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蕊
摘要:高職英語致力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培養出有一定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文化素養的新時代高職生,以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使學生適應本地區和我國經濟發展以及國際交流的需要。本文立足于高職英語教學角度,分析了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實施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職英語;課程思政;課堂教學
引言:
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期,課程思政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關鍵因素。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切實落實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高校課程思政不但要融入教學改革,還要作為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落實到課程設計、教材教案編寫等方面,貫穿于課堂教學、教研實習等環節。可見,英語教師將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堂教學勢在必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思政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實施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思想政治元素融入高職英語的可行性
英語作為高職教育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勢必影響每個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同時,它亦是一個可以持續影響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平臺。英語是一種語言、一種交流工具,同時具備傳播思想道德觀念的作用。文以載道,語言是信息的載體,英語在傳遞信息的同時,也包涵著思想道德、價值觀信息的傳遞,因此,英語教學內容本身就含有大量體現社會正確價值觀的內容。因此,英語教育不能單純地把英語作為一種知識來傳授,而需要通過其內涵來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發揮其立德樹人育人的功能。
二、思想政治元素融入高職英語的必要性
在目前高職教育的公共基礎課程當中,英語課程相對課時較多,這為英語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創造了客觀條件。另外,在公共英語的實際教學中,教師會向學生介紹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以及所包含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等,這些都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不及時予以正確的價值觀進行比較和輸入的話,很有可能造成改革開放初期如“外國的月亮更圓”這樣的一些心態和想法,形成盲目追求西方文化的現象。因此,在英語課當中更應當輸入正確的價值觀取向和人生觀,讓學生正確地、辯證地面對這些外來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給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 同時樹立紀律意識、規范意識、創新意識,養成尊重寬容、團結協作和平等互助的合作意識,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通過中西方文化的比較與交流,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 注重培養審美意識與工匠精神、責任意識與創新精神; 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增強團隊意識,能夠準確把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方向,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高職英語課程的建設和改革勢在必行。
三、英語課程思政實施范式
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要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六個方面探討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
1.提高政治站位,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全新版高職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 Unit 4 的“topic”是“The American Dream”,其中“Reading A”講述的是一位無學歷、無背景的意大利移民 Tony,從學技能找工作開始,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和奮斗,逐步成功買房置地,實現了拿到美國綠卡的夢想。講完這一內容后,教師可以聯系學生實際,讓他們談談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夢想,引導他們領悟到:21 世紀的高職生應該努力奮斗,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美國夢”截然不同,“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是社會主義強國富民夢。高職生在比較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接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深切體會到:新時代的中國,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深挖英語教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職英語教學指南(2020 版)》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有機融入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找準英語教學目標與思政教育目標之間的契合點,并進行有效設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導入《全新版高職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 Unit 2 的“Values”(價值觀)“Reading A”之前,教師可以問學生:Can money bringhappiness?接著,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正反方辯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可以幫助高職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英語教學的無縫對接。
3.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深入開展憲法法治教育
講解《高職英語視聽說教程》Unit 2“Connecting toNature”Part 1“Photos from a Safari”的“Before you listen”時,教師可以出示兩張照片,一張是捕殺野生動物的畫面,另一張是食用野生動物的畫面。首先,教師要讓學生了解非法捕殺和食用野生動物是違法行為。然后,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捕殺與食用野生動物之弊端的話題。最后,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就能強化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使學生產生共建綠色地球及和諧社會的共鳴。
4.結合勞動教育特點,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
結合高職高職生的專業特點和勞動教育的精神,培育高職生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是“課程思政”融入英語教學的又一途徑。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高職高職生除了應具備職業技能外,還應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以Restaurant Service English“Order Dishes”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增加 Restaurant Service English 里菜單的各地特色菜名。這樣做,既能將學生的專業特點與英語學習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還能激勵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
結論: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職英語課堂需要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而定,它應當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從課前準備到課后練習與作業,完全滲入到英語教學當中來。學生們只有正確地認識時代賦予他們的責任和使命,并腳踏實地一步步完成,我們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新時代需求的、有著一技之長的德才兼備人才,這樣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有著積極促進作用以及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琳.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析[J].校園英語,2021(27):53-54.
[2]彭志賢,劉琦.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英語“三教改革”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21(27):73-74.
[3]彭彰燕.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與研究[J].經濟師,2021(07):182-183.
[4]程誠.信息化教學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實施路徑[J].科教導刊,2021(19):140-14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