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張琴
摘要:目前中國生態環境形勢嚴峻,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一項基本國策。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在污染物總量控制,生態環境保護中運用廣泛。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可以對高污染區域進行實時在線監測,以便環境管理人員在第一時間掌握污染源排放情況,并做好防治工作。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存在質量良莠不齊問題,因此應采取有力措施保證監測數據真實有效,實現綠色發展。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應用
引言
污染源自動監測是指通過在企業污染物排放口安裝一套裝置,實現對污染物排放情況的自動實時采樣、分析。污染源自動監測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能夠減少人為干擾和人為差錯,提高監測效率;另一方面,它給監測數據造假提供了便利,導致數據質量良莠不齊。
1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應用現狀分析
現階段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的應用以監測系統的整體應用為主,這種應用方式從生態文明建設視野出發,強調對企業固體、液體、氣體排放物的全面監測。同時,將該監管部門的數據中心管理和企業終端的設備控制進行了通信關聯。一方面,節約了人力資源;另一方面,借助系統性監測方案的實施,全國層面、行政區劃層面均可以實施系統性管理和子系統的獨立管理及聯動管理,因此,監測系統既有利于產業轉型升級,也有利于社會整體向著環境友好(型)發展[1]。
2具體應用
2.1硬件系統的應用
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首先需要配置硬件設施才能搭建應用基礎。目前的應用中,主要采用兩條路徑配置硬件設施設備。第一條路徑是結合企業自身的生產設備與信息監測系統,以通信連接的方式,直接采集企業提供的數據。由于企業對于環境染污物的監測具備動態監測特征,所以,可以直接進行信息采集與查詢。其缺點是只能實現行政管理監督,無法實現技術監督。如果增加數據技術分析,又會增加多余的成本支出。第二條路徑是由環境監督部門直接進行與污染源自動技術功能需求匹配的傳感器、執行器,從而通過直接的數據在線采集,然后,通過通信網路,收集整理各項企業染污物數據,進而運用系統性的數據管理中心,針對獲取的效率數據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從而精準的掌握企業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并提供相應的技術指導與監督管理。同時,需要結合監測技術應用實際情況,配置針對煙氣、煙塵、污水等安裝各類在線監測設備,完成對企業設備、污染物排放物的全過程動態監測[2]。
2.2安裝監控系統
由于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數量多、連接電子儀器量大,加上安裝位置以企業內部、企業外部為主,所以,從設備安全管理的角度,需要配套安裝監控系統。通常監控系統的安裝以專業公司提供的安全系統為主。包括攝相頭的安裝、線路的架設、電路的連接、監控位置的調整等。通常在主要位置與大區域監測方面以全景式監測設備為主,較小的區域則以小型固定型監測設備為主。另一方面,監控系統除了保障設備之外,最重要的是預防企業或社會人員對此類設備進行破壞。同時,通過安裝監控系統,可以使影像監測與數據監測實現有效關聯,從而形成數量化的數據、影像化的數據的統一采集。這樣,既能形成互相限定條件下的監測結果對比與印證,也能以污染源的監控結果作為現實依據,為監測結果提供充分證據等[3]。
2.3設置監控內容及監測軟件
首先,需要從各級污染源監控中心出發,順著通信傳輸線路,一一連接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其次,需要針對污染源的主要污染要素進行一系列的清單制作,明確監測對象與監測內容。第三,需要把中心數據庫服務器、通信裝置、打印機、中心管理計算機、UPS電源(備用電源或不間斷電源)等,進行全面組網連接,并通過電子大屏幕布對各類顯示設備的情況進行逐一檢查。尤其是對于染污源自動監控設備中的現場控制柜、工控計算機、調制解調器等進行重點檢查。第四,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方面的質量體系管理標準,嚴格設置各類在線自動檢測儀。最后,需要結合所有設備,開發具有系統性管理功能的數據中心管理平臺,目前,可以直接購買相關軟件,不過,考慮到環境保護信息安全與國土資源安全等問題,結合實際需要開發相關軟件才是必由選擇[4]。
3以嚴密的法治體系保障污染源自動監測實效
3.1完善企業自動監測設施與生態環境部門監控設備聯網制度
根據大氣或水污染防治需要,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擴大重s點排污單位名錄篩選范圍。各省份和設區的市可以根據國家規定并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完善地方生態環境立法,將已安裝和有條件安裝自動監測設施的企業列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確保監測數據可以傳輸至生態環境部門。對于那些納入重點排污單位的新建項目,應在立法中明確其自動監測設施與生態環境部門監控設備聯網的要求,未聯網的項目不得開工生產[5]。
3.2強化污染現場檢查
目前,一些企業依然存在非法排放現象,因此應強化污染現場檢查工作,同時還應加強企業人員及周邊群眾環境保護意識,認識到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同時當地環境保護部門還應建立起具有執法權限的監管部門,對污染源監測工作進行及時檢查,充分做好自動監測設備檢修及維護工作。應對自動監測設備及系統進行嚴格管理,如有使用不當或違規操作行為應及時處理,(情節嚴重的)移交相關司法部門進行處理。監管部門應對自動監測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指導并充分做好維護工作。同時設備使用部門還應做好自檢、自查工作并與技術部門進行合作,從而保證監測設備可以正常運轉[1]。
3.3保證監測效果
在明確污染自動監測技術使用范圍后可以對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并保證各數據間可以緊密聯系到一起,同時還應強化各部門間的聯系,從而確保自動監測技術的使用效果,保證環境監測及治理工作可以有序開展。例如,利用固定值作為設計依據,對鍋爐排煙情況進行監測,可將固定值控制在6,采用自動監測技術后可以將設備靈敏區域設計為1或是0.1,當數據越接近6時區間也就越小且精準度也就越高,同時做好數據記錄并明確臨界點與警戒值。在這個過程中采用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后可以保證環保工作效率并可以對工作內容進行處理,避免環境污染現象擴大。對污染自動監測技術進行不斷完善并對污染監測范圍進行擴大,從而保證監測水平。此外,根據具體情況對污染自動監測技術進行調整并保證其可以正常使用,從而保證環境監測水平與效果[2]。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污染治理工作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進行污染源控制過程中可以采用自動監測技術,對污染源進行實時監測并可以及時治理。自動監測技術在使用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了解污染特點并對系統等進行及時優化與調整,保證監測系統可以正常運行,確保污染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從而保證監測效果,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目標。
參考文獻:
[1]周宏春,姚震.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出一份滿意答卷[J].環境保護,2020,48(11):17-22.
[2]王偉民.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及發展措施[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16(1):61.
[3]周珂,張海東,劉歡.生態環境保護中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應用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11):57-58.
[4]顏海波,李曉寬.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與實踐[J].化工管理,2020(23):62-63.
[5]劉叢.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效用及發展措施研究[J].環境與發展,2020,32(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