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霞
摘 ?要:為了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教師可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繪本,繪本是最適宜提供給幼兒的讀物。然而教師在組織繪本閱讀活動時仍存在一些問題,基于繪本閱讀活動的現狀,本文將從多媒體技術支持的角度出發,從繪本的選擇和獲取途徑、繪本內容的呈現、繪本閱讀的反饋三個方面探討大班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與實踐。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大班幼兒;繪本閱讀
引言
繪本實際上是我們所說的圖畫書,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其最大的特點便是能用豐富而形象生動的繪畫附以少量文字來講述故事,因此是國際上公認最適合幼兒閱讀的書籍。繪本作為早期教育必不可少的載體,承載了許多的教育作用和價值。所以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家庭中,繪本讀物是極佳的教育資源,使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獲取間接經驗,促進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在前人的研究中,有探討過繪本閱讀的價值和作用、繪本教學中的問題及指導策略、多媒體技術支持繪本的教學等,而本文將從實際出發,在實踐探究中挖掘多媒體技術支持下如何更加新穎有效地開展繪本閱讀活動。
一、概念闡述
(一)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對文字、數據、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實時信息交互的技術,又稱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媒體在計算機行業里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傳播信息的載體,如語言、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等等;其二是指存貯信息的載體,如ROM、RAM、磁帶、磁盤、光盤等,主要的載體有CD-ROM、VCD、網頁等。多媒體技術中的媒體主要是指前者,就是利用電腦把文字、圖形、影像、動畫、聲音及視頻等媒體信息都數位化,并將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電腦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體形態的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更新迭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廣闊,也有了更多可傳播信息的新媒體,在當下,當我們提到媒體時,除了腦海最先浮現的計算機設備外,與我們生活緊密聯系的微信、QQ等也是媒體中的一種。
(二)繪本閱讀
繪本作為書籍的一種,和其他書籍一樣起到傳播知識與文化的作用,繪本閱讀的主要人群是幼兒,幼兒閱讀繪本的方式包括親子共讀、師幼共讀、幼兒共讀以及幼兒自讀。親子共讀是指在家庭中家庭成員與幼兒一起閱讀繪本,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能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融洽;師幼共讀通常是指在幼兒園中教師在有教學設計的前提下開展繪本教學活動,通過繪本閱讀達到教學目的;幼兒共讀是指幼兒之間一起閱讀繪本并就繪本的情節內容等展開討論,交流彼此的想法;幼兒自讀是指幼兒自主選擇繪本并獨自閱讀欣賞繪本。
二、幼兒園繪本閱讀的現狀
(一)幼兒繪本的選擇與投放未考慮幼兒年齡及身心發展特點
繪本閱讀前的首要工作便是給幼兒提供內容適宜且可供選擇的繪本。在我園每個班級的圖書區可以看到有大量的繪本供幼兒閱讀,然而在翻閱時不難發現其中參雜著少量不能稱之為繪本的書籍。比如以文字為主的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等,而這類書籍表面看來似乎圖文并茂,很適合幼兒閱讀,其實質上這些書籍里文字占大量篇幅,且有拼音標注,由此可知這并不適合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進行閱讀。有老師反饋在圖書漂流活動中,有的家長認為到了大班自己家孩子能讀拼音識字了,買這一類書孩子也很喜歡看,怎么就不能漂流了。這一類家長不配合,拖延時間最后老師也只能拿這類書籍進行漂流,所以下一學期這些需要更換的圖書就投放到了圖書區。然而幼兒的發展具有個體差異性,并不是每個幼兒都是語言天賦極佳的,大班的幼兒大部分達不到這一水平,所以如果投放這一類偏小學化的圖書無疑是沒有考慮幼兒的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
