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洪梅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借助教學評一致性的教育策略實施引導,通過“教”“學”“評”不同階段的合理設計充分發揮生物教學力量。在實踐中,教師通過確定學習目標、評價任務的合理設定、教學活動的有效設計等內容進行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在知識學習中順利完成知識掌握、學習能力提升以及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健全。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評一致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教-學-評一致性”是有效教學的基本原理,它要求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課堂的評是一致性的。這種一致性體現在教、學、評必須共同指向學習目標:教師的教,是為學習目標的教;學生的學,是為學習目標的學;課堂的評,是對學習目標的評。基于教學評一致性格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幫助學生完成學科知識內容的學習,幫助教師完成學科教學目標,同時也對學生學習素養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也可以通過對生物課堂教學評一致性的研究,在教學中確定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同時也讓學生提高了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
一、教學評一致性的的靈魂:教師要科學確定學習目標
生物教材對于課程有相關標準要求,而這些要求也是學科教學的目標,教師需要通過確定的學科目標以此展開教學工作。同時學生通過確定的目標可以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學習,并且在學科學習的每個階段中都有自己明確的主方向,這三者都需要對生物學科目標進行科學確定,也標志著生物學科教學評一致性的確立。我們要設計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一要做到“該學”,要明白究竟什么是學生在本課中該學的,這涉及課程的規定性。要做到“能學”,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研究學情時要實事求是又要做好科學的預見,研究他們針對本節課內容已經知道了什么,哪些學生可能會在哪個學習目標上有困難,會是什么困難,學習目標該確定到怎樣的程度。對每類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數。三要做到“可教”,這就要求我們充分研究教材以及用以達成學習目標的資源有哪些,我們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向我們的孩子們呈遞,這些都是合理設計教學目標的依據。四要做到我們表述的目標是“可評價的”,我們在敘寫學習目標時,應多使用“能說出”、“能寫出”、“能歸納”、“會總結”等可評可測的行為動詞,只有這樣的學習目標,才使得“教-學-評一致性”有了靈魂。
例如,七年級《動物的運動》一節我確定的學習目標就是1.利用動物多種運動視頻,能夠列舉動物多種多樣的運動方式。2.通過閱讀教材和教師講解,能夠列出運動系統組成的知識體系,區分開關節和骨連結,骨骼和骨。3.通過演示實驗,說出關節各部分的結構名稱及其功能,辨認分析骨骼肌的結構,總結出一塊骨骼肌就是一個器官。4.通過完成屈肘和伸肘動作,體會并說出完成此動作的肌肉狀態。
5.利用動作模型演示,分析說出骨、關節和骨骼肌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教學評一致性的關鍵:評價任務的合理制定
教學評一致性的建構要求評價設計先于教學活動設計,起點是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它是一種有目的的任務分析,有學習目標制定之后,有計劃的指導,為了達到學習目標,我們需要如何設計與組織教學活動,實現有機的關聯。教師要安排明確的教學活動計劃,包括學習經驗的選擇與組織,方法與策略的選擇。評價任務,要有指向就是評價任務,要指向學習目標以及評價任務,學習目標的一致性評價任務還要具有可執行性,就是評價任務要清晰,具體、明白,學生可以水到渠成達成。評價任務方式有很多,有紙筆測試、表現性評價、交流性評價等等。在評價環節中,教師需要結合評價的特點,把握一定的評價準則。當然在評價環節中,教師最主要的目的是以鼓勵為主,學生可以結合這一環節,找到自己學習的優點以及強項,從而不斷強化。例如,七年級《動物的運動》一節我確定的評價任務就是1.列舉動物多種多樣的運動方式。2.列出運動系統組成的知識體系,區分開關節和骨連結,骨骼和骨。3.說出關節各部分的結構名稱及其功能,辨認分析骨骼肌的結構,總結出一塊骨骼肌就是一個器官。4.說出完成屈肘伸肘動作的肌肉狀態。5.分析說出骨、關節和骨骼肌三者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評一致性的實踐:有效教學活動的設計
教學活動就是安排與組織評價任務達成學習目標的過程。我們要結合考慮學生的學習目標,學情教學資源、時間等,將評價任務嵌入到教學活動中。具體授課過程中,板塊推進設計,每個教學活動都依據他的評價任務,從根本上取決于學習目標。教學活動的設計內嵌評價任務,通過有序的環節幫助學生達成目標。在這種逆向設計中,學習目標、評價任務與教學活動是一個整體,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為了保證這種內在的一致性,我們采取了“對應式”備課的框架,當然這種“對應”并不一定表現為“一一對應”,但設定了目標,一定有評價任務來檢測,一定有教學活動來確保其達成。 例如,八年級鳥的《生殖和發育》這一節的教學活動我是這樣設計的。本節課以愛迪生孵雞蛋的故事引入新課,首先,完成學習目標一觀察雞卵的結構,設計了三個活動1.1分組實驗觀察雞卵的結構,1.2圖片展示鳥卵結構示意圖,試著填寫各部分名稱活動1.3鳥卵各結構的功能。再此環節中,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學生通過思考得以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本環節中最后出連線題將雞卵的結構和相應的功能用線連接起來,完成評價任務一。學習目標二,觀看視頻提問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經過哪些階段?先請同學們看一組圖片,課件展示有關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圖片,接著,閱讀課本p20--21頁,學生歸納總結出鳥的生殖特點,出問題剛破殼而出的鳥叫雛鳥,按照處鳥的發育類型,鳥又可以分為早晨鳥和晚成鳥這兩種,有什么不同呢?實現評價任務二。反饋總結與評價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機會,由其他同學解答或老師解答,老師作整體評價。布置作業是制作一張雞卵結構圖,標注雞卵的結構名稱。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在不斷的綜合分析和修改中盡可能的設計出最精準的學習目標,以目標為導向,設計出學生可想可說,可寫可作評價任務,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看的明白,做的痛快,體會深刻,盡最大可能達成目標,保持與目標一致性,這個過程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學習、奮斗。
參考文獻
[1]李玉娟. 基于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初中生物“教學評一致性”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D].揚州大學,2020.
[2]靳秀榮.基于課程標準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評一致性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01):18.
[3]蓋海龍,劉英明.VR視域下智能教學媒介研發的技術路徑及特征研究——以初中生物“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為例[J].科學技術創新,2021(31):164-166.
[4]馬永錄,何紅艷,安銳勤.落實核心素養的逆向教學設計研究與實踐——以蘇教版初中生物“五彩繽紛的植物世界”為例[J].天津教育,2021(30):126-127.
[5]周夢鶴,黎慧.基于“學思達”模式的新型初中生物復習課設計——以“現代農業中的生物技術”復習小專題為例[J].教師博覽,2021(27):65-66.
[6]陳從鳳.教學評一致,提升初中生物教學[J].試題與研究,2021(19):65-66.
[7]李玉娟. 基于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初中生物“教學評一致性”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D].揚州大學,2020.
[8]靳秀榮.基于課程標準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評一致性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