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社區治理學院為社區治理平臺,拓展社區教育形式,開發社區服務課程,有效提升社區人員的“服務力”,為社區的居民自治隊伍賦能。
“作為大圩鎮的首個回遷小區,取名‘金葡萄’語意雙關,寄托著大圩人對新生活的期待。”金葡萄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李春艷告訴《決策》。
以金葡萄社區為縮影,五年時間,合肥市大圩鎮基層社區以“區域化黨建”為引領、以“智慧綜管”為手段、以“共建共治共享”為目標,盤活社區治理元素,扣響了基層社區“善治”的門環,實現有溫度、有質感的社區治理。
金葡萄社區是距離省政府較近,交通便利的新型城鎮化回遷社區。社區目前共7248戶,入住超過26000人,社區人口密集,治理成本和難度較大。
“為滿足大圩人更美好的生活向往,我們專門成立了大圩鎮區域化黨建與基層治理領導工作小組”,李春艷介紹說,“堅持打造高質量‘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實現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目標。”
針對社區內部人口類型多樣、組織化程度偏低、居民需求不同、訴求多元等客觀現實,金葡萄社區以區域化黨建為引領,建立“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示范戶”的四級黨組織體系,確保了黨建工作“不留死角”。
同時,將原先村里的工作內容轉移到社區內,成立鎮村為民服務中心,確保居民不出社區就能實現事務辦理一體化,實現村社融合。社區還通過大量走訪,發現社區能人,培育居民骨干,構建組團式服務力量實現居民自治。李春艷對《決策》介紹說:“在社區黨組織引領下,每個樓棟單元都挖掘出黨小組組長、樓棟長、志愿者以及黨員示范戶。這是一支非常能干的居民自治隊伍。”
在具體操作上,金葡萄社區縱深推進“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劃分3個大網格,細化15個單元網格,選優配強樓棟長79名,動員黨員413名,挖掘樓棟志愿者874名,開展志愿活動1200余場,服務群眾近3萬人次。
組織保障,上下聯動,網格協同,這是金葡萄社區治理體系的內核,提升了社區組織化程度,拓寬了居民參與治理的渠道,激發了社會活力。
2019年初,金葡萄小區居民收到一封特殊的調查問卷,這張問卷關系著小區日后“發展”,1400多張有效問卷寄托了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厚望。
在整理問卷的過程中,高空拋物、非機動車停放、小區垃圾清運等細節問題集中暴露出來。針對這些社區治理中的“痛點”,金葡萄社區用科技手段賦能基層治理。
“小區安裝了高空拋物監控系統,我們心里踏實多了。”為確保居民安全,建設平安社區,金葡萄社區安裝了高空拋物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到每家每戶窗臺的情況。不僅可以在事前監測安全隱患并進行整改,也可以方便管理員在事后調取高空拋物視頻查證。目前,系統可監測到的最小物品是煙頭和瓶蓋,而且系統在夜間也可以正常運行。
同樣安裝了監控系統的,還有停車棚。針對社區非機動車保有量高,電動自行車亂停放、亂充電等現象,2021年,大圩鎮投資近100萬,搭建38個停車棚緩解停車難問題。同時,在停車棚周圍安裝監控攝像,通過監控視頻,實時甄別非機動車輛停放是否有序,并結合開發的小程序,實現在線語音提示是否線內擺放車輛。
通過招投標方式,設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打造“智慧養老”。“醫生每周都來社區巡診,老人在家門口就能看病,特方便。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我們也會安排上門檢測的服務。”居家養老中心的工作人員陳柏妍告訴《決策》,“這里也安裝了智能化體檢設備,為社區居民提供自助健康檢測。居民可以及時了解自身基礎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自我管理。”
這些智慧化舉措背后,蘊含著大圩“智變”的初心,打造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務生態,以實打實的“有求必應”贏得社區群眾心貼心的“一呼百應”。
有了智慧化的技術工具,如何提供更加專業化、更具個性化的社區服務?從2017年開始,金葡萄社區積極引進專業社會組織,壯大規范志愿組織,發揮“熟人”作用,增設服務項目,實現了“三力”共振。
受生活習慣、文化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原村民在回遷到金葡萄社區后,仍舊延續原有的鄉村生活慣性,出現鋤頭、鐵鍬、彎刀等農具占用公共區域、生活雜物亂放等現象,社區環境衛生問題比較突出。
如何改變生產生活方式?以樓棟長為代表的居民自治隊伍,起到了關鍵作用。
“農村鄰里積累沉淀下來的熟人社會關系不容小覷。因此回遷以后,社區應當充分利用‘熟人關系’進行社區治理。”社區網格負責人王民華告訴《決策》,“由這些熱心并且德高望重的樓棟長們負責在樓棟內進行宣傳引導,幫助原村民轉變生活習慣,往往比我們宣傳的效果要好。”
為有效提升社區人員的“服務力”,大圩鎮在2019年組建了大圩鎮治理學院。以社區治理學院為社區治理平臺,拓展社區教育形式,開發社區服務課程。邀請社區治理專家給樓棟長和志愿者群體定期開展工作方法、心理建設等方面系統性的培訓,為社區的居民自治隊伍賦能。
同時,通過公益微創投等項目化運作,培育社區公益性社會組織,提升社區的“組織力”。
以“織愛筑夢、情暖社區”公益微創投為代表,項目面向社區居民開展手工教學,并組織居民到廣場參與手工品義賣的愛心活動。一方面,通過公益微創投的形式,可以豐富社區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居民的積極性,實現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如今,金葡萄社區志愿者注冊人次超過4000人,其中小萌芽志愿服務團隊獲得包河區的志愿服務大賽的獎項。
在金葡萄社區的睦鄰文化中心,還為老人們提供下棋、唱歌、跳舞、觀影等活動場地。這是以政府購買的方式,統籌實施的惠民服務項目,增強了社區治理的“凝聚力”。
智慧讓生活更具質感,服務讓居民更感溫度,正如鄉村給予居民故土之情,而城市賦予人們現代品質,大圩將這兩者完美融入,深入肌理,構筑了一幅現代都市鄉村生活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