正如某些老師的反饋,我本人在開展班級圖書漂流的準備工作時也遇到過類似情況。有的家長給孩子買的是小本的寓言故事書,打開一看里面是大篇幅的文字再配個插圖。無疑這一類家長在選擇繪本之前并不理解什么是繪本,以為只要有圖片的書就是繪本了,針對這一類家長,我在微信上一對一溝通,分享一些繪本圖片還有內容讓他們更直觀地了解什么是繪本,重新購買書籍,從而保證圖書漂流的如期開展。
(二)幼兒閱讀繪本的形式和方法單一且枯燥
且不說在家庭中家長是如何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的,在幼兒園幼兒閱讀繪本的方式單一且枯燥。在自主閱讀中,幼兒自己拿著繪本在那看,偶爾有趣的內容又想和小伙伴分享,但是如果老師放任孩子們交流,你一言我一語整個課室就喧鬧了起來,教師無法保證每個幼兒都是在認真地交流繪本內容的,只能請幼兒自己讀自己的,保持安靜,很快就有孩子坐不住,注意力分散和轉移。再不然,教師拿著繪本在前面講,幼兒排排坐著聽,但是繪本就那么點大,人一多,坐的遠了,內容都不一定看得完整。幼兒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看不清楚繪本內容,注意力就不集中,心里開始浮躁,有了別的小動作。這樣幼兒學習繪本內容的效果無疑大打折扣。
(三)幼兒閱讀繪本后無有效而積極的學習反饋
很多時候家長給孩子們講完了繪本,孩子聽完了整個故事也就戛然而止了,孩子在聽后有什么疑問和想法想說的,得看家長心情,家長心情好還會耐心地回答,但不耐煩了也就沒有下文了。在幼兒園幼兒自主閱讀時間看完一本又看一本,直至到時間點,教師也沒有組織幼兒進行分享交流的小結活動。其實大部分幼兒閱讀繪本有一個共性,他們喜歡看一個繪本重復看很多遍,不厭其煩,教師應該抓住這個特點幫助幼兒從繪本中總結最大的收獲。同樣的,在繪本教學活動中,幼兒學習了這個繪本,教師可能會引導幼兒分享自己的收獲和感想之后這個活動也算完成了,但實際上一個繪本的學習是可以深入而拓展的,不應該在聽完后就結束了。如何讓幼兒在閱讀繪本后有及時的反饋和拓展學習值得教師深思。
三、善用多媒體技術合理選擇及獲取繪本
(一)積極利用互聯網,搜集信息,獲取優質繪本資源
在向家長分享優質繪本資源時,除了教師現有的,大部分繪本資源還需要教師從互聯網上搜索獲得。教師可以直接輸入繪本名稱搜索資源,但是大部分繪本因為版權原因,難以有現成的電子版資源,偶爾會有動畫形式的繪本資源,這是已經將繪本動畫化的形式,教師下載下來便是視頻的形式。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盡可能地拓展搜索渠道,利用網盤資源搜索引擎網站進行繪本資源的搜索,如盤搜搜、58網盤搜索、小白盤等皆可拓展搜索范圍和渠道,可以幫助教師更快獲取資源信息,當然這對于家長搜集繪本資源同樣適用。
(二)合理使用微信平臺,及時在家長交流群分享優質繪本資源
微信作為一種新媒體,給人們傳播信息帶來了許多便利,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等微信在其中都是非常便捷的通信工具。微信家長交流群實現了家園溝通的便捷有效,同樣的在此群中分享優質繪本資源不失為積極有效的家園共育方法。在過年期間,為了讓幼兒感受一個有傳統文化意義的中國年,引導幼兒進行深度閱讀,本班教師便以繪本封面及簡介的圖片形式分享到家長交流群,推薦了《十二生肖的故事》《新年祈福樹》《好困好困的新年》等7本繪本供孩子們選擇。
再者,教師也可以直接將現有的繪本資源分享到群中,方便直接家長們下載閱讀。在本園第十五屆讀書節中,大班的主題是人與自然,因此本班教師收集現有的繪本資源,直接以PDF或者PPT的文件形式分享到家長群中,其繪本資源包括《再見小樹林》、《帶著魚兒去旅行》、《河川》等6個繪本供孩子們閱讀并投票選出最喜歡的一本再在班級中開展深度閱讀。
(三)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搜集優質繪本資源,向家長推薦優質繪本
微信公眾號是傳播性較廣的自媒體,非常適合繪本推廣和推薦。除了在互聯網中搜集繪本資源外,我們在相關微信公眾號中也可以獲取到繪本資源。較為實用的微信公眾號有“兒童繪本故事大全”“兒童有聲故事繪本”“繪本閱讀屋”等。
基于公眾號的推廣性,我園抓住時機在第十五節讀書節的開幕式推文中也以繪本封面及簡介的方式向家長及受眾推薦了多本關于生命教育的優質繪本,如《一只藍鳥和一棵樹》《砰》《爺爺的天使》等。以這種方式向家長推薦繪本的優點是基于繪本簡介內容,家長帶著孩子選擇感興趣的繪本來查找資源閱讀,但不足之處便是需要家長花費時間去查找資源,相對耗時,家長可能會因為工作忙碌等原因無法查找相關的繪本資源帶著孩子閱讀。
