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龍興
摘要:產品選育是實現高產的重要途徑,種植的品種必須經過測試以確認其性狀,并實現高產和穩定的產量目標。加強品種試驗研究,創新種子管理模式。
關鍵詞:品種試驗工作;種子管理站;重要性研究
品種試驗是現階段推廣農作物新品種前必須進行的重要環節,是保證品種優良性狀的基礎。這對于發揮品種的優勢,對我國現行的種子管理模式產生重大影響,確保作物的預期產量和質量非常重要。因此,只有加強品種試驗,才能實現我國種子經營模式的改進,保證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
一、品種試驗的重要性
在作物品種廣泛普及之前對其進行試驗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品種試驗可以確保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種子安全。品種未經試驗種子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種植該品種的農民在匆忙進行大規模廣告宣傳時,會面臨一定的隱患。種子性狀或不良性狀的變化對農民當年的收入有直接影響。其次,確認改良品種選擇和育種程序的科學性。在選育高端品種的過程中,就農業種子而言,需要對培育出的新品種進行試驗,一些優良性狀的出現是有一定機會的,所以只有在種植過程中穩定地表達優良性狀,才能達到新品種高穩產的目標。近年來,中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雖然國家各項政策有所緩解,但耕地問題仍然較為嚴重。在這種情況下,解決當前耕地短缺的重要途徑是實現耕地增產、增加耕地單位面積糧食產量。因此,通過進行品種試驗,可以有效了解新品種的性狀是否滿足當前的需要,加強種子管理和開發品種是現階段農業科研人員的研究重點。同時該品種是否適合在該地區種植,實驗可以有效保證種子安全,正確體現種子的優良特性,提高產量。因此,在大規模促銷之前對新品種進行測試是非常重要的。品種試驗為種植者、種子管理者、育種者和種子管理者提供重要信息,品種試驗是品種管理的基礎,是交流信息的“平臺”。品種試驗為種子管理提供信息,為品種推廣和種子管理提供了基礎。
二、品種試驗與種子管理
首先,品種試驗。我國的品種試驗是法定試驗。品種(或品系)完成選育程序后,將根據育種發展、生產要求、行業需要,以及品種質量、數量、種類、面積等,制定規則和標準用,進行區域試驗篩選,選定的品種已確定。其次,初步測試。主要鑒定品種的抗病、高產、抗逆和品質等性狀。這是初級考試,不會重復。每8到10個品種添加對照,該區域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條件可以很寬也可以很嚴格,淘汰不適合當地生產條件的品種。第三,區域測試。這是對該品種的核心測試,區域測試措施和控制是嚴格和標準化的。對小區設計、放置和觀察記錄有明確的限制,地塊面積也有限制。20-35 平方米的高作物,12-15平方米的短作物。測試的品種一般為10-12個,視實際生產而定。主要的作物認證方法是每個品種的區域測試在同一生態類型區域至少進行5個點,測試至少重復3次,時間和測試時間必須長。在兩個生產周期中,綜合分析高產、適應性、抗病性和品種品質等農業性狀,保持適宜品種,繼續參與明年的試驗。第四,生產測試。放置當地可能篩選出的優秀品種,在大田生產條件下測試品種的性能,確定品種的使用前景。驗證辦法規定“生產試驗必須在同一生態類型區域,5個以上場地,面積300平方米以上3000平方米以下”。生產測試中的出生水平與該地區的大面積生產基地相當,應省略現場管理。在高于大田生產的同時,需要組織和探索支持密度和施肥等栽培技術。在推廣栽培技術和品種時,應與改良品種方法保持一致。第五,品種地方評價。從作物乳至蠟成熟期間,組織同行業專家對品種抗病性進行即時鑒定,評價品種的抗病抗逆性及利用價值。第六,物種展示。選定或可能選定的優質品種進行有組織的多點和大規模確認試驗,對品種、數量面積、點數、展示和演示測試流程,延伸有效對接推廣流程。第七,抗病性鑒定與質量檢測??鼓嫘裕ǜ珊?、寒冷)抗性鑒定、抗?。ㄏx)抗性、質量檢測是由專門的研究單位及其專家進行的單項性狀鑒定。
三、品種管理
首先,論證與驗證的關系。品種的論證與審定是品種推廣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有機整體,不應人為分割。示范特指從試驗已批準的品種到品種推廣的過渡,事業單位要本著對農業和農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為農民服務。其次,規避示范風險的措施和方法。一是已完成第二年區域試驗程序并符合認證標準的品種可用于示范,該品種的育種單位和該品種的合法經營單位、品種檢測認證管理部門有權組織品種審定工作。二是要適當增加示威次數,面積要適當不要太大。三是規避示范的潛在風險,為品種獲批后推廣奠定基礎。示范組織單位必須在示范前將示范計劃報同級品種管理部門備案。四,示范單位和業務單位必須具備抵御測試風險的能力。
四、明確目標任務 加強品種試驗管理
首先,改進對各種試驗的支持。種子管理站多年來一直在開展油菜和水稻區域試驗,每年試驗70~80個組合。此外,試驗和示范工作還將相應的在農技推廣部開展,這是驗證和擴大品種的重要依據。要爭取工作主動性,穩定試驗隊伍,強化縣級試點基礎結構,增強試驗點綜合試驗能力,穩定試驗基地,提高試驗質量。其次,加強技術交流,提高試驗人員素質。試驗者首先要具備高度的專業知識和責任感,對育種者和養殖者非常負責的態度,勤奮敬業。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扎實的工作作風,確保審判公證。再次,我們需要具有高水平的專業文化和熟練的業務技能。第三,提高品種檢測工作質量。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品種檢測現場進行檢查,對被檢測品種的性能進行評估和評價,及時解決檢測工作中的問題。第四,提高品種試驗創新能力?,F代農業的發展不斷對品種試驗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從研究研究、工作機制、試驗規劃等方面,按照“代表性強、相對集中、穩定性大”的原則進行品種試驗,有助于品種試驗工作的綜合推薦農業的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耕地嚴重惡化的情況下,選育品種是提高農業產量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不斷創新,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選育品種,表達各種優良性狀,才能有效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我國農業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剛.通過開展新品種試驗提升種子管理水平的具體策略[J].種子科技,2019,37(18):29-30.
[2]陳榮祥,王茜.加強新品種試驗的重要性及步驟研究[J].山西農經,2018(21):78.
[3]張志云.加強新品種試驗開創種子管理新格局[J].農業與技術,2018,38(0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