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是自然界的璀璨明珠。通過查閱嘉興市南湖區古樹名木文獻資料,筆者對嘉興市南湖區古樹名木的樹齡、分布地理位置、主要樹種等現狀情況進行說明,對其意義、現狀問題等進行分析,探索出具有針對性的保護對策。
古樹名木具有極高的自然價值。古樹名木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遺產,是研究樹木生理、古自然史的重要資料。同時,對研究古植物、古地理、古水文以及古氣候等也具有重要的應用和參考價值。
古樹名木具有極高的景觀價值。古樹名木在名山大川、旅游勝地自成絕妙佳景,成為名勝古跡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例如黃山的“迎客松”、泰山的“臥龍松”、北京天壇公園的“九龍柏”、北海公園的“遮陰侯”以及戒臺寺的“九龍松”“自在松”等,都是堪稱世界奇觀的珍品。
古樹名木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古樹名木因其形態、樹名等被賦予了新的人文意義。如北京故宮御花園的“連理柏”,雙干相對生長,上部相交纏,成為忠貞愛情的象征。
古樹名木具有極高的社會歷史價值。許多古樹跨朝歷代,飽經滄桑歲月的洗禮。如周柏、秦松、漢槐、隋梅等均是樹齡高達千年的樹中“壽星”,系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
古樹名木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保護好這些古樹名木,就是保護了一座優良林木種源基因庫,保護了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古樹名木保護與管理,對加速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試驗以紅皮白肉火龍果皮火龍果果皮為原料,采用單因素試驗結合響應面分析法對火龍果果皮甜菜苷類色素提取工藝條件進行優化,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藝參數為醇濃度40%、浸提時間60 min、浸提溫度40 ℃及浸提pH 6.6。該條件下火龍果果皮甜菜苷類色素提取量為4.35 mg/100g,提取率為87.19%,與預測值的相對誤差為4.13%,說明參數有效。各因素對浸提率的影響依次為乙醇濃度>浸提時間>浸提pH>浸提溫度。表明,響應面分析法可用于確定火龍果果皮甜菜苷類色素提取的最佳條件,為火龍果果皮甜菜苷類色素的浸提提供了理論依據。
受自然因素和病蟲害影響較大。浙江沿海地區每年夏季會遭遇臺風襲擊,以及臺風帶來的暴雨、颶風,易導致古樹受到重擊。同時,由真菌和細菌引起的古樹病害,如腐爛、潰瘍、流膠等病害,常造成古樹枯枝、腐爛、空洞等。蟲害主要有白蟻、天牛等。
《說文·力部· 》段玉裁注:“健者,伉也。此豪杰真字。自叚豪為之,而 廢矣?!蓖躞拊凇墩f文解字句讀》中也說“經典作豪杰,借字也,故言此以關之”?!稘h書·食貨志下》“故大賈畜家不得豪奪吾民矣?!鳖亷煿抛⒃疲骸昂雷直咀鳎w通用耳?!?/p>
對所有患者的CA199、CA125、CA153及CEA指標進行檢測。檢測人員提前告知患者檢查當天晨起空腹,分別抽取0.2ml的靜脈血,并在血管內注入乙二胺四乙酸三鉀鹽抗凝血。采用化學發光法,利用本院的全自動羅氏化學發光分析儀【生產廠家:羅氏公司;型號:羅氏602及配套試劑】對所有患者的CA199、CA125、CA153及CEA指標進行檢測,其中所用到的試劑均為羅氏試劑提供,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標準進行各項操作。
近年來,南湖區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在政府的重視和市民的配合下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針對轄區七星街道和新豐鎮的2棵古樹專題編制搶救技術方案并組織實施。影響古樹名木樹種保護的原因比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綜上所述,南湖區的古樹名木樹齡偏年輕,分布較集中,樹種較單一。
1.2 方法 確定調查對象后,采用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家長用)[1]及自制兒童心理衛生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其中自制問卷包括兒童基本情況、家庭情況、教育方式等共50個項目。調查人員由經過專門培訓的心理醫生負責,由幼兒園、學校組織召開家長會,現場講解表格填寫要求并指導家長填寫,當場收回表格。
古樹名木樹種情況。南湖區古樹主要有樟樹、銀杏、櫸樹等20余種。其中樟樹數量約占50%,古銀杏占20%,本土樹種櫸樹和樸屬占18%,其他樹種數量很少,如龍柏、三角槭、烏桕、柘、柿樹等只有1株。
