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近年來,我國人口總量不斷提升,傳統的建筑房屋模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人們開始強化了高層建筑建設,為建筑行業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也帶來了風險。其中,安全風險作為影響高層房屋建筑施工的主要風險之一,一旦施工現場忽視了安全風險管控工作,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將難以得到保障。基于此,本文對于高層房屋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了探究,結合問題制定了有效的管控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施工安全風險;高層房屋;建筑工程;風險管理
引言:隨著建筑行業的良好發展,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藝逐漸成熟,施工人員已經能夠充分掌握高層房屋建筑施工技術,并保障其能發揮出自身優勢,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只有不斷強化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管控力度,才能夠從根源上降低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風險。因此,在施工安全方面,相關人員應謹慎對待。
一、高層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1. 施工人員缺乏安全意識
高層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時,大部分的安全問題往往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基層建筑施工人員不僅是事故的肇事者,還是事故中的承擔者,也是施工現場的重點保護對象。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大部分建筑工人都需要開展高空作業,一旦工人在開展高空作業時忽視了安全防護措施的佩戴,就會出現被物體重擊、高空墜落等安全事故。在建設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時,需要在結構外圍搭設腳手架,便于工人后續施工。腳手架的主要材料有:木板、鋼管以及其他合成材料。當施工現場選用鋼管搭接腳手架時,鋼管搭接不牢固,都將威脅到施工人員和路人的生命安全。而大部分安全事故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基層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到位,忽視了安全保護裝置佩戴和安全防護措施搭接,導致安全保護工作發揮不出自身效用。此外,施工現場常忽視施工人員的安全交底工作,安全培訓形式化,安全意識傳達工作不到位。
2. 機械設備管理不到位
在開展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整個項目施工難度大,施工過程中需進場大型機械設備輔助施工。而大型機械設備在運作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磨損,但大部分高層建筑機械管理人員認為設備精密不易發生損壞,抱有僥幸心理,提升了安全事故發生概率。此外,大部分施工現場機械操作人員職業水平偏低,素質較差,對機械的使用不夠了解,根據以往經驗開展機械操作,一旦工人操作不當,出現失誤出現連鎖反映,引發建筑結構坍塌,嚴重時將帶來人員傷亡。
3. 安全監管工作不到位
在開展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時,需要進行高空作業,大部分建筑施工問題基層施工人員在高空中難以察覺,就需要施工單位配置專業管理人員開展指導工作。當前,我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過于表面化,管理思維和管控理念比較落后,一旦施工現場出現突發狀況,施工管理人員不能在第一時間迅速做出決策,提高了施工暴露風險,貽誤最佳處置時機。此外,施工現場與施工企業間有著一定的距離,企業管理人員難以掌握一線管理人員的狀態,致使部分一線管理人員存在偷懶現象,這也提升了安全問題發生概率。與此同時,部分施工企業忽視了檢查工作,每日的檢查工作過于形式化,不能及時發展安全問題,為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隱患。
4. 缺乏協調配合
高層房屋建筑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涉及到了許多高空作業,如果施工現場仍然沿用傳統的施工工藝與施工技術,將難以適應高層建筑的發展需求,需要各個工種通力配合,方可完成高層房屋建設工作。目前,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各個工種具有獨立性,缺乏協調配合,整體施工技術水平達不到要求,配合協調性過于表面化,部分先進的施工技術難以應用到施工過程中,施工風險也隨之提升,安全問題頻繁發生。
二、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策略
1. 提升施工人員意識
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應重視施工人員素質培養工作,確保每一位基層施工人員都能夠掌握安全知識,認識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將施工風險降到最低。首先,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嚴格按照規范和標準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對施工現場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確保在后續施工中,基層施工人員能夠按照規范操作。例如,通過視頻和現場演示的方式,使基層施工人員了解安全設施、安全帶的正確佩戴方式,降低高空墜落事故發生概率;演示安全繩索和安全帽的佩戴方式,降低高空墜物對人員造成的損害。與此同時,一旦施工現場需要用到氧氣瓶、乙炔等易燃物時,需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儲存和使用。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應作為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應定期組織,不斷深化施工人員的認知,從根源上規范施工人員行為,提升基層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其次,建筑工程施工單位應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建立可行的安全生產管控機制,確保施工人員能夠注意到安全問題,還應定期開展企業內部檢查,評價各項安全管理工作。在評價過程中,應重視細節部分的評價,例如安全設施的佩戴、安全人員的操作等等,對所有施工環節中涉及到的安全管理問題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績效進行聯系,對失職的管理人員給予相應的處罰。與此同時,建筑施工單位可建立完善的處罰機制,從而達到提升建設人員安全意識的目的,不斷提升施工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
2. 強化培訓工作
在開展房屋建設時,基層施工人員作為施工的執行者,也是安全管理與質量控制的核心。大部分的質量與安全問題都是人為引發的,只有不斷提升基層施工人員的意識和能力,才能從根源降低安全與質量事故發生概率。施工企業也應不斷強化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工作,培訓的內容需完善、全面,包含技能與安全教育培訓,提升基層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與此同時,應培養施工人員發現危險的能力,確保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能夠及時發現施工階段的危險因素,在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上,將施工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一線施工管理人員應強化監督管理力度,不斷約束施工人員行為,加強工作人員的限制,以達到提升工作人員自律性的目的,這樣不僅能夠降低質量安全問題發生概率,還能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達到預期。
