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卓,韋 奔,郭水萍,陳 慧,藍晨卉,任俊杰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 545007)
銷售是一家企業經營的核心部分,但銷售過程往往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例如政策變化、經濟環境變化、疫情影響等各種因素均會影響市場銷量,導致企業生產制造與銷售不匹配,出現庫存積壓高、資金周轉難等影響企業長遠發展的問題。因此,通過數字化技術精準快速地了解市場變化趨勢、銷售需求,精準指導物料準備和生產制造,有助于增強企業應對市場快速變化的能力,提高市場風險抵抗能力,對企業精益運行管理具有重要意義[1-2]。
基于大數據的銷量預測是指通過收集發生過的海量銷售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整理,進而利用計算機系統從歷史數據中總結出事物的發展規律,掌握汽車銷售變化規律,對汽車銷售在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從而實現某些商業目的。
汽車工業經歷10年的快速發展,進入了激烈競爭期。市場端:用戶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加,對產品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企業端:更多造車新勢力涌入,給傳統車企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為提升企業經營效率、降低庫存風險,某汽車企業進行了銷量預測研究,但其當前的銷量預測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工作效率低,銷量預測分析主要采用手工操作,導致工作效率較低、容易出現差錯、時間成本增加;自動化水平差,歷史數據更新需要人工填入,無法自動抓取,銷量預測過程自動化程度太低,不能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缺乏便利性,無法實時查看銷量預測結果以了解市場需求變化,無法快速進行不同銷量預測方法之間的差異性對比;預測時效性不足,采用時間序列預測方法等方法進行銷量預測,常以5年歷史數據為基準數據,預測未來1年的每月銷量,車輛終端零售數據一般到下月中旬才公布,導致當月預測結果具有較大的延時性,不能及時有效地指導物料準備和生產。
為解決銷量預測過程中工作效率低、時效性差、自動化程度不足、實時查看便利性差等問題,本文將開展便捷性、精度高的銷量預測系統研究。
針對系統開發項目,其開發流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產出設計、數據識別、數據建模、“數據處理+前后端開發”、產品集成、測試驗證及發布上線等內容,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銷量預測系統開發流程
第一步進行需求分析,與業務部門進行多輪交流溝通,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明確系統能夠實現的功能和需要輸出的內容。需求分析沒有做好,就會出現客戶想要杯子、需求分析理解成盤子,開發人員做成盤子的問題。本次銷量預測系統研究具有明確目標,通過系統開發能解決銷量預測過程中工作效率低、時效性差、自動化程度不足、實時查看便利性差等問題。
第二步進行產出設計,即設計快速的極簡原型,極簡模型有利于業務區域和開發人員雙方快速達成共識。
第三步進數據識別和靜態頁面設計,在充分理解業務需求的基礎上,分析需要處理的數據項,對系統展示頁面進行初步設計。
第四步進行數據建模,針對大量的車型級實銷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并從中找出內在聯系,進而確定數據庫結構。
第五步進行內容開發,包括數據處理、前端開發、后端開發、后端API開發。數據處理是對數據(包括數值的和非數值的)進行分析和加工的技術過程,大致分為數據輸入、處理和輸出3個階段。
第六步進行產品集成,靜態頁面開發完成之后,待后端接口完成即可進行聯調。完成靜態頁面時,同時完成了頁面所需的數據格式,前端開發人員整理成數據格式文檔,交由后端人員,按照數據格式要求,提供對應的數據。后端開發完成后,前端開發人員進行接口調試,調試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與后端開發人員進行協商處理,集成測試無問題后,交付給測試人員進行測試驗證。
第七步進行測試驗證,包括測試目標、測試環境、輸入數據、測試步驟、預期結果、測試腳本等,最終形成文檔。
第八步進行系統發布上線,即系統通過業務人員和開發人員的共同測試驗證后,遵循系統上線發布的基本流程,系統開發人員和業務人員做好發布過程中的準備工作,然后正式發布系統。
