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愛娟
摘要:地理學作為初中教育體系的一門重要學科,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地理觀念,提高宏觀地理素養,增加學生的實踐知識,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地理學領域非常全面,融合了人文、資源、氣候等組成部分,這給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而微課的使用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目前,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當前的地理教學需求,地理教學資源更新速度緩慢,嚴重影響了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和地理知識構建。通過利用微課,有效豐富了地理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將原有的抽象知識進行了簡化和形象化,增加了教育的趣味性。
關鍵詞:微課;初中;地理教學;作用;前景
在當前互聯網科技化時代,信息技術與現代教學方式可以進行有效融合,其中,微課作為一種深受教師歡迎的教學方式,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學術領域。在傳統的初中地理教育中,傳統教育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師生之間缺乏交流,教師的教學方式相對落后,忽視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此,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靈活運用微課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全面發展綜合能力。
1、微課在初中地理教育中的作用
1.1 豐富了教育資源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只能根據教材進行教學,僅靠教材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學生無法產生興趣,教學效果不理想。而通過微課教學的形式,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互聯網或其他方式獲取更多的教育資源,并以視頻的形式組織起來。不僅如此,微課教育模式可以滿足不同背景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更能有效提高地理教育的有效性,拓展學生的知識點。在人民教育版八年級第2卷《地理區域和界線》的學習中,在講授這部分內容之前,教師可以將相關視頻整理成微課形式,供學生觀看,然后加上老師的語言講座,讓視頻更加生動,講座效果好。
1.2 滿足學生的真實需求
初中階段是進入高中的重要過渡,學生的好奇心、理解力和認知能力較強。此外,他們有能力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將可讓知識進行有效地解決問題。教師的課題以微課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通過將更抽象的現象具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中國的經濟與文化》的內容,以視頻形式播放中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強調教育內容的本質,學習水平可以提高,還能激發學習興趣。
1.3 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中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微課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學生在傳統課堂中的被動地位,教師將自己的角色轉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充分利用主觀能動性,更好地學習知識。例如在學習《人口和民族》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設計教學流程,可以通過生動的照片或視頻向學生播放,激發學生探索世界地理的欲望,積極參與學習,提高課堂參與度,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增加教學樂趣。
2、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前景
2.1 完善課前預習,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地理課程使用簡單的圖畫、文本、新聞,但這些內容有一些局限性。而微課的使用在體驗了眾多與時俱進、貼近生活、有趣、感人的信息資料后,能夠更好地做好完成預習,尤其是對于一些復雜地理現象的圖像描述,可以對這些類型的微類進行動畫處理。比如在對于黃河的治理和對策是初中地理學科的重點和難點,但解釋卻顯得枯燥乏味,而動畫微課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2.2 通過微課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學生知識探究能力的培養是新課改下最符合學科實際的新理念,運用微過程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在開設微課時應強調學習主體的作用,利用微課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學習“土壤侵蝕”和“植被范圍、坡度和降水強度”的內容時,教師通過視頻播放,利用微課幫助學生思考如何維持水土流失,從不同的角度看水土流失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探索“土壤侵蝕與降水的關系”時,利用微類模擬特定區域的降水量和當時的降水強度。通過微課實驗將整個實驗過程制作成動畫模擬視頻,有助于學生比較降水強度與土壤侵蝕的關系。并比較兩者之間的關系,學生可以很容易地掌握所學內容。在微課學習模式中,一些語言難以表達的問題通過微課呈現出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3 通過微課復習知識,達到整合知識的效果
課堂教學后,微課讓學生有意識地修改和練習,以達到整合地理知識的目的。比如《中國的行政區劃》的學習時,由于課堂時間只有45分鐘,學生更難全面了解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行政中心名稱、地點、具體形狀等知識點。從相關材料或教科書插圖中獲得的知識會讓學生感到有些吃力和枯燥。因此,教師應采用微課當中地圖拼圖的方式完成課堂,然后微課創建省級行政區劃的34個復習點,讓學生在放學后通過電腦多次完成拼圖,實現知識回顧,鞏固課堂學習并不斷將知識點融入課堂。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方式,為地理教育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微課讓地理知識更通俗易懂,幫助學生接受更抽象的內容,同時減少教師的教學難度。因此,教師在教育中應注重微過程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培養學生綜合地理素養。
參考文獻:
[1]鄧豪興. 當前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和前景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00040-00040.
[2]馬玲. 當前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和前景分析[J]. 家長, 20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