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眾
摘要:水利工程是當前國家建設發展當中非常重要的建設項目,已經廣泛應用于現代化生產建設當中。水利工程的高效建設不僅僅實現了防洪蓄水目標,還使得水資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科學的利用。混凝土具有高強度的抗壓性能,其牢固性和耐腐蝕性能也非常明顯,在水利工程項目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也成為了水利工程的重要物質保障。水利工程建設中合理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實現對工程建設的控制,直接決定著整個項目的后期使用效果,同時也決定著相關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基于此,本文就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縫成因與預防處理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縫;預防處理
在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混凝土技術在水利工程項目當中的綜合使用,高效地提升了建設項目的施工質量。相關人員按照施工建設的實際需求,嚴謹施工,在保證材料質量的基礎上,嚴格落實每一項施工環節,節約混凝土施工建設資源的同時,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整體質量。
1 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特點
1.1 季節性較強
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特點非常明顯,受到季節氣候、溫度以及工程時間等制約,確保工程建設的質量有一定的難度。由于天氣的變化,使得水利工程在建設施工當中經常會出現霜凍或者其他天氣,導致施工導流或降水不均勻等情況,尤其是在冬季的施工過程當中,防寒工作非常重要。
1.2 工程量大且工期長
水利工程建設的周期一般較長,最短的工程一般也要 3~5年時間內才能完成。這樣的施工建設工程量多、涉及資金量大且復雜,整個過程的施工建設需水量也很大,同時整體工程還需要采用多種先進的技術和施工設備。
1.3 技術復雜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與一般的建筑施工工程不同,制約其施工的因素較多,大多數采用等級混凝土進行施工建設,但是在施工過程當中,會與地基開挖等工程進行交叉作業,這就要求對應的施工建設工作人員具備完善的工程施工專業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夠協調處理好各個施工環節之間的關系。
1.4 溫控嚴格
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建設需要保持良好的溫度和濕度,所以,在施工建設當中,因為受到溫度的影響比較大,必須對外界溫度進行嚴格控制和調整,否則將會影響整體工程的施工建設質量[1]。
2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縫成因
若要提升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施工的整體質量,就要踐行完整的管理方案,從裂縫成因分析,從而開展對應的控制工作,保障水工建筑物混凝土項目的整體質量水平。
2.1 物料原因
2.1.1 原材料不合格
若是施工部門在原材料檢查檢驗工作方面存在疏漏,就會造成不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流入施工現場,尤其是堿性粒子含量較大,混凝土內部就會發生化學反應,造成混凝土出現疏松問題,最后形成裂縫[2]。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不滿足質量標準,都會對混凝土的結構產生影響,包括水灰配合比不平衡、外加劑使用不當等,使得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
2.1.2 物料特性影響
混凝土受到自身特性的影響,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外界溫度也會對混凝土產生影響,造成混凝土收縮產生收縮裂縫。
2.2 管理不到位
在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若是不能按照各個環節標準化施工要求落實具體工作,必然會對整體工程項目的質量產生影響,造成混凝土裂縫問題。例如,混凝土澆筑需要完成振搗操作,如果出現漏振、過振等問題,就會對混凝土的離析效果、密實度以及混凝土結構強度產生影響。另一方面,為了保證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就要配合完整的養護方案,如果后期養護工作沒有按照標準化管理要求落實到位,就會增加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幾率[3]。
3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處理建議
在明確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縫問題成因后,要結合實際情況落實相應的管控措施,從根本上減少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幾率,維護水工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
3.1 設計層面的預防建議
