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自己

小麗的預產期是12 月12 號,提前幾天就住進了醫院待產。結果小家伙十分準時,12 號中午羊水就“破”了,緊接著出現宮縮。小麗一家原本打算順產,結果進了產室后小麗開始出現頭暈、惡心的情況,醫生立即決定轉成剖腹產。
事后,小麗的家人抱怨道:“早知道要剖腹產,干嘛還要受這二茬罪,一開始我們就要求剖,為何不給剖?而且,順轉剖的費用也比直接順產或直接剖腹產多!”事實上,順轉剖的概率在臨床上并不高,在所有去產房的產婦中只占極少一部分,是小概率事件。
順轉剖是指分娩過程中,由順產轉為剖腹產。一般情況下,準媽媽都更愿意全程順產分娩,若在順產過程中,出現宮口不開、子宮感染、胎兒異常等情況,就要聽取醫生的建議及時轉為剖腹產,以保障自身和胎兒的安全。
什么情況下需要順轉剖?這要考慮產婦以及胎兒的情況,有些產婦順產時出現分娩恐懼,難以忍受疼痛的情況,要求醫生順轉剖。不過無論是順產、剖腹產、順轉剖都要遵循母子安全的第一原則。
從準媽媽角度看順轉剖的情況:
如果產婦已經出現破水、見紅等分娩征兆,且在產前陣痛超過12 小時,但是子宮口還沒打開的情況,醫生會讓產婦轉為剖腹產。
一些產婦由于宮縮乏力需要催產素助產,如果在使用催產素后仍無法順產,為了防止出現胎兒窒息,醫生會建議產婦由順產轉為剖腹產。
順產時,部分產婦可由于妊娠合并癥、助產因素而出現子宮感染的情況,為了防止感染進一步加深危及產婦安全,醫生會要求轉為剖腹產。
如果順產過程中,產婦出現羊水過少或過于渾濁的情況,醫生會讓產婦進行剖腹產,以免胎兒出現宮內感染。
頭盆不稱是指胎兒頭部大小和產婦骨盆大小不相稱的情況。此時,醫生會先讓給產婦嘗試順產,如果順產過程中胎頭無法娩出,醫生會轉為剖腹產。
常見的妊娠合并癥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壓癥和糖尿病,如果產婦在分娩時出現頭暈、惡心、子宮異常等情況,醫生會讓產婦轉剖腹產,以保障母子安全。
此外,如果產婦是高齡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出現產程過長的情況,也需要轉為剖腹產。
從胎兒角度看順轉剖情況:
1.異常胎位
如果胎兒不是以頭部先露在產婦骨盆,而是以臀部、枕骨等部位先露時,醫生會讓產婦先嘗試順產,在順產過程中幫助其調整胎位。如果調整不過來,則需要轉為剖腹產,以免出現胎位窒息或子宮破裂等情況。
2.胎兒心跳異常
順產時,醫生會對胎兒進行胎心監護,如果出現心跳異常情況,為了胎兒的健康,通常會建議產婦轉剖腹產。
3.胎兒不入盆
如果胎兒頭骨生長過硬或過大,不能進入產婦盆骨時,醫生先嘗試順產,一般骨盆較大的產婦在催產素的作用下可順利將胎兒娩出,若出現無法娩出的情況就要轉為剖腹產。
4.胎頭位置過高
如果胎頭位置沒有緊貼在產婦的骨盆處,在經過長時間的陣痛后,產婦子宮口還未完全打開,醫生會建議及時轉為剖腹產。
5.胎兒缺氧
此種情況常見于產程過長的產婦,如果她在分娩前過于緊張,提早用力,進入第二產程時容易出現宮縮乏力、產道水腫等情況,胎兒容易出現缺氧。為了防止胎兒窒息,需要馬上轉為剖腹產。
6.臍帶過短
如果胎兒出生時臍帶拉得太緊容易出現脫垂現象,醫生會讓產婦轉為剖腹產。
一般來說,順產轉剖腹產比直接剖腹產好。因為順轉剖是胎兒已經足月,產婦出現分娩征兆,胎兒也經歷了產道擠壓,這個擠壓過程不僅可以迫使胎兒的胸部有節律地進行擴張與收縮,還能產生一些使肺泡更有彈力的物質,更有利于胎兒出生后的呼吸。同時生產時胎兒頭部受擠壓,能刺激呼吸中樞,出生后容易激發胎兒啼哭,使胎兒較少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
而直接剖腹產時,胎兒雖然已經足月,但產婦并不一定出現分娩征兆,并非常說的“瓜熟蒂落”。
而且產婦經過分娩陣痛,子宮下段形成比直接剖腹產的要好。子宮峽部是子宮體和宮頸中間的連接處,是剖腹產動刀的位置。產婦在順產過程中,經過陣痛和子宮收縮,峽部會變長拉伸,變成軟產道的一部分,同時肌肉壁變薄,這就叫子宮下段形成。如果這時需要順轉剖,下端形成良好會更有利于剖腹產手術進行,畢竟肌肉壁變薄了,而直接剖腹產的準媽媽下端形成便沒有這么良好。
因此,在分娩時,醫生最好讓產婦先順產,如果出現其他分娩異常的情況,順產失敗后再轉為剖腹產。
此外,順轉剖的好處還表現在下奶方面。一般來說,順轉剖的媽媽比直接剖腹產的媽媽下奶快。
因為在順產的過程中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會發生改變。如果下奶快的話,就可以避免產后食物催奶引起的肥胖。不過,一些直接剖腹產的媽媽下奶也比較快,這和個人身體素質有關系。
當今時代大家的觀念普遍更愿意順產,醫生溫馨提示孕婦讀者及其家人:孕期一定要控制孕婦體重,適當運動,避免出現生產時寶寶太大而產婦們又沒有足夠產力的問題。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胎兒窘迫,醫生通常會選擇剖宮產即順轉剖的生產方式。最后祝愿所有的孕婦都能夠順利分娩健康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