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慕潔
摘要: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是思政,小學階段學生的道德觀念尚未形成,班主任加強思政,有利于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思政要有效開展必須明確基本的教育方向,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要注重引導,制定合理的思政教學策略,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思政教育;策略
小學班主任不僅擔任著教學的重任,同時還肩負著育人的重任,所以班主任應當將思政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向學生傳遞理論知識的過程中還能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樹立正確的三觀。
一、小學班主任開展思政的意義
現階段,小學班主任在開展思政工作的過程中,缺乏理論指導,也缺乏一定的教育方向,從而影響了思政效果。教育方向決定了具體思政策略的落實,直接影響思政的水平,在小學班主任思政中要明確教育方向,確定教育重點。小學班主任思政是以學生需求為基準,以學生身心特點為根本,開展思政不僅符合學生的身心規律,也符合學生的基本需求,滿足小學生成長的基本需求。小學思政教學符合新課標的基本要求,新課標對學生的要求更高、更全面,開展思政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班主任而言,在班級管理中滲透思政內容,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動態思想,是和學生親密接觸的機會,有利于培養師生情感,有利于各項教學活動的落實。
二、傳統小學班級思政教育的不足之處
觀察顯示,一些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政思想教學工作時,缺乏語言表達和情感投入,這些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狀態并沒有全面地了解,對學生的思想引導能力不足,仍然沿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將學生的培養重點完全放在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而對學生思想問題和政治意識的引導糾正缺少關心和指導,也沒有結合當前時代的教育管理理念來對學生進行足夠的思政教學工作。在小學階段,學生沒有足夠強的獨立自主能力和信息辨識能力,學生容易被一些不健康的網絡信息、生活中的不良行為誘導。所以,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除了要重視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之外,還需要重點進行思政教育、培養學生正確思想道德觀念,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對學生一些在思想道德觀念進行引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理念。
三、小學班主任思政教育策略
(一)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則,及時和學生溝通問題
一方面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較重,善于模仿班主任的言行,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要加強引導,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在思政工作的過程中,要嚴格要求自我,約束自我行為,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道德典范,從而發揮示范作用,班主任要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用語言規范學生。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和學生進行日常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動態,及時關注學生的變化,從管理細節入手,全面提升思政工作的質量。例如,某班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發現幾名學生有罵人的習慣,班主任沒有對這幾名學生當面批評,而是選擇和學生私下溝通,經過一番溝通后,班主任發現這幾名學生只是行為習慣不好,且存在相互模仿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立即開展了主題班會,主題班會以自由討論的形式為主,教師在確定主題后,由學生舉例說明,并對比自我言行,從而起到教育的效果。
(二)合理利用各種活動,滲透思政內容
小學班級教學管理中有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也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班主任靈活利用各種實踐活動針對性地開展思政,運用活動實現和學生的良性交流,全面了解學生的心聲。例如,在開展集體類比賽活動時,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鼓勵學生,指導學生,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集體的魅力,從而獲得較強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獲得班級歸屬感,有一定的責任意識。某班級舉行拔河比賽,班主任利用這次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思政效果,培養了學生的榮譽感,也提升了學生的耐挫力,雖然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拼盡了全力,但是仍然沒有獲勝,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和學生同進退,鼓勵了學生,肯定了學生的付出,并說:“看到大家都這么拼命,老師很感動,我們是一個集體,應該有強大的凝聚力,每一個學生都有極強的榮譽感,老師都看在眼里,雖然比賽失敗了,但是我們卻贏得了同學之間的友情,我們要敢于面對挫折……”,經過班主任的情感引導,學生的心情逐漸從失敗中走了出來,也重新得以振作。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小學班主任打造更加豐富、多彩的思政課堂,提升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對思政知識的關注度。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行查閱和搜集資料的方式,增加學生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獲取更多關于思政的知識,促進學生對思政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或者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為學生進行思政知識的傳授,通過播放具有較強教育意義的動畫和圖片,以及功能性較強的思政游戲,利用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形式,渲染課堂氣氛。
(三)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小學時期的思政教育是比較好落實的,小學時期學生各種意識和行為都尚未形成習慣,所以班主任可以更容易得引領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班主任的思政工作應該以培養小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擁有進取心和自信心為目標,讓小學生能夠清楚地明白他們身上所擔負的使命與責任,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班主任可以通過班級內部的班風建設以及班級集體活動來慢慢使學生養成承擔責任的自覺意識,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故事分享大會,讓他們講述自己喜歡的勵志故事或者自己了解到的英雄人物,讓他們努力向榜樣看齊,向榜樣學習。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時期,小學生與班主任接觸的時間最長,所以班主任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在組織管理小學生學習生活方面的優勢,積極地進行思政教育方式的創新以及思考,從而促進學生思政水平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使學生的身心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華.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思政教育開展路徑初探[J].求知導刊,2021(08):75-76.
[2]何文鋒.網絡時代背景下的小學班主任思政滲透[J].知識文庫,2021(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