在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初的設計方案非常重要,是從源頭減少混凝土裂縫問題的關鍵,因此,相關設計部門要踐行標準化設計原則,從施工環境和施工質量要求入手,確保設計方面能針對可能出現開裂的位置予以著重關注。尤其是對深基、淺基、高低跨位置等,不僅要綜合考量整體設計方案的可行性,也要對因為地基差異沉降或者是結構原因造成的問題予以重視,確保相應工作都能順利開展,并且維持設計方案的規范性和合理性。另外,在構件截面參數允許以及配筋率數值一致的情況下,要從澆筑操作合理性和規范性入手,全面分析相關操作便捷性,保證鋼筋的直徑越細對應的間距越小,就能更好地避免開裂問題。除此之外,要采取降低混凝土開裂的處理方案,利用相應的設備或者是摻加吸熱劑有效控制混凝土材料的內部溫度,從而減少材料開裂問題對其整體安全質量產生的影響。依據設計要求、設計標準,維持整體設計方案的規范性,從根本上提高水工建筑中混凝土施工的質量。
3.2 施工過程中的預防措施
在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管控工作方面,要注意施工綜合管理,整合施工監督管理的各項控制措施。(1)要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采取較好的施工方案和預防機制,提升對混凝土裂縫問題的控制效果。首先,要對施工方案的細則予以關注,要對澆筑量、施工縫間距、位置、構造模式以及澆筑時間等進行管控,保證相關操作流程都能貼合安全要求。例如,一次澆筑工作單元中,實際的澆筑長度要和施工縫分割形成垂直關系,并且合理標注和約束澆筑時間等,保證變截面位置或者是承受應力較小的位置澆筑處理的規范性。其次,要結合澆筑時間的應用原則,避開炎熱或者是晝夜溫差較大的環境開展相關作業。若是工程項目只能在夏季施工,要配合相關降溫材料或者降溫措施預防裂縫產生。(2)要從施工質量層面落實相應工作。①要保證混凝土的各方面參數能滿足強度要求和施工具體標準,減少水泥用量。②要結合施工管理要求保證鋼筋成型施工、模板安裝施工等操作都能滿足規范標準,并且要對準確性和牢固性予以及時檢查和校對[5]。③要對振搗操作予以關注,避免過分振搗破壞混凝土的均勻性,也要確保振搗充分,維持混凝土的密實度。基于此,就要結合施工項目的實際需求合理控制振搗頻率和力度。④要及時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污物,維持工程項目中混凝土結構的應用質量。
3.3 養護管理過程中的預防措施
對于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施工項目而言,為了提升裂縫預防的綜合水平,澆筑完成后也要重視后期養護處理。開展相應的養護處理,就是為了混凝土處于正常硬化的狀態,減少外界因素對其產生的影響,保證混凝土的溫度能逐漸降低到和外界氣溫平衡的趨勢,減少溫差對混凝土產生的應力影響,最大程度上減小裂縫的產生。(1)噴水養護。對混凝土表面結構予以控制,避免表面收縮問題對其產生的影響,減少龜裂的發生幾率,維持綜合應用效果。尤其是一些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塊體的內外溫度不相同,使得強度增長的趨勢也會存在差異,因此,為了減少表面開裂問題,就要及時結合實際應用要求進行噴水養護處理。(2)優選拆模。結合水工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盡量選擇合適的拆模的方式,并且在拆模工作結束后立即覆蓋操作,或者是開展回填處理操作,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對混凝土產生影響。而對應的養護期要結合混凝土強度的實際情況,一般為 7~28d。(3)制定規范。養護人員要對設備、器具進行集中養護和分類保管,一般而言,澆筑工作完成后的 12h 就開始對應的養護處理,周期在 15d 以上,維持混凝土外部的濕潤度,減少質量隱患。
3.4 表層和深層處理
在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縫處理工作中,表層處理配合深層處理是較為合理的處理方式,要結合具體操作要求落實完整的管理方案,從根本上提高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質量控制水平。(1)在表層處理工作中,要結合水工項目安全管理原則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依據養護劑的應用標準完成噴涂處理。或者是將防碳化材料直接鋪設在混凝土的表面,有效減少內部碳化造成的影響,維持質量水平。(2)為了保證混凝土裂縫處理工作的規范性,若是裂縫區域較小,一般是借助編織袋、雜草等進行處理,將溫度控制在 15℃左右。修補人員要利用多層/雙層防滲漏處理工作,維持其鋪設效果,借助防滲透層完成裂縫的修補處理,有效改善混凝土內部能效,維持綜合效果。(3)在深層處理工序中,主要針對的對象是縫隙較深或者是區域范圍較大的裂縫,這些裂縫問題甚至會對整個水工建筑的質量產生影響,處理工作要結合裂縫分類進行實施。若是出現深層裂縫,則要利用水泥材料配合外加劑予以控制。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質量管控工作中,要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和設計方案,落實合理的材料管理機制和監督機制,確保混凝土水工建筑物安全運行水平,提高水工建筑安全性和耐用性,配合新型技術,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祁光輝.水利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1):223.
[2]劉東蘋.水利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研究[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電子版,2019(23):5351-5352.
[3]把德龍,蔡書成.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術分析[J]. 數字化用戶,2018,24(09):33.
[4]李政鵬.基于 AHP 的水工混凝土裂縫綜合評價及應用 [J]. 河南科技,2020(20):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