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關系。從古至今,每一次教育(知識)的大發展都來自技術的進步,你會發現技術進步并沒有推翻原來的體系"/>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俞敏洪

技術與教育的關系,是“1+1>2”的關系。從古至今,每一次教育(知識)的大發展都來自技術的進步,你會發現技術進步并沒有推翻原來的體系,而是在原來的體系下進行變革。
在文字出現之前,大家只能用嘴巴傳播故事,比如《荷馬史詩》,而印刷術的出現讓知識變成了普通老百姓也能接觸到的東西。再后來是廣播電視,接著是互聯網、移動終端。如今,人工智能出現在互聯網之后,會給教育帶來某種革命性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受教育者得到知識的途徑會越來越便捷。在這個過程中,被替代的部分是一些沒有創意的老師。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我曾經跟一位美國大學教授聊天,他說:“我現在上課特別有壓力,原來上我的課的學生是接觸不到其他教授的,這個專業的這門課只有我一個人在教,但是現在,很多學生可以在網絡上看到其他大學老師講這門課,然后就會提出不同的問題。這就有了知識的對照。”
在人工智能時代,老師上課更難,機器的大數據統計配合深度學習,會在重復性的知識講授方面,比人講得好得多。如果你只是非常呆板地給學生講普通的化學題、物理題,不能講出知識與知識、知識與人之間的密切聯系,那你就會被機器所替代。
另一方面,聽機器講課不會讓學生產生跟老師對話的壓力,不會讓學生站在老師面前產生自卑和羞愧感。比如你會怕自己回答錯而被老師羞辱一頓,即便回答正確還要考慮能不能被老師認可。我發現孩子跟機器對話的時候,哪怕是和簡單的機器對話,他們都會源源不斷地提問題,但當他們面對人的時候,熱情和勇氣就降下來了。
因此,在未來的課堂上,學生與機器之間可以無障礙對話,最終的結果是,老師重復性教學的作用就會逐漸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現在很多考試的口語、作文已經是機器閱卷了。機器的閱卷分數跟人工閱卷的分數是非常接近的。我們跟某科技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家公司,研發人工智能基于大數據學習的作文和口語自動閱卷功能。我們目前能夠做到,考生寫的英語作文由機器自動閱卷后的分數,跟雅思考官批的分數差不多,犯了多少語法錯誤、錯在什么地方一目了然,這給師生帶來了很多方便。同時,這也給老師帶來“顛覆”性的挑戰——那些懶于動腦、不及時更新自己知識的老師最終會被機器淘汰。
現在孩子們的英語口語比我們那個時候的英語口語強很多,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為現在老師的口語水平提高了,但這并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用來練習口語的APP越來越多,而且在APP背后或多或少有人工智能技術做支撐。
我投資的一家公司是專門做學生課后訓練的,他們開發了打分系統和自動排名系統,能看出你在全國同齡學生中排第幾名,在學校里面排第幾名,在班級里排第幾名。它還能記錄你每天做習題的分數,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績變化,進步或退步是可視化的。機器不會說:“你怎么講得那么差!你怎么一點進步也沒有?”上學時我的英語口語很差,練口語就要跟老師對練,明明你已經講得很好了,但是老師覺得你不夠完美,你就會覺得很丟面子,就會不愿意講了。現在的孩子不一樣,拿手機練半個小時,看到的永遠是自己的成果,如果講得不好,機器會告訴你不好的地方,你重新練習成績就會提升。沒有羞恥感就沒有障礙,因此孩子的英語口語水平整體有所提高。他們跟我講英語,我沒法講,因為他們的發音比我好、語法比我好,這就是人工智能教學帶來的好處。
在學習方面,未來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對數據進行分類、深度研究后,能自動生成講解體系,講題可能會比學校老師講得更好。人工智能會對每道題自動生成講解,按照學生的學習思路一步步講,更智能的是還會同時推送相關題目,讓學生繼續練習。人工智能通過這兩個功能,就把孩子平時在家里做題的問題解決了。
對于學生而言,人工智能絕對是福音;但對于老師來說,人工智能挺“要命”的,他們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教學態度以及知識構成。
學習和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或者說上課和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上課這件事情上,人可以被機器取代,但老師是伴隨著學生成長的,在創造力、想象力、情感力上,機器是無法替代老師的。也許未來機器可以充滿感情地讀一個故事,但這并不代表機器可以充滿感情地和人交流。
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必須包含情感豐富性、個性豐富性和品格豐富性,而在這些方面,人工智能是沒法取代真正的老師的。未來的老師是情感特別豐富、創造力特別強的人。
人工智能的出現,第一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大提高,就像前面所說的個性化學習,原來老師一道題目講15分鐘,但是不知道學生是不是全部掌握了。現在老師完全能夠知道哪些題目是大多數學生不會的,哪些是個別學生不會,需要個別輔導的,這既節省了老師的時間,也節省了學生的時間。
第二,人工智能使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人工智能讓學習不再那么困難,學生用來提升藝術修養、動手能力、體育特長等方面能力的時間會增加。我只擔心一件事情,我在“兩會”上也提過,我不希望人工智能的出現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后,高考就增加難度,因為人工智能帶來了學生學習時間的壓縮,如果高考難度再增加的話,那孩子們的負擔真是太沉重了。
第三,人工智能結合互聯網,使中國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的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如果人工智能能夠普及,那么山區的孩子和北京、上海的孩子就可能擁有同樣的教育基礎,他們未來走出大山、上大學的機會就增加了。我2016年去山區走訪后得知,山區的孩子上大學的比例是10%,但是北京的孩子上大學的比例是100%,這個差距如果持續拉大,就會變成窮的地方越來越窮、富的地方越來越富。
像科幻片里那樣,給人身上安裝芯片,知識可以自動地灌入腦子里,學習看起來似乎變得很輕松。我們發現,有些人盡管有龐大的知識庫,但是沒有很好的創造力,不能把知識很好地利用,那他們也是笨蛋。“知識就是力量”,是指人在吸收、消化知識之后,產生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樣知識才會變成真正的力量。
(亞白摘自維普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