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月
摘要:雙減政策的提出意味著傳統教學方式迎來了巨大革新,“減負提質”是雙減政策的核心思想,雙減政策要求教師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保證教學的質量,建設一個高效課堂。本文重點研究了雙減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雙減;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以教師為主,教師課堂對教材知識進行講述,并布置大量的課后習題進行復習,學生學習負擔大,課堂教學效率低。雙減政策的實行,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將更多的學習內容轉移至課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做到“減負提質”。
一、雙減內涵概述
雙減政策主要是針對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雙減減的是學生學業的負擔與校外培訓的負擔[1]。
(一)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
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要從兩點切入,第一是減少學生的作業量,第二是減少學生的作業時長。義務教育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學生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要,雙減政策要求最大限度的減輕學生作業任務,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一些運動、愛好培養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減輕校外培訓負擔
校外培訓行業迅速發展,學生校外培訓現象普遍,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家長樂于給孩子報名各種課外的補習班。學生放學后,沒有時間休息繼續學習。做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給孩子帶來了非常大的學習負擔。雙減政策下對課外培訓機構進行整頓,減輕學生校外補習培訓的負擔,勒令各機構在學生法定節假日、休息日不得展開教學培訓活動。
二、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的教學水平,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有非常重大的影響。當今社會需要的并非是高分的“巨嬰”,而是需要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2]。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轉變教學方法,摒棄傳統的一言堂、填鴨式教學。教師如果把教材上的知識點機械地講述出來,學生機械的去背誦,這樣的學習方式會使學生缺乏創新性,無法將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之中,知識學習變成了紙上談兵。教師的教學是要塑造學生,而不是禁錮學生,應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生活、學會應用、學會實踐。轉變教學思路,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才能切實做到減負提質。因此,雙減政策下教師不僅要改變教學方式,減少學生負擔,更要同時注重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學到完整的知識,不需要再去參與課外培訓。
(一)記憶強化教學法
作業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記憶課堂的學習內容,并進行進一步的疏導整理。雙減政策下,若要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就應從提升學習效率入手。英語教師應通過加強課堂的聽與說增強學習效果。課堂開始時使用英語和同學們打招呼,通過課堂提問帶領學生復習上一課時學習過的知識點,并提問導入下一課時,通過聽說活躍起課堂氣氛。將重點單詞與句式制作成成彩色幻燈片,課堂結束前帶領全班學生朗讀識記,并將這部分內容作為下屆課提問的重點,幫助學生在課堂進行快速記憶,減少課下作業時間。
(二)情景教學法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有非常強的實用性。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經常使用機械的教學法對知識進行單一的講解,課堂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較低[3]。可以使用情境教學法,創設一個適合于英語學習生活情境。為學生分配情境中的角色,指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對話,提升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在趣味的情境模擬中掌握識記語法和單詞。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掌握英語學習的訣竅,提升英語課堂的學習效率。
(三)多元評價法
雙減政策下,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是教學的重點目標。單一的將成績作為評價的方式,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學生沒有學習信心自然無法提升學習質量[4]。尤其是英語的學習,英語是一門語言,常規的考試所得的分數只能是對英語成績的片面考察。如果只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標準,會降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力與信心。應使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從英語的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進行多元考察。幫助學生更真實地認識到自己的水平與不足,并為學生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對癥下藥,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結束語:
雙減政策有效的減輕了學生與家長的負擔,學生再也不用“小小的書包里裝滿了憂愁”。雙減政策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將更多的學習內容轉移至課堂。通過課前的重點提問,課堂結束前的知識疏導加強學生的知識記憶,通過創設學習情景幫助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加強對英語的理解,通過多元評價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提升學習效率。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只有不斷地去探索實踐,才能建成高效的英語課堂,促進學生進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成繼宗. 雙減政策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J]. 新課程,2021(45):58.
[2]謝靜然. 淺析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當代家庭教育,2020(10):178.
[3王金敏. 論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中學生英語,2020(48):125.
[4]王紅梅. 新課程改革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求知導刊,2020(2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