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文 梁樹超


摘? 要:目的? 分析個體化血液透析治療在糖尿病腎臟疾病(DKD)患者心血管并發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DKD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DKD診斷標準,且血液透析時間≥3個月,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其中對照組接受常規透析治療,研究組進行常規透析治療聯合個體化血液透析。分別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以及治療后兩組 Kt/V值,并進行分析。結果? 和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 SCr、BUN水平以及 Kt/V值水平更優(P<0.05),研究組患者低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P<0.05)。結論? 個體化血液透析治療方法對于DKD患者緩解病情有著重要意義,通過該治療方式可以降低心血管及其他并發癥發生。
關鍵詞:糖尿病腎臟疾病;血液透析;心血管疾病;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59.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3-0159-02
糖尿病腎臟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一種因糖尿病引發的慢性腎臟疾病,常發生于糖尿病患者中[1]。患者伴隨尿白蛋白排泄率提高,最終引起臨床蛋白尿,同時還會引起一些不良癥狀,例如水腫、高血壓等。近年數據顯示,患有此病的人越來越多,而目前該病治療方式大都通過血液透析進行。經臨床試驗證實,通過血液透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也能緩解相關不良反應[2]。近年來,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腎病科采取個體化血液透析方案針對DKD患者進行輔助治療,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復,而且在減少心血管疾病并發癥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DKD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DKD診斷標準[3],且血液透析時間≥3個月。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研究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43~67歲,平均年齡(59.20±7.11)歲,病程23~31個月,平均病程(27.96±6.20)個月。對照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48~70歲,平均年齡(55.82±6.87)歲,病程21~29個月,平均病程(26.68±5.01)個月。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DKD患者患有慢性腎臟病,且3個月以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或者是腎小球濾過率在60 mL/(min·1.73m2)以下[4];②滿足慢性腎臟病診斷標準[5];③年齡50~90歲;④水電解質平衡、酸堿平衡正常,未處于嚴重感染狀態。
排除標準:①存在繼發性腎臟損害或不符合納入標準的其他類型腎臟損害,如肝硬化性腎損害、過敏性紫癜腎病、繼發性或原發性IgA腎病等;②合并有造血系統或心、腦、肝等重要臟器嚴重原發性疾病;③急性腎衰竭患者;④DKD 1~4期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透析方案,研究組采用常規透析方案聯合個體化透析方案。①常規透析方案:使用東麗TR-8000型透析機,透析液A液與B粉由上海合亭公司提供,透析膜材料使用1.3 m2的聚砜膜;血液透析溫度36.5℃;血液透析次數3次/周,4 h/次;使用鈣離子拮抗劑為主的口服降壓藥。根據血壓輔助使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等,血壓控制<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②個體化透析方案:在同等透析頻率、流量和控制血壓的基礎上進行透析,并針對年齡進行透析膜面積設定。患者年齡>70歲可使用1.3 m2面積,體質量低于60 kg時可選用1.4~1.6 m2面積,體質量超過60 kg者可選用1.6~1.8 m2面積。控制透析溫度,較透析前實際測量體溫低1℃;采用可調鈉聯合超濾曲線(透析液鈉濃度由148~155 mmol/L線性下降,到透析結束時下降到135 mmol,繪制聯合超濾曲線);對癥處理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共4個療程,每個療程持續3個月。
1.4? 觀察指標
測量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的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水平,以及治療后 Kt/V 值,并統計低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分析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差異進行分析發現,治療前研究組與對照組之間BUN、SCr、Kt/V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BUN、SCr、低于對照組,Kt/V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血管風險發生情況
隨著透析治療時間的延長,研究組低血壓發生率同對照組相比明顯更低。對照組心血管風險(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發生率同研究組相比,明顯升高(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慢性病同其他類型的腎臟疾病相比,其進展為終末期腎臟疾病的速度更快[6]。若糖尿病患者發生DKD進而產生腎功能不全,常會伴隨高血壓、冠心病等一系列嚴重心血管并發癥,更可能伴隨外周血管病變或腦血管并發癥。故治療實踐中應當及時對DKD患者采取腎臟替代治療[7]。DKD患者普遍存在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和血管條件不佳等問題,心律失常和低血壓的心血管事件發病概率更高[8]。
通過血液透析治療,能夠有效地排除體內小分子毒素,讓患者的身體不受毒素影響進而慢慢恢復到健康狀態。雖說可以控制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相關癥狀,但該種方法在使用過程中會導致患者的血壓水平出現大幅度變動,需在結合降壓藥物的情況下完成透析治療。而且,血液透析治療后的出血概率相對較高,醫師在臨床應用時應做好相關的防范對策,盡量控制血壓水平保持在一定范圍內[9]。此外長時間接受經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會引起體內細胞外液容量負荷增大,導致難治性高血壓疾病產生[10]。透析治療為避免患者引起種種不適,可以通過在此之前調整透析液溫度,降低至比實際溫度少1℃來實現,因為經透析治療后患者的疼痛感降低,舒適度提高,能避免一些不良反應。而且有研究證實,低溫透析的作用更為廣泛,能夠保護血液穩定流動,控制低血壓的強度及發生率[11]。其次,透析效果受透析膜面積影響,如果選擇不合適的面積透析膜,可能會破壞透析效果引起透析不充分等情況,當然透析膜材質也需要符合相關標準,質量標準及面積合適的透析膜才能真正的發揮血液透析的效果,控制患者的病情,讓其盡快地恢復。
本研究顯示,和對照組相比,采用個體化血液透析后的研究組患者SCr、BUN水平低于對照組,Kt/V值高于對照組(P<0.05),且研究組患者低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P<0.05)。因此,采用常規透析方案聯合個體化的腎臟透析對長期接受透析的DKD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是一項值得在臨床中應用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劉鳴輝.血液透析聯合左卡尼汀治療終末期糖尿病腎病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14):142-144.
[2]司艷波.多專業合作護理對糖尿病腎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21,22(8):1213-1215,1219.
[3]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微血管并發癥學組.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9,11(1):15-28.
[4]彭春暉,周樹錄,化寶軍.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腎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7):51-52.
[5]李學旺,李航.CKD診斷標準的爭議和挑戰[C]//華東六省一市腎臟病會議,上海市醫學會腎臟病分會春季論壇,福建省醫學會腎臟病分會學術年會.2012.
[6]王清俊,楊海波,蔣紅利.終末期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31例個體化治療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2,41(9):1191-1193.
[7]徐娜,金文波.個體化透析方案預防DN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壓[J].實用糖尿病雜志,2008,4(6):42.
[8]云曼麗.透析治療終末期糖尿病腎病30例臨床觀察[J].中國熱帶醫學,2008,8(10):1763,1765.
[9]周佩蘇,張帆.5例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個體化血液透析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50(11):28-30.
[10]陳澤珣,鄭妙娥.心理干預與個體化營養指導對腎小球腎炎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態、營養狀況的影響[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20):138-142.
[11]秦夢,張冬梅,譚蕾,馬云燕.1例維持性血液透析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的個體化護理[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6(10):38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