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瑩
摘要:藝術體操在教學中不僅是教授知識與技能,還要培養青少年兒童美育中的審美觀念。美育是藝術體操教學中針對學生內外在氣質和審美的提高,它具有優美的形體、優美的動作、優美的音樂、優美的語言等特點。作為學習內容,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和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本文對在青少年藝術體操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進行研究,希望通過藝術體操教學,提高青少年對美育的認知水平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藝術體操;青少年兒童;美育教育
藝術體操是一種以自然、有節奏的動作為基礎,徒手或手持輕器械,伴隨音樂而進行的運動,其練習內容符合女性的身心特點。豐富多彩的藝術體操動作可以充分展現女性的節奏、協調、柔美、優雅等健身氣質,在教學過程中,向青少年兒童灌輸行為美的理念,培養青少年兒童追求形體美和運動美的欲望。根據美的規律,可以形成身體美、姿勢美、動作美,提高美的表現力和創造力,使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實現內在的精神美。
一、藝術體操教學與美育的關系
美育,也就是審美教育,也稱為美感教育,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是一種通過一定方式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提高人們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最基本的任務是塑造人的美。與德育、智育、體育相結合,培養完美的人。藝術體操屬于高難度的體育項目,美始終貫穿在整體的動作中。藝術體操通過各種悅舒展、自然、協調,優美的動作使身體各關節得到充分鍛煉,各部位肌肉得到均衡發展[1]。是塑造美麗體魄、陶冶情操、提高審美的有效途徑。
二、美育的發展與內涵
美育作為一種審美實踐,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隨著教育的出現,美育被引入教育體系,形成了美育體系的思想體系。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認為:“美育是將美學運用于教育,以陶冶情操[2]。”他更加全面深入地探討了美育的內涵和本質。并在實踐中積極運用理論,提出了三種實施美育的途徑:家庭美育、學校美育和社會美育。是中國美育體系真正的開創者。
就其涵義來看, 美育又可以稱為審美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審美價值,培養人的意識之美,使人感受到美的吸引力,最終了解美的傳播與創造,培養情感,豐富情感,凈化心靈,提高人格教育。美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它以特定時代、特定階級的審美觀念為標準,以形象為工具,以情感為本質,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通過美育,人們有了美好的理想、美好的感情、美好的性格、美好的修養和創造美的能力。
美育作為青少年兒童的精神力量,可以推動青年人追求超越,實現自覺存在。人要成就大事,除了創造力之外,還必須有寬廣而冷靜的心胸,這也取決于美育。唐代偉大的思想家柳宗元、清代的偉大思想家王夫之說:“一個人如果心煩意亂、心胸狹窄、目光短淺,那么他的事業就不會成功[3]。”美育可以使人擁有寬廣的胸懷和廣闊的視野,從而成為一個精力充沛、理性、有責任感的人。樹立良好的品格,培養優雅的氣質,提升全方位的個人實力,使個性向完美和美麗發展。美育產生的審美情感是一種愉悅和精神上的超越,是自愿的,沒有任何強制性的。因此,受教育者的靈魂始終處于自由意識狀態。這一觀點得到了現代心理學的肯定,促使他們在行為上遵循倫理規范,在現實生活中加強道德修養。
三、美育在藝術體操教學中的體現
由人體運動的姿勢、器械和形式、服裝、音樂節奏等形式構成的美,是藝術體操的獨特美。它是女性身體美與運動、音樂相結合的獨特體育運動項目。藝術體操中的動作無論是基于身體的自然動作還是器械,其目標都是將形式、內容和情感動作有機結合,充分展現美,給人更多的情感愉悅和對美麗的追求。因此,藝術體操的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美育過程,讓青少年兒童在學習中學會感受和欣賞美,從而形成準確的審美意識。
(一)在教學中激發青少年學習美的積極性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藝術體操特有的跳、平、柔韌、轉、波浪等動作之美,以及音樂、服裝的美,使人進入一個優雅、和諧、剛柔并濟、內外兼修的美麗世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優雅、精準的示范動作,能激發青少年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而且,藝術體操的教學方法具有藝術性和趣味性,可以使青少年兒童在學習和實踐中孜孜不倦,激發學習熱情。
(二)在教學中培養青少年創造準確的審美觀念
藝術體操的審美特征具有眾多的審美因素。在藝術體操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青少年兒童灌輸一些基本的審美知識,通過他們的言行,如氣質、著裝、語言等,微妙地感染青少年兒童,激發他們對美的意識形成。通過形體美、動作美、音樂美來充分展示,指導青少年兒童進行審美活動,培養青少年感知、認識、表達的能力并創造美,以建立正確審美觀。
(三)教學中青少年形體美的形成
形體美是所有美中最美的形式,這是古今人的共識。青少年兒童形體美的形成是藝術體操美育的一種特殊形式。青少年兒童還處于身體發育的時期,這個時期如果不注意身體姿勢的培養,對工作和以后的生活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在藝術體操教學中,要求青少年通過把桿、基本姿勢、基本步伐和各種組合動作的練習,抬頭、挺胸、收腹,形成良好的體態,同時對不良形體有一定的糾正作用。
(四)在教學中培養青少年創造美的能力
藝術體操教學是一項體育運動中的藝術活動,將青少年兒童教育與審美活動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動作融入青少年兒童行為和生活中。讓青少年兒童有美感的認知,深刻的理解,欣賞不同的美,并在實踐中創造美。在創造美的過程中,青少年兒童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審美能力,去理解美的原理和方向,塑造自己獨特的風格,逐步提高自己的創造美的能力。
