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艷會
一、課標要求
運用示意圖等,說明熱力環流原理,并解釋相關現象。
要求學生通過示意圖掌握熱力環流原理,并能解釋原理的內涵,然后運用熱力環流原理解釋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相關現象。
二、教材分析
教材用了較短的篇幅介紹了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用三幅圖片展示了等壓面在不受熱和受熱之后等壓面的變化。以案例的形式介紹城郊之間的熱力環流的形成,緊接著用活動探究的形式研究了海陸間大氣熱力環流的形成,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山谷風也是一種重要的熱力環流現象,在本節課中也予以講解。
三、學情分析
熱力環流原理本身思維難度大,邏輯性強,同時在學習中需要用到一定的物理知識和立體幾何知識,高一學生的物理基礎、數學基礎不是很強,因此在學習中難度較大。所以要求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出發,循序漸進的對這一知識點進行充分而又詳細講解,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學習目標
1.通過對熱力環流原理的認知,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存在的熱力環流現象,啟發學生逐步形成認識規律、分析規律、運用規律指導生產生活的人地協調觀。
2.通過對生活中的熱力環流現象的分析和解釋,讓學生了解熱力環流形成的地區特征,清楚熱力環流現象出現的區域尺度,增強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
3.通過觀看實驗、繪制示意圖、小組探究、解釋生活現象等課堂過程的參與和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4.通過課堂實驗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熱力環流形成的基本原理;
運用熱力環流原理分析繪制山谷風、海陸風、城郊風。
難點: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六、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實驗直觀演示法、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
七、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教學 播放“火燒上方谷”視頻 觀看視頻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學習目標 課件展示 大聲朗讀 明確學習方向
預習檢測 利用課件展示幾個有關大氣運動的問題 回答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知識補充 基本概念
1.氣壓2.等壓面 學生讀圖、思考 知識鋪墊
分析熱力
環流原理 一、熱力環流形成過程
播放熱力環流實驗視頻
1.熱力環流的概念
逐步分析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一)若ABC三地受熱均勻
大氣狀態穩定且均一
(二)若A地受熱,BC兩地冷卻
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講解
2.梳理總結熱力環流形成的基本過程
思考:從熱力環流原理圖中能得到哪些規律?
探究一
在地表受熱不均的情況下,等壓面如何彎曲? 1.觀察煙霧在玻璃缸內是如何飄動的并畫下來
2.分析空氣運動的原因
讀圖,理解
積極思考分析
思考、分析
學生總結熱力環流形成的基本過程
思考、
小組合作 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利用多媒體課件逐一進行原理解釋,化繁為簡,一環扣一環,加深學生的理解。
深化對地理現象發展過程的認識。培養歸納能力
讀圖繪圖能力
知識應用 探究二
1.海陸風
根據熱力環流原理,繪制海陸間熱力環流
2.城市風
播放視頻:城市熱島效應小動畫
請同學們繪制城市熱島環流
簡析城市風的影響及措施
3.“火燒上方谷”諸葛亮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中你還能舉出那些關于熱力環流的案例? 小組合作繪制海陸間熱力環流
并且描述形成過程
學生觀看
繪制城市熱島環流圖了解城市風的影響及相關應對措施
通過繪圖小組合作分析、表述 學以致用
鞏固所學
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激發興趣,鼓勵參與,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堂小結 熱力環流不僅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而且大氣在運動過程中影響了我們的天氣氣候等諸多方面 思考、歸納、總結 培養歸納能力,強化理解。
課后作業 ①填充圖冊P19讀圖判斷②閱讀教材P31—P32 大氣的水平運動
板 書
設 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