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華

約翰·洛克菲勒是埃克森美孚石油創始人,也是美國歷史上首位億萬富翁。
洛克菲勒于1839 年出生在紐約州一個猶太家庭里,他似乎天生就繼承了猶太民族對金錢敏感的傳統,從小就知道如何賺錢。洛克菲勒經常邊上學邊做臨時工。
洛克菲勒認為獲取更多財富的途徑是,既要努力工作,還要運用智慧,更要確定目標并專注于事業。他說:“那些頭腦靈活的人拼命苦干,絕不只是為了賺錢,而是因為他們從事著一項迷人的事業。使人們的工作熱情得以持續下去的東西,要比只知道積攢錢財的想法更為高尚。”
后來,他以父親那里借的1000 美元創業,一步步建立起龐大的石油帝國。到1935 年的時候,洛克菲勒控制了海內外大約200 家公司,資產總額達到66 億美元,私人財產也超過了15 億美元。如果把這筆錢折算成現在的美元,大概有2000 億美元。
然而,他有了財富,卻失去了健康。
約翰·洛克菲勒53 歲時患上了多種疾病,煩惱和高度緊張的生活已經破壞了他的健康。他“看起來像個木乃伊”,頭發全部掉光,甚至連眼睫毛也一樣,只剩下淡淡的一綹眉毛。根據醫生們的說法,他患上了“脫毛癥”,這種病通常是過度緊張引起的。他的頭部光禿禿的,模樣很古怪,使他不得不戴上帽子。
洛克菲勒的身體本來十分健壯。由于從小在農場長大,他的肩膀寬厚,腰桿挺直,步伐穩健有力。然而不過才53 歲,他的雙肩已經下垂,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做不完的工作、無窮的煩惱、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經常失眠以及缺乏運動和休息已經奪去他的健康,使他挺不起腰來。
他那時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醫生只準他吃酸牛奶和餅干。他的皮膚已經失去光澤,看起來像是老羊皮包在骨頭上。著名的女傳記作家伊達·塔貝見到他時嚇壞了,她在文章中寫道:“他臉上所顯示的是可怕的衰老,我從未見過像他這樣蒼老的人。”
醫生警告他:必須在事業與退休之間作一抉擇。他果斷選擇了退休,把財富與事業基本上都交給了兒子與同事,不再過問。于是就有了他“死于”53 歲,但一直活到98 歲的傳奇。
洛克菲勒年輕時為自己立下了2 個目標:1.賺到10 萬美元;2.活到100 歲。他超額完成了第一個目標,雖然沒有達到第二個目標,但他也在遭遇了中年生命危機后又努力活到了98 歲。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洛克菲勒早在23 歲的時候就全心全意追求他的目標。除了生意上的好消息以外,沒有任何事情能令他展顏歡笑。當他做成一筆生意,賺到一大筆錢時,他就高興得把帽子摔在地上,痛痛快快地跳起舞來。但如果失敗了,那他也隨之病倒。他甚至曾經因為浪費了150 美元而失魂落魄。
然而在53 歲那年,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他開始了養生之路。他聽從了醫生的忠告:在任何情況下,絕不為任何事煩惱;放松心情,多在戶外做適當運動如慢跑和高爾夫;注意節食,隨時保持半饑餓狀態。
洛克菲勒的飲食并不奢侈,進食亦能適可而止,這是他一直不胖的原因。他曾給一位朋友寫信說:“我現在天天吃芹菜,因為我知道芹菜對神經很有益處。”他對民間療法也有興趣,他對一位助手的建議是:早餐前吃兩片橘子皮可以戒煙,不過他自己是煙酒不沾的。
洛克菲勒喜好活動,有時間就種樹栽花,爬山散步。他還愛打高爾夫球,有一次甚至在零下20 攝氏度的嚴寒下邀請朋友們一起揮舞球桿。他也喜歡溜冰,每年冬天,他都會在屋旁的空地上澆個大冰場,早上就穿起綁上冰刀的漆皮靴子,在自家的冰場上往來滑行。
他對探究他長壽的人說道:“我能活到現在,是因為經常溜號,少干活,常到外面多走多鍛煉,是因為享受了更多的新鮮空氣和陽光。”他給兒子的信中就明確指出:“成功需要旺盛的精力,而旺盛的精力又源于健康的身體。”
同時,他還保持著良好的生活習慣。洛克菲勒每天中午都會在辦公室睡半小時午覺,這時哪怕是總統打來的電話他也不接。他認為休息并不是浪費生命,它能讓人們在清醒的時候做更多有效率的事。
洛克菲勒將自己健康長壽的秘訣總結為以下9條:
1.每星期日去參加禮拜,記下所學到的東西,供每天應用。
2.每晚睡8 小時,午睡片刻。適當休息,避免疲勞。
3.每天洗一次盆浴或淋浴,保持干凈和整潔。
4.移居佛羅里達州,那里的氣候有益于健康和長壽。
5.每天堅持慢跑半小時,每天早上跑步前先熱身10 分鐘并喝一杯溫的白開水。每天定時進溫開水,早上10 點、下午3 點和晚上8 點。同時每天做他最愛的戶外運動,打高爾夫球。
6.飲食有節制,細嚼慢咽。不吃太熱或太冷的食物,以免燙壞或凍壞胃壁。
7.每天多閱讀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章,每餐前都會做感恩禱告。
8.雇用一個全職醫生,多創造語言交流的環境;雇用一個人講笑話,保持愉悅開懷的身心。
9.把自己的一部分財產分給需要的人共享。
在洛克菲勒大展宏圖的年月里,對金錢財富的癡迷和追逐被他視為人生最大的樂事。然而自打退休之后,這位家產萬貫的富豪卻一點也快樂不起來,因為他被許多人所唾棄。
洛克菲勒在深深的愧疚中進行著痛苦的反省,最終明白了一個道理:金錢和快樂不能夠劃等號。他決定改變后半生的生活,把慈善事業作為自己的追求,以惠及子孫,不讓他們像自己那樣被“千夫所指”。洛克菲勒在遺囑中曾經寫下“死而富有是一種恥辱”這種類似禪語的句子。
1917 年北京著名的協和醫院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贊助下建成;1932 年中國發生了霍亂,幸虧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才有足夠的疫苗預防而不致成災。此外,受益于洛克菲勒基金的還有非洲瘟疫的控制、戰爭中青霉素的發明……到了21 世紀,洛克菲勒基金共捐出67 億美元,并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快樂與滿足。所謂的“慈善養生”也由此流傳開來,成為后世效仿的榜樣。
美國微軟公司的創始人與慈善家比爾·蓋茨說道:“洛克菲勒的創業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前進的偉大動力,我的許多設想,包括在我的慈善基金里,都有洛克菲勒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