系統上線發布后,業務部門將正式使用系統,一般在使用過程中會不斷提出優化需求,持續迭代優化以提升系統性能。
此銷量預測系統分為3個模塊:銷量預測總覽模塊、調優數據模塊、差異比較模塊。銷量預測總覽模塊,可實時查看各種不同算法模型輸出的銷量及銷量預測變化趨勢,對各品類車型的未來市場需求進行精準預測。數據調優模塊,于每月1號的0點0分,銷量預測系統將自動調用歷史實銷數據,自動輸出預測結果;針對疫情、購置稅減半、補貼退坡等特殊情況,預測人員可根據市場變化情況人工調整S季節指數,提高系統預測精度。差異比較模塊,可對不同預測方法的預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持續優化算法,提高銷量預測精度。此銷量預測系統的操作便捷、高效,從而提高了銷量預測工作效率和預測結果的時效性。
總覽頁包括3個子模塊:總覽子模塊、SAAR子模塊(Seasonal Adjusted Annualized Rate ,季節性波動系數預測模型)[3]、MASR子模塊(Monthly Adjusted Seasonal Rate,月度調整季節性系數模型),用戶通過點擊SAAR或MASR,可查看對應的銷量預測詳細結果。
如圖2所示,總覽子模塊具有銷量預測總覽、銷量預測趨勢、銷量預測偏差分析3個功能。銷量預測總覽包括過去月份各品類車型的完成進度與預測進度、當前月份的銷量預測值、全年銷量預測值等內容;銷量預測趨勢可展示全年各月份的目標值、實際銷量值、不同銷量預測模型的銷量預測值;預測偏差分析主要進行過去月份實際銷量與預測銷量的差異對比,并輸出誤差率。通過銷量預測總覽模塊,業務人員可快速掌握各品類車型月度及全年的預測銷量,及時輸出銷量預測結果,為產業鏈上下游的原材料采購、零部件備貨、整車生產制造提供重要依據,有效降低庫存積壓。

圖2 銷量預測系統總覽——總覽子模塊
SAAR模型中,采用了3種不同的算法(1M/3M/6M),由于各品類車型具有不同市場表現特征,因此不同品類的車型銷量預測要選擇不同的算法。例如,商用車一般年初銷量高,高銷量月份持續時間較短,年底沖量高峰表現相對緩和,不同月份的商用車銷量預測將選擇不同的算法;乘用車下半年銷量更高且持續月份較長,年底沖量較大。此外,針對同一品類的車型,也可以對比采用不同算法的預測結果與實際銷量之間的差異,進行預測誤差分析,不斷修正算法模型,提高預測精度。
MASR模型中包括月初銷量預測、月中銷量預測兩個子功能。月初銷量預測于每月1日零點系統將自動更新,輸出本月各品類車型的預計銷量、環比值、同比值及過去月份的預測誤差分析。月中銷量預測于每月16日零點系統將根據當月最新的銷售情況,預測本月的銷量,進一步提高預測精度。
正常情況下,每月1號零點銷量預測系統將自動調用企業大數據平臺的數據,更新過去完整月份的實銷數據,并輸出預測結果;月中旬左右將自動導入行業及企業的終端零售數據,系統自動刷新數據后,輸出未來12個月的每月銷量及當年年度銷量結果。但受外部市場環境突變等的影響,系統自動輸出的預測結果將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此銷量預測系統具有人工調整的功能。
針對過去年度的異常月份,業務人員可根據實際的市場環境變化,人工調整S季節指數,并人工確認后點擊“匯總發布”,發布預測結果。調優模塊具有可靈活調整預測結果、輸出高精度預測結果的特點,更符合企業實際運行需求。
差異比較模塊主要用于銷量預測結果差異分析。通過差異比較模塊,工作人員可選擇過去任意月份的預測結果,對不同月份之間的預測結果進行差異比較,有助于不斷優化算法,提高此銷量預測系統的預測精度。
本文針對銷量預測過程中工作效率低、時效性差、自動化程度不足、實時查看便利性差等問題展開了研究,開發了一套可以實時調整的高精度銷量預測系統,該銷量預測系統于每月1號零點會自動更新實銷數據,可以基于最新月份的銷量數據預測當月及未來的銷量。此銷量預測系統從根本上實現了銷量預測自動化,提高了操作效率和時效性,有助于業務人員實時動態調整生產計劃,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車輛庫存,助力企業的經營發展。
(1)預測時效性提升50%:每月1號,業務人員進入調優數據模塊,點擊“刷新實銷預測”按鈕,系統將調用實銷數據進行銷量預測,發布預測后即可完成當月的銷量預測,預測時效性提前15 d左右。每月15號左右終端零售數據公布,系統自動導入終端零售數據,點擊“刷新上險預測”,完成預測發布。本銷量預測系統的預測時效性極大地得到了提升,有助于業務人員提前進行相關業務決策。
(2)預測效率提升90%:銷量預測系統正式上線后,銷量預測的操作過程將小于1 h,遠低于原來的手工操作1個工作日,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3)預測精度提升10%:該銷量預測系統集成了兩種不同的算法,可以直觀對比不同算法的銷量預測結果,根據預測結果與實際銷量的差值對比分析,逐漸優化算法而提高預測精度所有對策實施后,每個月實際銷量與預測銷量之間的誤差率在10%以內,部分月份銷量預測誤差率接近5%,說明本銷量預測系統的預測精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