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舜
摘要:近年來,隨著水利工程的大力開發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的重要性引起社會各方的重視,大中型水利工程各參建單位都已對工程全過程進行質量檢測,同時各級水行政主管單位也對工程進行階段性抽檢。文章結合水利工程試驗檢測項目,分析水利工程試驗檢測中的問題,提出試驗檢測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水利工程;試驗檢測;問題;策略
引言
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促使水利工程也得到大量施工建設,這也為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作為一項基礎性建設,水利工程的質量影響深遠,不僅對當地居民正常生產生活具有關鍵性作用,還會影響到當地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為了強化水利工程施工建設質量,需要對其進行科學檢測。針對水利工程的試驗檢測,能夠幫助相關人員準確掌握工程施工建設質量,為確保水利工程使用效果打下基礎。本文分析了當前水利工程試驗檢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1水利工程試驗檢測項目
(1)基本檢驗。針對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檢驗,主要包括對施工操作的現場碾壓試驗,進而得到相應的控制參數,還需要根據相關規定和規范進行密實度、含水率檢測,確保工程達到相應需要;針對混凝土材料的檢測主要針對其配料表,確保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各個項目達到相應標準,為達到良好施工建設效果打下基礎[1]。(2)現場檢測。現場檢驗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保障現實施工的規范性、合理性。現場檢測中,一般需要遵循《土工試驗規程》相關規范標準,注重密度、含水率等方面的檢測,一般情況下,混凝土稱量誤差是有嚴格要求的,其中水、水泥、冰等方面的偏差不能超過1%,骨料方面的偏差不能超過2%。(3)強度檢驗。針對水利工程施工現場材料的檢測,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項目就是對其強度進行檢測。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混凝土,而且大多數都是高強度混凝土。為了確保施工質量,就需要確保混凝土達到相應標準。基于此,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對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并得出最終數據,為支持水利工程建設提供基礎。
2水利工程試驗檢測存在的問題
(1)材料試驗問題。水利工程一般規模較大,需要使用大量材料,而且材料種類很多,不同的材料需要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在實踐過程中,往往需要針對不同材料進行編號,并明確其檢測內容和要求。在實踐環節,分析發現,存在材料檢測的樣本抽樣不科學不精準的問題,難以實現對材料的有效整體檢測,難以準確掌握材料性能及其質量[2]。(2)檢測人員專業素質不達標。在水利工程的質量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不能得到有效保證。目前,大部分檢測單位,檢測人員職業水平較低,人員緊張,無法有效保證檢測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檢測單位未能及時對檢測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導致檢測人員綜合能力水平較低,缺乏較強的設備操作能力,嚴重影響了檢測工作的質量。(3)試驗檢測及管 理制度不完善。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有可能會影響整個項目的建設質量。例如,在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材料的采購應根據前期代表樣品試驗檢測結果進行階段性材料選擇,以確保工程的施工建設質量。但是,就目前實際狀況來看,大多數單位在進行試驗檢測時,并沒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標準,導致試驗檢測過程中各個環節很難有效銜接。此外,由于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而且沒有落到實處,導致試驗檢測的結果缺乏真實性、可靠性,且可操作性不強。
3提升水利工程實驗檢測質量措施
3.1試驗項目管理
針對水利工程的施工原材料及中間產品檢測,主要包括施工過程中使用的粗、細骨料、土、水泥、混凝土、砂漿、瀝青等,要根據不同材料的使用標準對其進行檢驗,要按照相應材料的實際情況采用對應檢測方法,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為后續施工建設打下基礎。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使用標準,基于此,要根據工程施工建設需要,對應具體材料的使用標準和要求,對現場材料進行檢測,確保其相關性能和使用效果達到對應標準,為工程整體施工效果打下基礎,為實現最佳的工程建設質量提供支撐[3]。
3.2做好技術管理
在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環節中,通過科學合理地運用先進的檢測技術,實現信息發展與網絡運行結構有效融合,其中人工神經網絡發展結構被廣泛應用。該系統的應用可以為執行系統的發展設計出大體框架,又可以細化為信息管理模塊和專家系統模塊兩大主要運作系統。在對信息管理模塊進行優化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建立數據庫,收集到的總體數據進行有效篩選和整理,保證數據使用的準確性,以便于做出正確的決策。通過建立有效的數據管理系統,實現對數據進行有效輸入、編輯、查詢和管理,在檢測體系內部實現資源共享,不但可以簡單有效的查找所需數據,還有利于對數據系統進行檢測和維護操作。此外,優化專家系統發展模塊,主要是對人工神經網絡展開有效利用,實現對相關數據信息的有效預測和分析,然后將所得成果應用于材料檢測環節中,保證檢測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3.3提高檢測人員素養
水利工程項目進行試驗檢測過程中,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參與,所以檢測單位應加大力度對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充分提高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質量安全責任意識。人員培訓應涉及兩大主要方面:一是員工必修類,包括企業文化、職業道德、質量體系、管理制度等,二是專業類培訓,包括專業技術技能、安全生產等。安全生產方面必須提高每一位檢測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使其在現場或實驗室進行操作時能嚴格按照相關操作標準和流程要求進行規范化操作,減少存在的安全隱患。須對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員自身的保護意識,確保其在檢測過程中能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進行操作,從而使水利工程檢測工作能得到標準化、規范化和常態化的管理[4]。
3.4完善檢測試驗管理體系
相應的施工企業需要建立并完善項目質量檢測發展體系,優化檢測人 員隊伍和設備儀器的精準度。檢測單位在開展檢測流程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工程情況,配置科學合理的機械設備,而且需要對設備做好日常的檢修和養護工作,保證檢測設備時刻處于正常安全的運作狀態,不斷提升設備檢測的精準性。科學有效的檢測管理體系可以保證每一位員工在檢測的時候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不會出現盲目檢測的情況發生,保證檢測整體質量和有效性。
結束語:隨著社會進步發展,對水利工程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的穩定運行建立在質量檢測的基礎上,水利工程試驗檢測是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手段,高質量的試驗檢測能夠保證工程質量。所以應建立完善的試驗檢測流程,確保試驗檢測的及時性和結果的有效性,保障水利工程試驗檢測工作能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高磊.淺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檢測試驗及其質量控制措施[J].珠江水運,2020,(03):16-17.
[2]牛平平,李金龍.淺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檢測試驗及其質量控制措施[J].綠色環保建材,2019,(09):239,241.
[3]江祖昌.試驗檢測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J].水利水電(科技風),2019(8):268-269.[4]周向龍,周平,孟懷秀.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試驗檢測的相關問題探究[J].河南科技(礦業與水利),2020(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