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信息技術越來越現代化的環境下,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和力度也有一定的加強,在學校實訓室的建設中,學校按照方便隔離、方便規范的原則將材料分文教學理論區和展示區。學校利用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對出庫入庫的材料通過手機掃碼識別,以此快速便捷的獲取資料,以便學生針對性和方便性地選擇學習內容,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力和學習效率的目標。就此本文對信息技術環境下職業學校實訓室的建設進行了實踐和分析,并提出相關參考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實訓室;人才培養
一、信息技術環境下職業學校實訓室建設的現狀
目前,職業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都非常的關注職業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設,每年不管是當地政府還是學校都會投入大量資金到實訓室和學校基礎設備的建設中。但從實際的情況看,學校的實訓室建設還是一種單方面的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技能、初級層面上的培養,學生的創造、創新、綜合實際技能方面并沒有得到一個良好的培養。大部分學校的實訓室都可以滿足學生簡單的基本需求,但也僅僅是在這些簡單的層面上,沒有針對性,對知識拓展方面有一定的局限。在教師上課的過程中,也只是枯燥的口頭講解,學生對于實際操作并不理解,所以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對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重視和加強實訓室的建設與改造的探索,解決原有實訓室出現的問題和弊端。
二、建設改造實訓室的措施
(一)科學合理的設計
科學合理的實訓室設計不僅可以開展有效針對性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由于實訓室科學合理的將原材料進行規范便捷的管理,設置產品堆放區和展示區在教學理論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工作規范性。
(二)使用專業軟件管理和二維碼掃描
在學校的實訓室,由于材料、工具、物品等過多,總會導致數量不清楚、查找起來十分困難的問題出現。所以使用專業軟件對實訓室里的材料和物品等東西的信息進行加工編碼處理,讓使用者可以通過這一專業軟件,清楚便捷地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或數據。這樣一來不僅方便實訓室管理員管理,也能讓學生更快捷的歸還和領取。學校對實訓室內的設備、材料的使用說明、應用案例、安裝實施等一系列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和存儲。讓學生通過手機識別二維碼快速和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幫助學生有針對的進行學習。
(三)打造和布局全新實訓室
在實訓室的整體與布局上進行重新的管理和劃分,將理論教學區的位置擺放在正中間,對產品擺放區和實際操作區進行物理隔離,實訓室的物品有規則有秩序的合理安排。并在理論教學區設置多媒體、學生桌椅和講臺。學生桌椅的擺放要便于學生的討論與交流,方便教師的教學,直觀呈現教學內容[1]。
比如:以往話筒都是裝電池用的,耗費很多人力財力,現在話筒直接插電即可使用,簡化了實訓室管理。
(四)研發和拓展實訓室職能項目
學校教師和專業人員,根據實際情況研發教學項目,并將教學項目與實訓室的設置和教學結合起來,發揮實訓室的作用。
1.單一工種的訓練
單一工種的技能訓練是教學實踐過程的關鍵。學校開發專業工種的技能訓練項目,可以滿足學校學生不同年齡和不同專業的需求。
2.綜合能力的培養
學校以學生為主體,分析實訓室的設備和場地的分布情況,安排教師結合實訓室的相關技術和相關專業人員根據工程實際,編寫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目標,設置各項綜合性實訓項目,使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
三、改造實訓室起到的作用
(一)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改造實訓室后,學生對原來枯燥乏味的簡單操作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變。原來,學生整天不知道要干什么,學習態度消極。現在,實訓室有了新的改變,學生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學生通過新的實訓室可以直觀的了解設備的安裝,也可以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的方式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手機掃碼和專門軟件,學生對教師教學中的東西不再只是一知半解,而是在教師講解后,通過實際接觸和了解加深印象,從而提高了實際操作能力。通過云課堂和網中網伽卡連接實現對學生課堂的管理和監控。
(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分析和探索自己所獲得的任務,并利用二維碼查找相關信息,以此幫助自己完成操作。學生在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之后,將其成果上傳到相關平臺,為后面學習的學生提供幫助。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改變了教師原有的教學觀念
教師在原有的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動手操作觀念,以教師為中心展開教學,但在使用改造后,教師改變了原有的傳統觀念,慢慢凸顯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自我分析問題、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等方式的培養,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2]。
(四)提升了教學的質量
通過實訓室改造,可以更直觀地展現實物。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在觀察和理解實物時,更容易帶入自己的分析。更接近現場實際的操作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例如:職業學校增添了多媒體和電子計算機設備,讓學生可以更直觀的觀察和了解的同時,可以進行實際操作,使實訓室更加現代化和信息化。
四、結論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學生在信息化下建設的實訓室中不僅可以通過掃碼全面了解材料和設備,還可以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目前在這個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環境下,學校需加強實訓室的建設,通過實訓室的改造和完善來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和綜合職業素養能力。職業學院信息化下的實訓室建設也是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措施,是校企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和載體,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指引。未來,我們將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互聯網等,打造功能更為齊備、管理更為規范、校企合作更加緊密的實訓室,力爭達到強化實踐性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理想目標。
參考文獻:
[1]郭巖.信息技術環境下職業學校實訓室建設的實踐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19(08).
[2]郭繼.雙淺談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意義與思路[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6):31.
作者簡介:許淑卿(1978.09-),女,漢,福建云霄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