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丹,耿 敏,王婧博,于麗靜,張春玉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33)
伴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線課程已成為信息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傳統線下課堂已逐漸向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轉化[1]。開發出優質、滿足教學實際需要的在線課程,不僅能提高教學效果,還能促進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2]。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 “健康中國” 提升為國家戰略[3]。本研究以職業院校健康管理實務在線課程的開發為載體,全面探索并實施 “線上、線下雙軌并行” 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為職業院校提供了一種可供參考的混合式教學實施案例。
《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強調要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實施手段,更是整合其他改革內容的載體[4]。傳統教學模式針對性不強,教學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佳。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作為手段,采用虛擬仿真、微課、動畫等方式授課,教學內容變得直觀、易懂,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能力和需求選擇適合的學習內容。教師根據平臺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進行個性化分析,有針對性地推送學習資源,實現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因此,建設符合教學需求的在線課程,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已是大勢所趨。
目前,高職在線課程仍存實用性不強,課程資源單一,教學內容缺乏有效的情境設計等問題。多數在線課程僅將文本材料、微課等資源上傳至平臺,未能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情境,開發教學資源;未能及時更新教學資源,導致在線課程無法滿足學生實際需求,影響學習效果;未采用多維度方式,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地進行知識碎片化整合,學生難以根據自身需求和學習進度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未能結合自自身實際構建知識體系。
在教學模式上,多數線上課程仍以學生線上瀏覽導學材料、課程PPT、觀看微課、互動答疑及章節測試為主,未將線上及線下教學深度融合,不能全方位地服務于線下教學。
健康管理實務課程作為健康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對實現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5]。近年來,在線健康咨詢、健康監測及在線醫療干預等發展迅速,為順應健康產業發展以及課程教學需求,本課程基于 “線上課程開發促進線下課程建設” 的思路把課程建設成為一門優質的、實用性強的在線課程,并探索 “線上―線下雙軌并行” 的新教學模式,以提高健康管理專業學生培養質量。
結合衛生、社會保障行業健康管理師職業群崗位能力要求以及企業調研結果,對健康管理服務涉及的知識點、技能進行重新篩選與梳理,從較簡單的 “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 入手,到復雜的 “亞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 ,再到更有針對性的 “老年人及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管理” ,構建知識體系,實現知識與技能覆蓋度逐漸增加,難度層層遞進。同時,將思政元素合理地融入課程教學中[6]。通過介紹我國在健康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保障與成就,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培養學生樹立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價值觀;通過實際案例說明通過合理的健康管理服務,能夠降低患病率、提高生命質量,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價值觀。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結合情境化知識體系的構建合理設計教學情境,開發教學案例,將知識點、技能貫穿于案例中。針對不同對象創設多個情境,橫向設計多個案例,可供不同的學生進行選擇性學習。例如:家庭健康管理情景下,針對不同的家庭類型(婚姻家庭一方、撫養子女的家庭,非婚姻家庭等)設計多個平行案例,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及興趣選取合適的案例進行學習??v向設計導學案例,綜合應用案例和能力拓展案例,層層遞進開展線上課程開發與建設,通過對知識技能的學習、課堂實際應用和課后能力拓展,完成學生縱向能力的培養。
通過建構以導學案例為源頭、教學案例為過程,拓展案例為提升的案例化課程,將案例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性較強的內容以線下教學為主,融入線上案例資源;實踐性較強的內容以線上教學為主體,適當開展線下教學。
切實通過構建 “線上案例化―線下理論化” 的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將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下面以 “健康風險因素與健康風險評估” 這部分內容為例,簡述 “線上―線下雙軌并行”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圖1 “線上―線下雙軌并行” 混合式教學模式
課前,依托智慧樹課程平臺,教師創設情境,布置課前預習任務:作為社區健康管理師,對所在社區重點人群(嬰幼兒、學齡前兒童、青少年及中老年人)設計健康信息收集與管理方案,并初步預測與篩選影響健康的因素。學生根據學習任務單,充分利用線上資源,結合自己的興趣,在多個案例中自主選擇導學案例進行學習。教師實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在線答疑,利用數據挖掘技術篩選出不同學生的弱項知識點,有序地將學生進行分組,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高效組織課堂教學。
課中,對于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健康風險因素的概念、分類以及健康風險評估的目的、原理),以線下課堂講述為主。學生結合教師的講授,選取與導學案例相對應的典型案例,識別健康風險因素及類型,明確健康風險評估的目的及意義,從而將理論學習直接對接實踐案例的分析與應用。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內容(健康風險評估的基本步驟、表示方法、危險度的計算等),由學生自主選擇案例進行學習,通過對案例中健康風險評估全過程的學習,學生進行歸納和總結,明確健康風險評估流程、表示方法及評估報告解讀,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反饋,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答疑及總結。
課后,針對課程主要知識點和技能點,再利用翻轉課堂學習小組功能模塊有針對性地推送學習資源,布置能力拓展案例的學習任務,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在線上線下同步指導、評價。通過拓展任務的完成,學生鞏固了線上―線下所學知識,強化了技能,學以致用,并增強了團隊合作能力。
2021―2022下學期,針對2020級健康管理專業2個班共計47名學生,開展了 “健康管理實務”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對在線課程以及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教師進行了課程滿意度及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問卷結果如表1所示),結果顯示學生對在線課程的滿意度很高,混合式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實際問題及反思總結的能力。
表1 線上課程及混合式教學效果調查結果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對課程各模塊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圖2匯總了健康管理專業2019級(采用傳統線下教學模式)、2020級(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生各模塊測試及實踐技能測試平均成績分布對比圖,從圖中可看出,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班級成績明顯提升很多,表明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授課能夠使學生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圖2 健康管理實務課程近兩年學生學習效果對比
本研究提出了健康管理實務在線課程的 “線上―線下雙軌并行” 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分析現有在線課程及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構建新型案例化在線課程及混合式教學的思路,并從情境化知識體系的構建、多案例教學資源的開發以及混合教學模式實施三個方面,具體闡述了健康管理實務在線課程的建設以及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課程組的教學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也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為職業院校在線課程開發以及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