的依賴關系[10]。從圖2 可知,2015—2019 年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耦合度(C)值在0.9759~0.9998 之間,耦合度較高,但與耦合協調度(D)的值對比發現,C較高值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發展水平存在于二者之間,呈現出了耦合度較高的錯覺,通過參考之前的研究,采用復合系統的T(綜合評價指數)對C進行修正[11]。

圖2 2015—2019年江蘇省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耦合程度
因此,該文將著重分析D 值。如圖3 所示,D 值在2015—2019 年期間處在0.3049~0.6074 之間,呈現出持續上升趨勢。根據表2耦合協調度等級劃分標準可以分析得出,2015—2017年D值處于輕度失調階段,此階段需要加快發展養老產業。2018 年,D 值開始進入協調狀態,二者的發展共同推進。
根據體育產業體系和養老產業體系發展水平的不同,耦合程度可分為體育產業發展滯后型(U1<U2)、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發展同步型(U1=U2)、養老產業發展滯后型(U1>U2)3 種類型。由圖3 可知,自2018 年后,江蘇省就基本處于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發展同步型,是江蘇省“養老+體育”新業態的初步顯現。

圖3 2015—2019年江蘇省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耦合協調度
該文運用了實證研究的方法,通過對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協調發展的理論機制進行分析,并針對2015—2019年江蘇省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發展建立了耦合協調評價模型。研究結果如下:
一、江蘇省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在近幾年都存在著明顯的上升趨勢,整體的發展水平偏低。養老產業綜合評價指數從2015 年的0.0745 上升到2019 年的0.3765;體育產業綜合評價指數從2015 年的0.1161 上升到2019年的0.3616。主要原因是江蘇省在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上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由于受近幾年的利好政策影響,這兩個產業的發展速度較快。
二、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兩大體系具有耦合發展的鮮明特點,通過制度內部要素的組織變化,兩個體系可以共同發展。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耦合協調的外部基礎是體育產業的發展可以為養老產業提供強大的動力。與此同時,龐大的老年群體可以為體育產業供給更大的市場。內部條件中,老年人的體育消費將收到體育產業發展的刺激,如老年人保健品開發、老年人體育市場發展。同樣,養老產業的發展對體育產業規模、體育產業構成、體育產業各方面基礎等方面帶來了促進。通過外部和內部條件的相結合,體育和養老產業形成了這樣的耦合和協調機制。
三、江蘇省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耦合協調評價有所上升,從輕度失調轉變為勉強協調。2015—2018年處于養老產業發展滯后型,2018 后基本處于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發展同步型,初步展現出江蘇省“養老+體育”共發展的新業態。
針對上述研究結果,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從政府的角度:政府應大力推進養老產業與體育產業的融合。通過政府干預手段,建立健全的“體育+養老”市場體系,完善激勵和校準政策,如降低該產業的稅收率,提供該產業的創新創業優待政策,以此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投入。
二、從企業的角度:推動江蘇省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聯動發展。在“體育+養老”的大勢所趨下,各企業應抓住政策紅利,融入創新意識,打造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運動產品與服務,刺激老年群體的體育消費,從而促進兩產業的經濟增長。
三、從個人的角度:老年人群應該積極接受新鮮事物,提高自己的消費需求。了解并接受“體育+養老”的創新產品與服務,促進老年消費的多元化發展。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