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勝
(甘肅省天水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武山公路段,甘肅 天水 741300)
路面變形對公路路用性能的影響較大,若不及時預防與處理就會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增加[1]。立足這一背景,下面就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相關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公路預防性養護是一項比較綜合、系統且復雜的工作。預防性養護周期長、投資需求大、在養護過程中又同意出現各種意外情況。因此要想推進公路預防性養護工作規范、順利開展,就必須建立起相應的保障機制。但目前我國公路預防性養護保障機制還不是十分健全完善,并進一步造成公路養護管理不及時、不規范、不到位,公路的各種病害得不到及時發現與處理[2]。
預防性養護技術形成的是一套體系,集預測、數據收集、評價、分析及決策為一體。在選擇與運用公路預防性養護技術時,需基于專業的理論知識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參考各種研究成果以及公路實際情況做科學選擇與合理運用。但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知識理論、技術研究成果以及實踐經驗等都比較缺乏。我國現階段的預防性養護數據庫還不夠完善,健全的網級與項目級操作系統沒有建立起來。在有效數據缺乏、技術標準、技術選擇依據缺乏的情況下,責任單位很難做出科學準確的公路預防性養護決策,在預防性技術、預防性措施的選擇上也會有所偏頗。
預防性養護是在公路路面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進行的養護管理工作。 由于是預防性養護,所以就需要充分考慮到路面可能會出現的裂縫、車轍、坑槽等多種問題,要提前采取措施對各類問題進行預防。而在預防內容多、預防時間長的情況下,資金需求也就更大。但目前許多養護部門都面臨著資金缺乏的問題,養護部門資金來源渠道比較單一,并且資金流向還會隨著政治、經濟、上層決策等的變化而變化,真正劃撥給公路預防性養護的資金較少[3]。
我國公路數量雖然在近幾年有很大的增加,但是公路運維養護方面卻存在許多問題。如各部門在公路運維養護方面協調性不高,公路建管養運一體化發展目標還遠遠未能夠實現。
健全完善的管理機制是各項養護管理工作能順利規范開展的保障,因此在當前背景下有關部門要能依據有關理論與相關要求對公路養護管理機制進行建設完善,對公路養護管理體系進行優化,進而從根本上解決道路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項問題,提升道路養護管理水平。如針對當前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權責不明確、各部門互相推諉責任、協調性不高等問題,有關部門應當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與要求,結合公路實際情況重新調整養護管理機制,優化養護管理隊伍結構,建立實行公路養護管理責任制,按照有關規定對公路養護責任進行細化,將各項管理責任具體落實到各部門、各人員,確保各項管理責任都有人落實。除此之外也可嘗試建立起多元化的公共養護機制。國省道干線公路屬于公共服務設施,這類設施的建設與養護需要有公眾的參與。在推進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政府可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宣傳等作用,采取多元多樣的宣傳手段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公路養護的意識與積極性,吸引公眾主動參與到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來[4]。
在公路建設與管理工作中,要做到目標明確,權責清晰,組織管理架構完善合理,全面保證公路工程建設質量。如對于新建公路,要嚴格按照混凝土路肩、漿砌邊溝、安保工程、錯車道、綠化、同步管養標準規范實施,做到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同時公路養護管理是一項長期、系統、復雜且綜合的工程,該項工程的順利高效開展必須要有統一且科學合理的標準做參考、做引導。因此有關部門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結合公路養護管理情況確定公路養護管理標準,完善公路養護管理內容,制定公路養護管理細則等,推動各項養護管理工作規范、順利開展。現階段,各地雖然建立了公路養護管理標準,但養護標準偏低,并且各級的標準也不夠統一。因此還需結合實際情況對公路分級養護標準進行適當地調整,從而為各項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
在當前背景下,要加快建立各部門間的協調溝通機制,加大各部門協作力度,推動推進公路養護管理問題解決。政府部門還需建立起公路養護管理監管機制,嚴格按照我國法律規定與政策要求,根據公路養護管理需求構建市場監管機制,加強對參與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各部門的監督管理,引導與督促各單位規范、高效開展公路養護管理工作。
針對公路預防性養護工作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有關部門可按照“誰積極支持誰,誰實施的好支持誰”的原則,優先上報年度建設計劃,協商落實政策性銀行貸款,并與下一年項目計劃掛鉤。以這種方式提高各責任方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強化其責任意識,讓其為公路工程的質量、進度、成本、安全以及公路預防性養護工作等負責[5]。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有關部門要對公路養護管理方式,管理手段進行創新完善。具體如使用科學技術提升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從而有效解決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讓公路得到科學化管理。有關部門可搭建信息化平臺,利用計算機、大數據、云平臺等先進技術收集與處理各項數據,基于各項信息數據制定公路養護管理決策,調整公路養護管理計劃,規范開展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在工作過程中,管理部門可推廣應用BIM、Sketchup、ETABS等先進技術與軟件,運用軟件辦公,一方面提升減輕工作人員任務量,提升人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數據核算的準確定,將成果質量風險降到最低。
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要有堅實的人才儲備做支撐。對于目前有部分工作人員公路養護管理意識淡薄,對公路養護缺乏正確認知,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比較隨意散漫等問題,有關部門需進一步提高對人員培訓工作的重視度,并采取科學有效的宣傳與教育措施提升各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強化其責任意識,為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養護管理部門可結合工作需求、國家政策等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確定人才培養內容,完善人才激勵與管理制度,進而穩步推進人員能力素質與專業水平提升。可根據各人員的支持層次、工作經驗、工作時間、性別年齡等制定差異化人才培養方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提升人員培養質量與效率。
綜上所述,開展公路預防性養護有助于優化公路使用性能,延長公路使用年限。目前我國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工作還存在管理機制不健全,技術標準不統一,資金短缺等問題。有關部門要能結合實際從完善養護管理機制,優化養護管理技術,充實養護管理資金以及加快人才培育等方面入手改善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現狀,提高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