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增良
摘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思想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其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青少年處于個性發展的特殊期,思想道德教育的推進,應發揮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落實德育,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當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問題比較突出,傳統思想道德觀念、民族意識的缺失對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產生了較大影響。
關鍵詞:青少年;思想道德;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但現階段,我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著家庭、學校、社會相脫節等問題。因此,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建設家庭、學校、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網絡,增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
首先,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最基礎的內容。作為一名社會公民,青少年應當首先掌握辨別孰是孰非的能力;其次,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教育。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由萬千中華兒女傳承而來的,將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斗爭史普及給廣大青少年,才能引導青少年積極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最后,是培養青少年愛國情感的相關道德教育。國家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堅實后盾,和平穩定、繁榮昌盛的國家才能最大可能地幫助青少年快樂成長。青少年必須明確國家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并樹立愛國主義信仰,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青少年時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階段,也是進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階段。因此,從辨別是非能力入手,培養青少年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能力,增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青少年將個人的成長進步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肩負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光榮責任。
二、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一)充分發揮學校德育的主陣地作用
學校要結合青少年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規律,安排思想品德課程、定期召開主題班會、舉行報告會、組織觀看優秀影視片、開展演講比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青少年能夠明辨是非、正確做人。要注重中小學生幼兒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并通過建立言行記錄卡、好習慣檔案袋,引導青少年把陶冶情操、修身養性作為日常必修課。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同時加強“自我、自理、自信、自立、自強”教育。通過定期評選“學習之星”“勞動之星”“善行義舉之星”,設立“善行義舉榜”等,鞭策青少年向優秀看齊,補齊個人素質短板。要加強國學經典誦讀,講述經典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要特別重視青少年禮儀教育,通過這種道德的外在約束,幫助孩子們完善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二)提高家長素質,提升家庭教育的影響力
首先,家長要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養。家長應多學習、多讀書、多實踐,努力讓自己品德高尚,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其次,家長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家長應及時學習新知識,使用新技術,運用網絡,與時俱進,跟上青少年的步伐,與青少年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從而縮小與青少年之間的代溝,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這樣既增強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質。再次,家長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家長要隨時代發展更新教育觀念,堅持對青少年德智體美勞等全面培養,注重對其興趣的培養,挖掘其潛力。此外,應增強對青少年的挫折教育,以強化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家長的教育觀念還應站在長遠的角度,多考慮青少年怎樣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變化。最后,家長要選擇理性的教育方法。第一要言傳身教,家長要成為孩子的好榜樣。第二要循序漸進,遵循“爬山原則”,逐漸上升才能“順利登頂”。第三要創造平臺。例如,父母可以為孩子創造參與家務勞動的機會,以培養孩子的綜合實踐能力。第四要多鼓勵。鼓勵可以幫助青少年走出困境,繼續奮斗。
(三)社會教育凈化德育環境
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社會環境復雜多變,青少年很容易誤入歧途。加強社會教育,凈化社會德育環境至關重要。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生活,但網絡信息的良莠不齊,很容易誤導學生,樹立不正確的道德觀念。規制網絡教育環境,才能杜絕網絡犯罪。國家和相關社會組織應加強合作,有效規制網絡環境,最大限度地降低互聯網有害信息帶給青少年的不利影響。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能有效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如,堅持抓好晨會、國旗下講話這一重要的德育陣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勤儉節約、誠實守信、安全意識、理想前途、節能環保、文明禮儀等方面的教育。抓住節日節點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具有特色的道德教育,提升德育的實效性。適時抓住端午節、中秋節、生日等契機,通過召開主題班會,舉行演講比賽,制作愛心卡和感恩卡、手抄報紙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熱愛生命、感恩奉獻的教育。此外,我們還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把《中小學生德育綱要》《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和各學科愛國題材及內容滲透到學校管理、教學活動之中,扎實開展理想信念、革命傳統、禮節禮儀、國防科技等專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和班會、晨會、校會、家長會等各種形式對全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們的做法是秉承“尚雅至誠、勵志厚德”的校訓,開展六雅學校建設,大力建設教師文化、學生文化、課堂文化、課程文化和校園文化,培養青少年文雅的言談、優雅的舉止,推進以雅行、雅言、雅量、雅致為主要內容的“尚雅”教育,通過學雅規、立雅標、練雅質、正雅態、揚雅風、頌雅德活動,提高師生綜合素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青少年處于身心發展的特殊期,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培養其良好思想品質的重要基礎。青少年思想道德問題比較突出,如何強化思想道德教育建設應從“新”出發。在筆者看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開展的著力點在于夯實學校教育的重要地位,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為青少年成長提供良好的內外環境,全面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設。
參考文獻
[1]薛永恒.對青少年開展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認識和思考[N].咸陽日報,2020-10-12(A03).
[2]田麗花.關于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C]//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三).,2019:24-25.
[3]和喻玲.研究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時代教育,2018(1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