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與基礎英語不同。本文根據疫情時期線上教學的要求和物流英語的課程特點,討論了其教學目標,課程定位,通過更新教材、使用翻轉課堂、沙盤體驗等輔助手段、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知識水平,以增強該課程的教學效果,成功地完成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物流英語;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線上教學
一、引 言
物流作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已經引起了企業界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物流涵蓋了從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購,裝卸,運輸,生產,包裝,倉儲,配送,銷售到最后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整個過程,所以也被形象的稱為“供應鏈”。它與國際貿易,市場營銷,會計,人力資源,零售分別有不同的接口,貫穿了整個商業活動的始終。物流英語因為側重實際運作,實踐性和實用性強,并且與經貿專業緊密相關,已經成為一門普及物流知識的有效的專業課程,。近幾年來,開設該課程的院校增多,重點的、普通的、財經的、非財經的、外語的和非外語的院校都開設該課程。但是在課程設置、教學手段和師資情況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培養的學生往往只掌握刻板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不夠、不能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為了培養復合型人才,物流英語作為一門新興的專業課程應該受到更多的關注,彌補現有的經貿類各個專業課如國貿、金融、財政、會計、管理等的缺口。
二、教學目標與課程定位
物流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之一,與物流學科或專業相聯系,有明確的目的性和特殊的內容。大學英語分為基礎階段(即基礎英語EGP)和專業應用階段(即專門用途英語ESP),物流英語屬于后者。根據《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對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的教學要求,我們制定物流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為“掌握在物流領域中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入門知識;掌握物流英語文件的基本寫作方法;能進行基本的物流英語對話。”通過學習,學生應掌握供應鏈的基本原理和運作流程,了解物流領域經典案例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和系統思維能力。供應鏈本身就要求打破企業界限,形成全局觀念,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整合資源,對比角度,提出創新,最終提升學生的內在綜合素質。
三、教學方法探討
(一)教材的選擇
由于我國物流教育起始時間較晚,市場上名目眾多的物流英語書里國外英文原版或影印版理論性較強,對于剛接觸物流的初學者來講比較深奧難懂。教材的內容應該全面,講究連貫性,注意與其他商務專業領域如市場營銷、會計、人力資源等的銜接,并有數據圖表圖示等量化信息幫助理解,必要的單元配以錄像資料幫助學生獲得直觀了解。教師在教學中按照物流活動的不同環節進行系統的講解,并進行相關的練習、案例分析等。另外,教材的內容應該是難易適中,理論抽象深奧、專業詞匯過多的教材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而太簡單的教材則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方法探索
物流英語是一門實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是教師講解專業術語和概念,然后翻譯教材上的內容。缺乏實踐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且難以真正掌握教學內容和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在講解完理論的基礎上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實踐教學,例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等方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案例分析法是一種利用案例作為教學工具的方法,是聯系理論和實踐的工具。教師可根據物流業務中不同的環節,設計不同的案例和情景,首先向學生描述案例,然后要求學生分組討論,提出解決方案,最后選出有代表性的答案進行點評和講解。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教師提前錄好的課件和講解,慕課里的視頻講座,思考預留的問題或案例,借助思維導圖形成大綱,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可以更好地在課堂上組織討論,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課后形成書面分析報告或結合PPT錄制視頻,上傳到網上進行展示。
(三)課程思政
課程建設內容應緊跟時代前沿,緊貼課程思政。中國物流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在《課程概述》、《運輸倉儲》、《第三方物流》等章節中與學生分享中國物流先進的技術和便捷的配送網絡。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化,中歐班列不斷擴圍,跨境電商爆發式增長,這些除了帶來更廣闊的就業機會,也增加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在《電子商務》《國際物流》等部分中可以讓學生采訪身邊的留學生,對比中外電商平臺模式和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并探究深層次經濟和社會原因,引導學生了解先進的物流運作模式,深入思考物流對于便利生活的巨大貢獻以及創新機遇在于解決流通中的痛點,也貼近了學生生活,促進了溝通理解。
四、結論
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比較復雜的一個分支,要求也更高,比如明確的教學目標、優秀的教材、實踐性強的教學方法等。因此教授商務英語的教師必須認真研究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成功完成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任務。加快物流教師培養,并強化教師在職培訓,充實和壯大物流教師隊伍。培養物流專業教師成為縱橫相交的T型人才或復合型人才。在橫向,教師應具備作為信息社會知識階層所需的比較廣博的知識面;在縱向,即在教育科學和物流學科方面應具有精深的知識。有親身實踐經驗的教師在講課時也會更有說服力和針對性。只有具備廣博與精深相結合的知識結構和具備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人,才能適應教師工作的需要。在物流教師隊伍建設上做到“招得進、留得住、用得上”。
參考文獻:
[1]高和鴻、郝建彤. “我國物流教育發展的現狀和趨勢”. [J]. 中國物流與采購. 2002.
[2]潘鐘奕. “關于財經院校商務英語教學的探討”. [J].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5(2).
[3]施國華. “計算機多媒體與外貿商務英語教學”. [J]. 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1(2).
作者簡介:郝卓(1978.6),女,天津,講師,物流碩士,主要從事零售物流、商務英語教學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