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對于中國姓氏文化有著特別的興趣,在做干部、群眾工作,初次見面溝通情感時,往往以對方的姓和名字為題,進行解釋、運用和發揮。毛澤東釋姓析名、談古說今,根據不同對象恰如其分地發揮,充分展現了一代偉人的風度和氣魄。
巧用《百家姓》溝通感情
《百家姓》是五代后期吳越國所編的一部蒙學讀物。后來吳越國主錢俶歸宋時,在原書中第一個姓“錢”之前,特地加上了國姓“趙”,組成了《百家姓》定本的第一句“趙錢孫李”。毛澤東自讀書起就對《百家姓》十分熟悉。之后,他也經常和別人聊起《百家姓》,巧妙地溝通感情。
1949年3月,毛澤東在西柏坡與第42軍軍長萬毅談話,問他:“《百家姓》里除了姓伍的、姓陸的、姓千的、姓萬的之外,還有什么姓與數字有聯系?”毛澤東的提問,使萬毅首次注意到自己的姓。他回答說:“數字姓氏我還是頭一次聽說,過去從沒有注意。”
20世紀50年代初,在與服務員李維信談話時,毛澤東聊到了《百家姓》的第一句“趙錢孫李”,還引用歷史人物來說明:“姓李的不少啊,趙錢孫李,趙匡胤、孫權、李世民,錢是誰呀?錢婆留(吳越王錢镠),還夠不上人物。”
1959年3月,在得悉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楊尚奎夫人水靜的姓時,毛澤東要身邊的工作人員猜一猜:“她姓五行之一金、木、水、火、土里的哪一個?”工作人員猜不出來。毛澤東直言道:“她姓水,沒想到吧?《百家姓》里是有這個姓的。”
考本溯源由姓知人
毛澤東對于中國的姓氏文化很有興趣,對不同姓氏的由來進行過社會調查和考察。
在延安時,毛澤東曾認定話劇演員仉平的姓應該讀zhǎng,不應讀zhāng,他指出:“仉平是山東人吧?至少他祖籍是山東曲阜人。你沒聽說過孟母仉氏嗎?在中國,這個姓極少,現在姓仉的,差不多都生活在山東曲阜……”
1954年,毛澤東在接見河南大學校長嵇文甫時,還由“嵇”這個姓猜測,說他可能是嵇康的后代,并且列舉了一些理由,半開玩笑半認真地進行了考證。
對于若干稀少的姓氏,毛澤東更有興趣,因為熟悉《百家姓》,更令他浮想聯翩、考溯本源。
1949年9月,他曾對參加全國政協的泰國華僑蟻美厚的“蟻”姓頗為驚異:“我姓毛的已經很少了,你姓蟻的就更少了。”
1967年9月,毛澤東在杭州見到浙江省軍區政委南萍,開始見面就打量他:“你的祖宗是不是南霽云啊?唐朝有個南霽云搬兵的故事。有個叫張巡的被安祿山殺了,南霽云去搬兵報仇,搬不到兵就不吃飯。他說,城里的老百姓沒吃的,不發兵我也不吃飯。你是不是南霽云的后代呀?”南姓是稀有姓,古今名人不多,自然引起了毛澤東的興趣。
釋姓析名應用自如
中國人取名字,也有將姓與相關文字中的名字呼應,成為一門相當有意義和有趣的學問。毛澤東也喜歡以姓和名字連用來解讀。在與干部、群眾見面和談話時,毛澤東往往開場就詢問他們的姓名籍貫,隨后解讀姓名含義及相關聯的種種文化底蘊。
1945年,毛澤東在重慶和平談判時,接觸到文化界很多新老朋友。在見到作家周而復時,他說:“周作家,我們在延安見過,周而復始。”毛澤東在初見話劇演員白楊時便隨口吟道:“白楊蕭蕭易水寒。”這是巧妙地將“白楊何蕭蕭”和“風蕭蕭兮易水寒”合用后再創造。
1956年,萬里首任國家城市建設部部長時,便搞了首都“十大建筑”,被譽為“日行萬里”。毛澤東說:“北京有個萬里,日行萬里。”
上世紀60年代初,在接見一位中國教育工會負責人時,對方叫方明。毛澤東說:“這個名字很好記,四方光明。”
1971年9月,毛澤東在豐臺接見北京市委書記吳德、北京衛戍司令員吳忠時,談話中說“吳德有德”“吳忠有忠”。
善用姓氏作評說
毛澤東也會將姓氏與歷史人物掛鉤來介紹或評說。
1942年12月,毛澤東為到延安的地下工作者郝克勇改換姓名,當郝說了舅家姓氏,毛澤東問:“是范仲淹的‘范’,還是樊梨花的‘樊’?”當知悉是范仲淹的“范”時,毛澤東說:“那就把你的名字改成范明吧。做秘密工作的同志回到延安,都必須改名換姓。”
毛澤東對于西漢名將霍去病相當有興趣。1958年,毛澤東到杭州后為張治中介紹浙江省的領導,當介紹到省委書記霍士廉時,他說:“你大概是霍去病的后裔吧?霍去病在漢朝戰功很大。”
毛澤東對姓氏也解讀得相當幽默。
1945年在重慶談判期間,曾為香港《時事晚報》主筆,以撰寫政論出名的喬冠華與毛澤東政治秘書胡喬木是鹽城同鄉、同學,山城相逢,自然高興。因他兩人,一個筆名“喬木”,人稱“南喬木”,一個真名“喬木”,人稱“北喬木”,以免混淆。毛澤東曾說:“大喬小喬,南喬北喬,真喬假喬……你們誰占哪一邊呀?”還作打油詩云:“古有大小二喬,今有南北二喬。”他把南北喬召集在一起,詢問南喬,原來用什么名字?南喬答,原名冠華。他說,這名字很好,以后你叫喬冠華,仍然姓喬。北喬本來姓胡,可以改回胡姓,而保留喬木二字,叫胡喬木好了。
1973年12月,毛澤東接見新任空軍司令員馬寧,在問了他的姓名后,就笑著說:“你姓馬,我出個字謎給你猜:一個大來一個小,一個跑來一個跳,一個吃血吃肉,一個吃草。你猜這個謎應是什么字?”這個字謎的謎底是“騷”。“騷”字一邊是“馬”,一邊是個“蚤”,馬體型大,善奔跑,吃草;跳蚤體型小,善跳躍,吃血。這個字謎既包含了馬寧的姓氏,又十分有趣。
毛澤東釋姓析名、談古說今,根據不同對象恰如其分地發揮,充分展現了一代偉人的風度和氣魄。
(梁衍軍薦自《檔案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