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初
現今初中1課時通常是40分鐘,如果聽課時能始終做到聚精會神和思維集中,在課上就能基本吸收老師所講的內容,課后只需要花費很少的精力就能掌握所學的知識,這就是大部分學霸長期保持成績領先的最主要原因。
但很多學生容易在聽完前15分鐘內容就會開始“走神”,剩余的內容在課后可能需要花兩倍,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彌補,或者放棄。久而久之,基礎差的學生可能就會因“走神”而開始跟不上正常學習的步伐,成為學習上的“差生”。所以,對于很多學生而言,上課“走神”是學習的大敵。因此,學生防止上課“走神”是最終提高自己學習成績的關鍵所在。
一、防止上課“走神”的策略
(一)課前——做好預習
1.預習目的:降低學習焦慮,提高學習效率。
2.預習科目選擇:第二天要上的科目需要預習,沒有的則不用預習;感覺有難度的、弱勢的科目需要預習,可以輕松駕馭的不需要預習。
3.預習時間:每個科目6分鐘左右。初期預習技巧不熟練,約需要10分鐘時間,熟練以后,一個科目5分鐘即可預習完畢,每天總預習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最佳。
4.預習方法:帶著問題學習,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所以在預習的時候,要學會給自己設置問題,比如:
(1)本課主要講解的是哪幾個知識點?
(2)本節課知識點與學過的知識如何銜接?
(3)哪部分內容預習后沒有搞懂?
(二)課中——做到四不要
1.不要持續興奮
課間休息時間盡量不要讓自己過于興奮,不要打籃球,做劇烈運動,可以花5分鐘走走,調整一下狀態,剩余5分鐘可以整理課桌,收拾作業,梳理一下上節課的內容,預習下節課老師要講的內容,盡量不要再繼續跟人聊天打斷自己思維。此外,課前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我要認真上課,如此簡單一個暗示,效果卻非常好。
2.不要講話
很多同學上課喜歡吐槽老師,或者聊一些課間休息還沒有聊完的話題。講話就會分散注意,在你不注意的時候你可能就錯過了一個必考點,就跟不上老師的思維和進度了。要學會自我克制,實在控制不住就寫個便條貼在課桌上,提醒自己也警示同桌和周邊的同學不要講話。
3.不要看時間
尤其是上一些比較難以掌握的課程,或者自己弱勢科目的時候,很多同學容易產生出一種“聽不懂啊!時間好長啊!怎么還不下課啊?”的想法,一旦你開始關注時間,對你的影響會越來越大,走神也會更加嚴重,思維自然不可能集中于學習。所以,就算你完全聽不懂,也不要看時間,要養成好的習慣,萬一聽懂一句,就有可能將弱科轉變成優勢科目。
4.不要失去信心
有的學生上課已經非常專注了,但還是無法使效率達到最大化。其實上課要完全跟上老師,一分一秒都不浪費是非常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都是新內容,多多少少需要一點時間來反應,所以不要失去信心,同時也不用擔心,你可以利用老師講例題讀題的時候(由于你已預習過了,就不需要再跟著讀題),再回頭看一遍知識點。老師講解解題過程的時候,都會給大家一點反應時間,這個時候你可飛速的再過一遍這個題,理清解題思路。如果你會了,嘗試用更快的時間再解答一遍或嘗試用其他的方法進行解題。
(三)課后——先復習后作業
晚自習時間,不要全部花在作業上,必須堅持復習。只在考試前臨時突擊一下復習,就算能拿到高分也沒多大意義,你的基礎依然不會很牢固,所以日常必須做到例題和課后習題要100%搞懂,要養成先復習后作業的好習慣。
1.晚自習必做事一:復習
(1)復習當天知識點;
(2)整理、補充、完善當天的課程筆記;
(3)解決當天學習中的遺留問題。
2.晚自習必做事二:作業
鞏固當日的知識點,即余留作業。首先攻克不擅長或者較難的科目。一般晚自習剛剛開始不久屬于狀態最佳時間段,該時間段用于補自己的短板或者一些需要大量計算的科目,效果會比較顯著。
3.晚自習必做事三:預習
回到最開始的那個步驟,按照預習方式進行。
(四)睡前
1.回顧當天的學習,把知識點過一遍,回家帶上必要的資料,不要兩手空空。
2.千萬不要玩手機,打游戲,刷短視頻等,家長要監督。
二、小結
只要我們充分把握課堂的40分鐘,認真勤奮,集中注意力,跟著老師的思路,就能輕松取得好成績。
(作者單位:永州市新田縣芙蓉學校,湖南 ? 永州 ? 425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