相比第一種推薦形式,我園還有另外一種,便是每次只推薦一本優質繪本,而推文的內容便是該繪本的具體內容。在過年期間,每周定期向受眾推薦了優質的春節繪本,具體包括《小年的故事》、《年獸來了》《好忙的除夕》《團圓》等多個繪本。除此之外基于我園的節日課程,每個節日活動期間也有相關繪本的推薦閱讀,如植樹節的《再見小樹林》、清明節的《謎語》、讀書節的《鳥有翅膀,孩子有書》、母親節的《抱抱》等多個優質繪本。家長只要打開推文便可帶著孩子輕松閱讀繪本內容,相對于只是在公眾號中以簡介形式推薦多個繪本,這種形式減少了家長搜集資源的時間。
由此可見,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獲取優質繪本資源的途徑是多樣的,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幫助家長更快獲取繪本資源,實現家園共育,在多媒體技術支持下,繪本資源的選擇和獲得也將更加快捷有效。
四、巧用多媒體技術開展繪本閱讀
(一)合理利用投影儀呈現繪本內容
我經常碰到孩子們在閱讀時對一個繪本情有獨鐘,幾個孩子搶著要看,而這個繪本他們已經反復看了很多次,基于幼兒濃厚的興趣,我都會帶著孩子們一起閱讀這本受歡迎的繪本。然而當我在網上難以獲得繪本的電子版資源時,意味著我只能拿著實體書和孩子們一起閱讀,這種閱讀形式在前文已經提及,無疑是枯燥的,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轉移,而且活動期間秩序也容易混亂。相信有不少教師在拿著繪本給幼兒講故事時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指著繪本中的一個細節,結果有孩子出聲說‘老師,我看不見’,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孩子應和說自己看不見,還一個個站起來伸頭晃腦,這時教師急忙制止幼兒的行為,如此一來教師在維持課堂秩序上也耗費了不少時間。而針對這種情況,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教師利用投影儀將繪本的內容投影到一體機大屏幕上,再帶著幼兒一起閱讀學習繪本,如此一來便可以保證每個幼兒都能清晰地閱讀到繪本內容,教師在講解細節之處時也不用擔心會有幼兒看不到,閱讀的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二)結合圖片掃描軟件,使用Power Point,融入音樂呈現繪本內容
除了第一種單一使用投影儀呈現實體繪本的內容外,更能吸引幼兒注意力的方法便是利用到圖片與音樂的巧妙結合。在這里基于第一點所描述的情況,教師可以事先在手機中利用圖片掃描軟件,如掃描全能王,將實體繪本的內容每一頁掃描下來,再上傳到電腦開始制作圖片PPT,在制作PPT的辦公軟件中,教師便能通過插入音頻這一操作插入提前準備好的音樂資源,當然這一音樂是教師結合繪本內容所選取的適宜音樂。如此一來,教師在帶著幼兒開展閱讀活動時,可以在音樂烘托的氛圍下,結合PPT圖片,聲情并茂地講述繪本故事,幼兒在其中無疑是更加投入、更加專注的,活動的開展也將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利用Pro show Producer 等軟件動畫形式呈現繪本內容
前面所說的兩種方式都是繪本的靜態閱讀,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方式便是將繪本內容動態化,以動畫的形式呈現繪本內容。教師可以利用Pro show Producer等軟件將繪本制作成動畫呈現。在軟件中教師可以先將掃描好的繪本圖片導入到軟件中,再導入提前錄制好的故事音頻,結合每頁繪本的講述時長調節每頁繪本的呈現時長即可。相對比上述的兩種方式,動畫式繪本的呈現是聲音、動作、圖像,更加的生動形象而直觀,可以牢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
以上三種形式教師可以結合活動需要選擇適宜的方式開展,但無疑比教師拿著實體繪本講述故事時,幼兒的閱讀積極性更高,閱讀的效果更為顯著。
五、創造性使用多媒體技術展現繪本閱讀的反饋結果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幼兒的語言發展也提供可參考的發展指標,如在目標2“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中,大班幼兒的發展目標有:能說出所閱讀的幼兒文學作品的主要內容;能根據故事的部分情節或圖書畫面的線索猜想故事情節的發展,或續編、創編故事;對看過的圖書、聽過的故事能說出自己的看法;能初步感受文學語言的美。因此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要根據這些發展目標有目的地開展活動,更好促進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那么幼兒閱讀繪本的反饋結果如何,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幼兒復述故事
