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輝
摘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提高學習的效率,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多,比如虛心上進、勤于操作、專心閱讀、認真讀書等習慣。
關鍵詞:生物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提高學習效率
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經指出:“教育是什么?簡單地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習慣,比如虛心上進、勤于操作、專心閱讀、認真讀書等習慣?!睆囊婚_始就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培養生物科學素養
中學生物教學,培養生物科學素養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學生將來參加社會生活、從事經濟生產、作出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過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還要較好地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和科學的本質,形成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生物科學素養不可能單純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和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引導學生在觀察,調查,實驗,收集、分析和解讀數據,推理、判斷和反思等探究活動中,既能理解、掌握和應用知識,又發展了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特別是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培養學生預習習慣
預習的好處有很多,預習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預習要自己獨立閱讀和思考新知識,經過長期的實踐訓練,就會加快閱讀的速度,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同時閱讀能力是自學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而預習有利于培養自己分析,歸納,概括,推理判斷的能力。預習還能提高聽課效果,預習后帶著不懂得問題聽課,目的明確,針對性強,注意力集中。預習后容易跟上老師的思路,還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老師的思路進行比較,取長補短,提高思維能力。例如:學生預習蘇教版中《神奇的微生物》首先要解讀學習目標1.描述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2.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就會知道微生物的結構簡單,形態很小,許多微生物無法用肉眼無法觀察到。細菌具有細胞的一般結構,但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真菌具有細胞結構并且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菌和真菌的主要區別就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病毒的主要特征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一般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對本課題有目的的閱讀歸納。就能搞清楚學習思路,抓住要點,解決難點。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
1.認真聽課的習慣是提高生物學習效率最重要的習慣。上課前調整好情緒,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是聽好課的基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鼓勵學生質疑,提出各種問題來激發學習動力;還可以通過評價,外部獎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表揚和激勵對學生很有效,每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
2.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抓住學生學習中的難點,深入淺出,使學生都能聽得懂。聽懂以后,讓學生有盡可能多的參與進來,促使他們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只有處于積極主動學習狀態下的聽講,才能真正做到專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讓每一個學生有盡可能多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以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 培養學生動手的習慣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生物學實驗課給學生提供很好的實踐機會,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渠道,因此利用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習慣就很重要。在實驗過程中,要引導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參與。通過常規實驗的教學,養成學生的動手習慣,在教學中除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學生實驗,還可依據理論知識設計演示實驗。這樣不但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鍛煉了動手的能力,還增加了學習生物的興趣。例如,在學到《洋蔥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一節時,教師可讓學生自己閱讀,然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實驗的操作流程。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教師適當引導糾錯。在黑板上總結出實驗的流程:1,擦2.滴3.撕4.展5.蓋6.染7.觀察。探究性活動讓學生自己去做。而在活動中要著重強調過程,而不是結果,重在使學生認識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熱情,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掌握生物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五、培養學生記憶的習慣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既有與其他自然科學相同的地方,也有與其他學科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生物學理論需要記憶。因此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教師須讓學生把知識理解透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復雜的問題進行加工整理,把知識變成便于記憶的內容。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基礎知識,而且學會了記憶方法,記住的知識才能記得扎實。
教學中,我注意總結記憶的方法,指導學生具體運用,啟發學生改革傳統的學習方法,強調自學,培養勇于探索的獨立精神,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分析教材,進行加工和篩選。要確定記什么,怎么記,要抓住重點,抓住關鍵,對記憶的內容進行劃分,先記什么,后記什么,哪些知識要牢記,哪些知識知道其中的意思就可以。在教學中我還鼓勵學生總結自己的記憶方法,使其不斷完善,豐富和發展,形成適合自己特點的記憶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記憶能力。
在現代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教師應該在把握學習習慣的過程及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更新的教學理念,以此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夏凱.生物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湖北農機化,2020(08):107.
[2]胡玲麗.淺談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J].成功(教育),2008(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