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掀起新一輪制造業變革之際,大量資金少、規模小、人才缺乏的中小企業如何利用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埃夫特通過共享工廠的創新實踐,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種可供復制和參考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以工業機器人全產業鏈為主營業務的科創板上市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國工業機器人第一品牌。
在企業發展中,埃夫特首先以市場的邏輯“破局”,助力中小企業“機器人自由”。可以說,共享工廠的創新模式是企業用“腳”跑出來的。
埃夫特在市場調研中發現,江西南康家具產業集聚區內,眾多中小企業面臨產業升級、安全環保、人力資源不足等多重壓力,需要提升噴漆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但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自建噴涂機器人生產線的投資門檻高,后期運營也面臨一定的困難。
埃夫特依托國際領先的CMA噴涂機器人技術,破解行業發展之痛。通過和當地龍頭企業、合作伙伴共同投資,在南康家具產業園區組建噴涂機器人技術共享工廠集中進行噴涂作業。
該模式解決了家具企業投資門檻和不會用的問題,并化解了企業“用工荒”和職業病防護風險。運行幾個月,已為多家工廠提供集中噴涂代加工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南康區第二期共享工廠也已經投入運營。與此同時,埃夫特解決了噴涂機器人商業化運用問題,促使技術創新成果得以快速落地。
在共享工廠模式推廣中,埃夫特以政府需求“擴局”,通過政企合作共同塑造了產業新生態。
共享工廠的建成,不僅受到行業歡迎,也備受政府認可。其重要原因就是為政府提供了行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解決方案。
以南康家具行業為例,共享工廠不僅提供行業先進的智能設備和技術,更是通過環保設施的投入,一舉解決高污染、高能耗的問題。讓當地家具企業能夠專心技術與市場,產業走上良性發展道路。
正是基于此,南康的共享工廠也成為各地政府考察的熱點。江蘇、四川、河南、山東等多地家具產業集聚的政府部門,先后到南康共享工廠和埃夫特本部來考察,并初步達成了政府平臺和企業共同投資的合作模式,為推動共享工廠在更多的地方落地生根起到了積極作用。
共享工廠的根基在于技術優勢。埃夫特充分挖掘數據價值,以創新的技術“造局”。
過去,由于作業對象規格的多樣化、質量要求不一致、產量多少的區別一度制約工業機器人的規模化應用。埃夫特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突破,使其生產的工業機器人能夠自動掃描物體并進行識別,生成噴涂系統。
2021年3月,埃夫特和阿里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行業內首個云邊端一體化智能機器人云平臺。根據協議,埃夫特和阿里云將整合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技術、視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將阿里云工業大腦作為埃夫特智能機器人云平臺的技術底座。
目標是通過將視覺技術、軌跡規劃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工藝模型及數據的集成,智能機器人云平臺可降低工程師編程與算法應用的門檻,提高機器人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滿足小批量混線生產的“柔性要求”,并一定程度上彌補中小工廠工藝工程師的不足。

共享制造是制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埃夫特規劃借助AI、大數據及物聯網技術,在構建共享工廠方面“小試牛刀”,就嘗到了甜頭。其創新性探索,為創新資源配置方式,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一是完成了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的重新組合。埃夫特依托智能噴涂機器人建設共享工廠,通過模式創新推動行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在資本、技術、勞動等要素的重新組合中提升行業效率,放大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效應。
二是實現了制造業的服務化。機器人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共享工廠讓埃夫特從賣機器人到提供機器人服務轉變。在高端制造的基礎上,提升了增值服務的附加值,為企業開辟了另一條賽道。
三是以家具行業為“引爆點”,向更多行業延伸。通過在家具行業的試點和技術沉淀,未來可快速復制到五金等其他行業,并通過工業互聯網采集、分析數據,賦能更多應用場景,形成“智能+共享+綠色”的完美組合。
(作者為安徽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與安徽省經信廳聯合調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