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力散木·巴拉提
摘要:在現代農業種植中,機械化保護性耕地技術已經成為農業種植中常用的農耕技術,該技術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和肥力。在玉米種植中使用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進行耕地,可以有效減少水土流失、提高耕地的質量,同時還能減輕勞動者的壓力。本文,筆者就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在玉米種植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
引言:
玉米作物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種植范圍,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能夠在保證我國玉米種植產量的同時,降低對耕地的損壞,對于維護我國玉米種植業的長久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應該在我國強化對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
1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優點
1.1減少水土流失
在傳統的玉米種植過程中,風力和風力都會給土壤帶來一定影響,耕地表面肥沃的土壤被帶走是造成耕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把玉米秸稈覆蓋在耕地的表面,可以在起風時減少風力對土壤的侵害,即便有表土被風力帶起也可以被秸稈給攔下。另外,在下雨的時候,覆蓋在耕地上的秸稈也可以減少雨水對土地的沖刷,有數據研究顯示,秸稈覆蓋可以減少60%的土壤發生徑流,把土壤流失的幾率有效控制在20%以下,對保護耕地和育肥土壤具有良好的效果[1]。
1.2避免玉米秸稈焚燒的污染
在過去的玉米種植中,種植戶在摘完玉米通常會在田地焚燒秸稈,這不僅造成了資源上的浪費,還會對打氣造成污染。而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避免因秸稈焚燒而對大氣產生的污染,這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1.3減輕勞動壓力
對耕地進行覆蓋可以有效減少耕地的次數以及有關機械設備的使用,這樣種植戶的勞動壓力也會大大降低,減少人力投入的成本。
1.4提高耕地的質量
有研究表明,進行五年以上秸稈還田的土地可以保持豐厚的肥力。因為秸稈在耕地腐爛后可以在土壤中將養分慢慢釋放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每年可以幫助種植戶剩下20%的肥料,并且還可以保持玉米作物的持續高質高產。玉米秸稈在土壤中腐爛之后,不但可以提高有機物在土壤中的含量,還可以增加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數量,大大改善耕地土壤的結構。耕地的土壤肥力得到有效保障后,玉米種植也會有更好的收獲。
2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的要點
2.1玉米品種篩選和播種
在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中玉米品種的篩選十分重要。種植戶在進行玉米品種篩選時,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耕地使用狀況、土壤肥力等,選擇抗病能力強、存活率高、產量穩定、生長周期適合的玉米品種。在播種時要考慮采用精量播種還是半精量播種的方式。該播種技術對玉米種子的發芽率也是要求非常高的,種植戶應該嚴格依照種植要求進行包衣處理,盡可能減少病蟲對玉米種子的侵害。
當地溫在八到十二攝氏度,且土壤的水分含量大約在14%時就可以播種玉米了。種植戶在進行玉米播種時,一定要控制好播種的深度和密度,并給種子均勻蓋土和鎮壓。另外,在播種的同時還要對玉米種子測深施肥,需要注意的是肥料一定要和玉米種子分開,以免種子被肥料灼燒。
2.2玉米機械收獲
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主要是利用籽粒直收機和莖穗聯合收獲機在玉米成熟的時候進行聯合作業。使用莖穗聯合收獲機可以在玉米果實收獲的同時對秸稈進行粉碎處理。使用機械設備進行玉米收獲不但能夠提高工作的效率,還可以保障玉米收獲的質量。
2.3機械免耕播種
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機械免耕播種。對于第一年使用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的耕地,種植戶要根據選用的模式對玉米耕種的行距等進行設置。等到第二年種植玉米的時候,就以第一年設置的寬行作為參照,對種植帶和休耕帶進行交替使用。在使用機械免耕播種機開始播種前不用對耕地中的秸稈進行清理,也用對土壤進行翻耕,因為在使用機械免耕播種機的時候就一次性完成了這些流程。機械免耕播種機播種的玉米深度在鎮土后要能達到二到四厘米,還要注意播種的間距。
2.4機械平整土地
使用機械進行整地,可以對耕地進行滅茬和旋耕平整。在整地時,通常會使用拖拉機配合耕整機進行聯合作業。此外,石塊含量較多的土地不適用用整地機進行整地。
2.5玉米幼苗期的機械松土
在玉米的幼苗期,要使用松土機械設備對種植地進行深松,松土的深度應該在25厘米以上,在不分動土壤表層的情況下,對土壤進行深度的松土作業。一般要在雨季到來之前對種植地進行深松,同時還要對土壤進行深層的追肥。深松在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使用的開始幾年十分關鍵,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在玉米幼苗期進行深松,那么種植戶可以在秋天的時候再進行深松[2]。
2.6田間管理
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生缺苗或者死苗的情況,所以,種植戶在播種后要注意玉米幼苗的生長狀況,在發現出現上述情況時并及時進行補苗。在進行幼苗移栽的時候一定要保留幼苗根部的土壤,這樣可以提高幼苗移植的存活率,在幼苗移植后還要立即進行澆水。
2.7機械病蟲害防治
利用機械植保進行病蟲害防治時,要對藥物的濃度以及使用量進行科學的把控,結合當地的天氣情況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機械作業。另外,種植戶還要根據種植地里雜草的生長狀況,配合除草劑清除雜草。通常在玉米播種后的三天進行雜草的清除工作,在使用噴藥機清除雜草時,必須保證藥量的噴灑要均勻,所以最好使用多孔防滴的噴頭進行操作。
2.8秸稈還田
秸稈還田一般是在秋天玉米收獲的時候進行。先用秸稈撿拾打捆機把大部分的秸稈運送到種植地外,然后將種植地中留下的部分秸稈覆蓋到種植地上,在明年的春天選擇適宜的時間對種植地進行免耕播種。部分覆蓋還田相較于圈覆蓋更能提高秸稈對土壤的增肥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玉米作物的種植為我國農業發展創造了一定的經濟價值,但是,隨著玉米種植業的發展,種植地的土壤肥力在不斷的下降,水土流失和大氣污染的問題也在加重,因此,必須要在我國大力推廣應用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該技術的廣泛使用不僅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可以大大提高新和縣地區玉米種植的產量和質量,讓種植戶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子龍.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J].農技服務,2021(03):2.
[2]金會芝.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應用[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