3. 落實風險考評體系
在施工現場正式開展施工前,施工單位應結合施工現場類型以及相關因素建立完善的、健全的風險考評機制,便于作業人員規范化操作。與此同時,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有著良好的安全風險管控理念,全面落實生產責任制,確保安全事故發生后,能夠第一時間找到專項負責人,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此外,還需不斷提升施工現場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對于安全意識滿足要求,表現良好的施工人員給予相應的現金獎勵,對于安全意識不到位,不能掌握安全設施佩戴方式的人員給予相應的處罰,提升全體人員的積極性。在此階段中,應建立專業的風險控制小組,對于施工現場進行排查,明確可能出現風險的相關因素,并對全體人員進行動態的考評和監督管理。
4. 提升機械設備維修與管理頻率
施工現場常發生由于機械設備老化引發安全事故,這類安全事故主要起因有兩種:一是機械設備檢查維修保養工作不到位;二是施工現場一味的提升機械設備作業強度,導致機械設備超負荷作業,進而引發安全事故。而這兩種安全事故的共同點在于工作人員對于機械設備維修與管理不夠重視。因此,應不斷提升機械作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測,不斷提升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及時發現問題機械設備,避免帶來難以控制的損失。與此同時,企業應強化培訓工作,充實培訓內容,拓寬培訓范圍,確保機械管理人員和機械作業人員都能擁有良好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能夠在施工過程中及時發現危險因素。此外,管理人員還應應重視施工技術的落實工作,在確保安全施工的基礎上,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通過嚴苛的監督管理,不斷強化對于作業人員的限制,提升作業人員的積極性和自律性,這樣不僅能夠從根源規避質量安全問題,還能保障施工質量。
5. 規范安全管理技術
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在開展腳手架搭設、平臺框架建立、建筑平臺板搭設等部位施工時,由于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監督管理人員應重點監管施工人員安全設施的佩戴情況,確保安全設施佩戴正確后,方可開展施工。并且圍護設施應完全符合規范標準,裝載量能夠滿足施工需求。同時,為了保障外部維護結構與主結構間連接穩定,施工人員在開展高空作業時,應系安全繩,保障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財產安全。其次,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對于施工現場自然環境要求比較高。因此,建筑施工單位需提前對施工現場氣候變化趨勢進行分析,關注天氣預報和極端天氣預警,在收到預警后,及時保護施工現場,制定應急處理預案和安全管理方案,降低冰雹、強風以及雨雪天氣對工程安全帶來的不利影響。建設單位也應重視氣象設備的安置工作,確保能夠及時獲取到氣象信息,為施工現場建設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應在塔式起重機等施工機械上方安置風速計,監督塔式起重機狀態,當風速大于6級后,塔式起重機應立即停止工作。通過積極采取所示,確保塔式起重機能夠良好運轉,從根源上提升塔式起重機的運轉安全。
6. 做好安全風險轉移工作
為了能夠降低安全風險對于高層建筑工程產生的負面作用,應重視風險轉移工作。一是要不斷規范施工流程,強化施工技術管控工作;二是要將風險進行轉移,通過購買商業保險的方式,將安全風險分攤到保險公司,降低安全風險對項目的正常施工,帶來的不利影響。三是,對于高層建筑結構中危險性比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對其進行分包,由專業的施工團隊完成施工。由于專業的施工團隊人員素質較高,能夠從根源降低安全風險。
7. 做好安全管理統籌規劃
首先,施工單位應對于高層的建筑結構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不斷明確安全管理工作細節,降低安全管理工作對于高層建筑項目實施帶來的不利影響,結合實際情況,做好統籌規劃工作,配置專項安全管理人員,定期監督檢查安全維護措施和施工現場的安全圍護設施,從根源上降低高層建筑施工階段的安全風險。與此同時,還應做好案例分析工作,對于高層建筑施工階段存在的,頻繁發生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分析,找出影響安全管理工作質量的相關因素,并且對這些因素進行合理把控。其次,由于高層建筑結構施工過程中受到外接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因此施工單位應對于外界因素進行分析,對于影響建筑安全施工的因素進行合理把控,不斷降低不可抗力等因素,對于工程帶來的負面作用,做好統籌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風險應急預案,確保出現安全問題時,能夠第一時間對于安全問題進行處理,降低安全問題對于項目的負面作用。最后,為了保障安全管理工作質量降低施工風險,應當多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技術,不斷優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模式和相關管理機制。
8. 優化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結構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運用先進的施工技術,而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單位常常忽視了這項內容,仍然應用傳統的施工技術開展施工,不僅提升了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還將導致工程質量難以達到預期。因此,施工單位應重視施工技術的優化。由于高層建筑結構在施工中具有特殊性,企業應結合實際情況,引進國外先進的施工技術以及建設理念,最大限度上保障高層建筑工程能夠達到質量標準,將施工現場存在的技術風險控制到最低。其次,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部分施工步驟可由機械代替,施工現場也應提升機械的使用率,對于危險性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在開展施工時,應盡可能運用機械進行操作,引進先進的機械設備代替人工,從根源上降低安全風險。最后,應重視基礎施工技術的優化,不斷革新施工步驟,保障分部分項工程質量的基礎上,降低整體施工風險。
結語:綜上所述,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施工人員比較多,施工現場復雜。在高層建筑時,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安全問題,加之社會對于高層建筑工程整體質量有著高要求和標準,導致施工難度大,施工安全風險性高。因此,施工單位應重視風險的轉移工作,建立有針對性的應急處理方案。從根源上保障高層建筑的施工安全,促進高層建筑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長俊.關于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8(52):118-119.
[2]何登攀.基于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23):122-123.
[3]歐陽斌.高層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7,36(28):41-42.
[4]魯海霞,魯海祥.淺析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J].四川 水泥,2016(06):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