在春節期間,本班幼兒閱讀了教師推薦的多本關于春節的繪本故事,教師請幼兒在家長的協助下進行閱讀反饋:以視頻錄制的方式為大家介紹自己最喜歡哪一本繪本,說說自己的理由和看法,并嘗試為大家講述繪本的大致內容,引起大家興趣。在家長的用心協助下,每個幼兒都認真閱讀并在微信群中和大家分享了繪本的大致內容和讀后感。有的家長在教師的提議下,協助幼兒共同錄制了講述繪本故事的視頻,如本班的錫錫和爸爸分角色完整地講述了《團圓》這一繪本,在視頻中是動態的繪本圖片結合優美的音樂,錫錫和爸爸聲情并茂地將這一溫馨美好的故事娓娓道來,讓每一個傾聽故事的人都深刻地感受到團圓的美好,感受到親人間割舍不掉的親情和愛。回園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再次播放幼兒春節期間的閱讀反饋,對幼兒的表現給予肯定和表揚,幫助幼兒更好地總結春節期間任務的完成情況,同時提高幼兒參與閱讀,喜歡閱讀的積極性和成就感。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幼兒創編、續編繪本成果
在讀書節活動期間,本班幼兒最后投票選出了《河川》這一繪本進行深度閱讀,其中一個重要的活動便是幼兒自制繪本圖書——我們的河川故事。幼兒自制繪本圖書是基于對《河川》內容的理解后,認識到河流對人類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性,結合《河川》的內容以及對河流的認識進行繪本的創編和續編。幼兒利用剪裁好的卡紙繪畫繪本的續編或創編內容,之后將卡紙裝訂成本,幼兒自己著名和標價,教師再協助幼兒為圖書封面寫上書名,為圖書的每一頁附上幼兒講述的文字內容,之后便可以投放于閱讀區供幼兒自主閱讀。在此期間,教師會幫助幼兒將圖書內容掃描下來制成PPT,如此一來,在每天的飯前或一日活動的過渡環節便可以請幼兒看著一體機為大家講述自己續編或創編的河川故事。這一活動的開展除了可以了解幼兒對《河川》的閱讀情況如何,是否熟悉理解繪本內容外,進一步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大膽對繪本進行續編創編,鍛煉其在集體中自信大方地講述故事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幼兒的學習反饋存檔并形成個人成長檔案
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持續性、長期性地開展繪本閱讀活動,促進幼兒語言領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如有文明的語言習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等等。那么教師如何更好地記錄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情況呢?
教師可以首先為幼兒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大方面可以從小班開始記錄,小方面可以記錄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幼兒的學習反饋。其次記錄的內容可以包括幼兒在某次語言活動中的觀察記錄、幼兒閱讀繪本后的表征畫、幼兒閱讀繪本后對繪本的續編創編、幼兒以表演的形式復述繪本內容等等,幼兒活動的視頻、音頻、繪畫等皆可以作為留檔資料。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幼兒的活動情況記錄下來并根據時間軸有條理歸檔便形成了一個幼兒的成長檔案。教師在檔案形成后定期對幼兒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既可及時調整教學活動計劃,也可為下一步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準備。同時,這些檔案也是教師進行學術和實踐研究的重要材料。最后教師可以將幼兒的成長檔案上傳到百度網盤,創建鏈接分享給家長,不失為珍貴的成長記憶。
六、結語
總之,在多媒體技術支持下,繪本資源的選擇和獲得可以更加便捷,教師也可以更好地開展繪本閱讀活動,以取得更好的閱讀效果,達成教學目標。有了多媒體技術的支持,教師開展繪本閱讀活動不再是單一地拿著繪本和幼兒講,而是融入更多的元素如聲音、動作、音樂等吸引幼兒的目光,提高閱讀的效果,讓幼兒在輕松愉快而有趣的情境中閱讀繪本,從而喜歡閱讀、樂于閱讀,在快樂地閱讀中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3]陳北梅.淺談幼兒園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4):288.
[4]馬志秀.多媒體技術在繪本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2021,50(7):226-227.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廣東省軍區第一幼兒園,廣東 ? 廣州 ?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