古樹名木地理分布情況。南湖區的古樹名木集中在南湖景區、梅灣街、文生修道院、精嚴寺等地。其中,文生修道院有105株,占56.2%;市中心有32株,占17.2%;南湖景區有20株,占10.7%;大橋鎮有6株,占3.2%;梅灣街有5株,占2.7%;精嚴寺有4 株,占2.1%;新豐鎮有4 株,占2.1%;余新鎮有4 株,占2.1%;望吳門廣場有3株,占1.6%;鳳橋鎮有3株,占1.6%。
部分群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意識不夠強。某些群眾還未養成愛惜古樹名木的習慣,會做出在大樹上亂刻亂畫、拴繩掛物、剝皮取材、亂搭建筑物或堆放物品等舉動。同時,若城市建設在施工過程中處理不當,也會危害樹木的健康。如銀杏需要通暢排水,若施工隊在施工過程中,未充分考慮古樹名木排水問題,會造成銀杏樹基部排水不暢,致使古樹受到傷害。
南湖區古樹名木樹齡。經統計,南湖區現有古樹名木187株,樹齡集中于100—200 年間的共有168 株,占到總數的90%;200年以上的有19株,僅占10%。樹齡最長的是挺立在石佛寺的2 棵1255 年樹齡的銀杏樹,它們見證了石佛寺的興衰。而煙雨樓前最為有名的2 棵古銀杏樹,相傳為明代嘉興知府趙瀛在湖心島上建煙雨樓后親自栽種,距今已有470 年的歷史。煙雨樓雖多次遭遇災毀,甚至曾一度成為廢墟,但這2棵古銀杏卻不屈不撓,頑強生長。另3棵600年以上的古銀杏生長于余新鎮普光寺中,如今依舊枝繁葉茂。在精嚴寺街新大樓夾縫中艱難生長的4棵270年的古銀杏樹,以堅毅的力量,傳遞著老精嚴寺的傳奇故事。
對本土樹種開發、培育力量較弱。江南水鄉一帶本地樹種櫸樹、樸樹等樹形優美,以前農村居民門前屋后皆有種植。由于城市開發建設等,本地樹齡長的古樹大幅度下降。且城市新開發建設的居住小區、公園等種植的絕大部分是苗圃育種的香樟樹,對本土樹種種植數量少,培育力量弱。
南湖區是嘉興千年古城保護地,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飽經風霜的古樹,成為了南湖區人文歷史的見證。
“科學故事”源于情境教學法,通過將知識與現實生活或教材素材結合,設計符合邏輯的線索,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此類試題往往研究一個或多個問題,在題干中先展示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再針對問題進行假設,提問如何設計研究方案、分析預期結果并得出結論,進而證明或證偽某一假設。在這個過程中,考查學生推理、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古樹名木保護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工作,只有把增強全民的保護意識建立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之上,才能使古樹名木得到真正有效的保護。因此,各級政府應將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作為當前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社會文化發展規劃,加強宣傳教育。

依靠科學技術,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護好古樹名木的重要手段。要加強現代管理技術手段的應用,在普查和現有森林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開發古樹名木管理信息系統軟件,建立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體系和有效的動態監測體系,利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定期對古樹名木的生境、生長勢、保護現狀等項目進行動態監測、跟蹤管理,為決策提供依據。
材料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培育后備資源,加強對本土樹種的開發與馴化。中國古樹名木資源豐富,但現有資源破壞嚴重,特別是后備資源十分匱乏。各地應在保護好現有古樹名木的同時,大力培育后備資源。一是劃定一部分50 年以上的珍貴樹種、稀有植物,或樹形奇特、有科學價值和紀念價值的大樹、樹群作為后備資源,有意識地進行培育。二是在古樹名木資源貧乏的地方,選擇在當地生長旺盛、壽命長、價值高的優良樹木,發動群眾栽植長生樹。
廣泛增加渠道,加大對古樹名木保護資金的投入。古樹名木保護是公益性事業,保護所產生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造福于全社會。古樹名木保護投入,應該依靠全社會力量。在旅游業收入中,以稅收形式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古樹名木保護。要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古樹名木保護,開展古樹認養活動,設立古樹名木保護基金,接受國內外的資助、捐贈、饋贈等,從而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