四、美育在藝術體操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藝術體操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要活潑生動,應有美感和情感的觸動。要用美育來開闊青少年的視野,陶冶情操。在運動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實施美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體能訓練與美育相結合
人體的外在美能充分體現人體的自然美,是人體最本質的美。藝術體操課程最基本的目標是培養青少年的身體能力。首先,在體能訓練中,美育應該讓青少年兒童了解什么樣的身體形態才是真正美麗的,怎樣才能讓身體形態變美,教會他們一些科學的身體形態訓練方法,提高對身體形態美的認識。在教學中,塑造青少年兒童美的同時要加強身體姿勢的鍛煉,培養青少年兒童的氣質。在教學中要規范動作細節,注重青少年兒童的情感體驗。
(二)美育結合素質練習
身體素質是運動技術設計的必要條件,也是身體美設計的基礎。高品質美是人體的內在美。藝術體操充分發揮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度、柔韌性等特性,充分體現人體的協調性和均衡性,同時也體現了健康、力量和美麗,即教育審美必須與素質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美育的主要目標是精準適應不同體質發展的關系,在教學中培養不同體質的特點,形成和諧的體質發展之美。
(三)美育與學習技術運動相結合
藝術體操的美是多種多樣的,藝術體操的所有美都離不開精準的技術動作。運動的技術美是藝術體操的內容和基本精髓。技術培訓的審美教育首先要求青少年兒童具備技術運動、視覺、聽覺、感官和平衡的內在力量,充分利用技術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提高先進合理的技術水平[4]。
(四)在教學中鍛煉青少年兒童的意志,自覺調整審美活動,創造美活動
藝術體操教學中有一些青少年兒童是第一次接觸藝術體操。教師應鼓勵青少年充分克服恐懼,直面不足,為自己的進步而奮斗,使他們以近乎堅定的信念和決心得到引導和激勵。持之以恒,追求美,在音樂中發現思想美、行動美,將意志轉化為行動,克服自身缺點,展現美,創造美。憑借這種毅力,努力培養領導素質,促進研究和日常工作以及其他學科的生活,培養熱情和堅強的意志,將創造并取得非凡的成果。
(五)結合音樂進行美育教育
音樂是藝術體操訓練的一部分。音樂伴奏可以培養青少年兒童的節奏、韻律和優美的動作感,激發他們內心的情感和表達,增加美育學習興趣,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如世界著名鋼琴曲《獻給愛麗絲》、《Clytina Water》等。通過將音樂和藝術體操結合起來,讓青少年兒童感覺到音樂進入了他們的意識。在這樣的氛圍中,他們更充分地發揮了他們的個人表演,點燃了表演的氛圍和藝術的魅力,這美妙的音樂和運動的美是完美的統一。
總之,藝術體操與音樂的結合下進行不同的身體動作和器械練習,可以讓青少年擁有豐富的想象力,發現自己美麗的身心與藝術感,體會到身體與心靈之間美的交融,使青少年兒童們的美感得到升華。
(六)提高師資素質是做好藝術體操美育教育的關鍵
藝術體操是美的使者和傳播者。作為藝術體操教師,高度的責任感和自我素質是完成學習任務的關鍵。因此,藝術體操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提高個人和審美信息要求。
1.美育知識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在藝術體操教學中,除了傳授專業知識外,還應引導青少年追求正確身材審美和健身習慣,讓青少年了解健康和美麗的重要性;給出準確的服裝意見,比賽意識等,克服不健康的思想和行為,讓青少年兒童的心靈得到美好的凈化,勇往直前,得到精彩的人生答卷。
2.教師在教學中用優美的語言感染青少年兒童
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和文化成就。在藝術體操教學中,教師用豐富優美的語言引導青少年兒童完成動作和表情,并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促進動作和音樂的轉換。
3.教師要注重教學行為的美感
教師在整個課程中以情感方式和良好的教學模式感染青少年兒童。完美準確的動作示范,充分體現身體和動作之美,用優美的姿勢引導青少年兒童感受和欣賞美。
五、美育在藝術體操教學中的新發展
藝術體操就是體育與美育的結合,對美育負有天然的責任,在體育美育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藝術體操的審美教育應注重外在形體美和技術動作美,內在精神美和氣質美相結合的方向發展。內在美的培養需要長期的培養和發展,內在美與外在美的結合是美育發展的最終方向,滿足人類審美能力的發展需要。藝術體操教師是藝術體操課程的主旋律,是實施美育的關鍵,教師應始終將美育貫穿于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氣質、著裝和動作對青少年兒童的影響很大。教師的示范動作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兒童正確動作概念的建立、動作呈現的方式形成和動作的把握。因此,教師在示范活動中追求精準、干練、舒展、愉悅,讓青少年兒童享受美,享受模仿美的樂趣。隨著現代藝術體操的興起,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力所能及地提高自身素質,與時俱進,傳授青少年美育。此外,教師在實施美育時要注意青少年的個體差異,選擇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
結語:
藝術體操是動態美的藝術呈現,通過教學和實踐青少年兒童將逐步增強感官,欣賞美,幫助青少年兒童塑造美麗的形體和動作,形成正確的美感。在藝術體操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高青少年兒童自身的素質和審美能力,使他們能夠創造出正確的審美,成為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恬, 汪敏. 從地緣文化的視閾審視藝術體操的發展歷程[J]. 體育科學, 2019(3):8.
[2]潘梅. 淺談重視美育是完善素質教育之關鍵[J]. 北方音樂, 2019, 39(4):2.
[3]王生才.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的研究[J]. 教育革新, 2019(5):1.
[4]宋亞超. 藝術體操集體項目美學評價內容研究[D]. 華南理工大學,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