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從樂
(松滋市人民醫院新院區門診超聲影像科 湖北松滋 434200)
小肝癌作為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具有高死亡率的特點。小肝癌在早期發作時未出現明顯癥狀,普遍情況下在確診時大部分均已發展至中晚期,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產生極大的威脅。因此,選取準確且有效的臨床診斷方式成為防治小肝癌的關鍵。目前,臨床上的影像學檢查與病理組織學檢查的檢查準確性無明顯差異,而影像學檢查具有無創性的優勢。目前,超聲造影技術的應用可以明顯且清晰地反映小肝癌病灶的回聲變化等具體情況,提高小肝癌的臨床診斷準確性,效果顯著。本文研究分析了超聲造影檢測和診斷小肝癌的價值,其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12 例小肝癌患者,均由病理結果確診,隨機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56 例,男30 例,女26 例,年齡為:32~78 歲,平均為:(55.0±1.5)歲;小肝癌類型:32 例原發性肝癌,24 例轉移性肝癌。研究組56 例,男31例,女25 例,年齡為:33~78 歲,平均為:(55.5±1.8)歲;肝癌類型:31 例原發性肝癌,25 例轉移性肝癌。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1 對照組。
患者均接受二維彩超檢查,其檢查內容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生產廠家:GE 公司;型號:LOGIQ E9),借助儀器探頭反復掃描機體的整個肝臟區域,隨后記錄肝癌病灶的內部回聲、形態和病灶周圍血流狀況等具體情況,從而依據其評估結果綜合評估機體的病灶區域情況。
1.2.2 研究組。
患者均接受超聲造影檢查,其檢查內容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生產廠家:GE 公司;型號:LOGIQ E9;探頭型號:C5-1),利用雙幅造影模式實時觀察肝內病變情況。在此過程中將六氟化琉微泡造影劑作為主要造影劑,選取59mg 的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劑與5mL 生理鹽水相混合,以肘部靜脈快速注射的方式注入2.3~2.5mL,研究分析機體內重點病灶區域的灌注回聲強度、時相和動態影像。如果檢查期間出現噪音現象模糊情況可以補充1~2 次的造影劑,從而獲取高質量的影像學圖像。
1.3.1 對比超聲造影與病理檢查結果的診斷情況,其主要包括:診斷準確性、敏感性、特異性。
1.3.2 對比兩種診斷方式的陽性檢出情況,其包括:陽性、陰性指標。

與病理結果相比較,超聲造影檢查的檢出準確性、敏感性和特異性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超聲造影與病理檢查結果的診斷情況(例,%)
與對照組相比較,研究組的陽性檢出率明顯更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較,研究組的陰性檢出率明顯更低(P<0.05),見表2。

表2 兩種診斷方式的陽性檢出情況(例,%)
早期診斷小肝癌癥狀可以較大程度上提高臨床上小肝癌患者的治愈率。因此,選取及時且準確的診斷方式成為控制及改善小肝癌病情的關鍵。目前,臨床上以病理檢查為診斷金標準,但其具有創傷性。臨床上大部分應用二維彩超、超聲造影等影像學檢查技術診斷微小肝癌病灶,其均具有高安全性、操作簡便等檢查優勢,進而為隨后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與二維彩超相比較,超聲造影技術的應用可以依據小肝癌病灶性質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影像學特點,可以提高臨床上小肝癌病灶治療的針對性、有效性,診斷效果顯著。實時超聲作為一種重要的影響方式,其在肝癌篩查與發現過程占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常規性的超聲技術主要依靠典型的聲像圖征象和腫瘤內高阻力的動脈血流信號對小肝癌病灶進行準確診斷。但因為慢性肝病、肝硬變的基礎上逐漸加重形成小肝癌病灶,其聲像圖呈不典型、形態多樣的特點,進而增加與肝硬變結節區分的難度。另外,因為腫瘤病灶內具有較低的血流速度,超聲儀檢測低速血流具有較小的敏感性。所以,常規超聲在小肝癌病灶的識別與鑒別過程中存在較明顯的局限性。目前,新超聲造影技術的診斷效果與增強CT 相一致,能夠較大程度上敏感地改善造影劑參與腫瘤微循環的具體情況, 進而說明肝腫瘤的具體血流動力學情況, 從而盡早對小肝癌病灶進行發現與鑒別。
由研究結果表明,與病理結果相比較,超聲造影檢查的檢出準確性、敏感性和特異性無明顯差異(P>0.05),且與對照組相比較,研究組的陽性檢出率明顯更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較,研究組的陰性檢出率明顯更低(P<0.05),說明應用超聲造影檢查方式診斷小肝癌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保障其診斷安全性,效果顯著。主要是因為:超聲造影檢查中注入造影劑后,可以清晰地觀察機體內重點區域的病灶灌注回聲強度變化及時相情況,大部分患者只需要輸注一次造影劑可以獲取準確且高質量的肝臟病灶時相,操作比較簡單。同時臨床醫生可以通過全面分析高質量的影像資料,依據微小腫瘤血管的時相特點確定小肝癌病灶的性質,具有高特異性的特點,進而提高臨床診斷準確性。
由于臨床上大部分小肝癌普遍在肝硬變基礎上形成的, 超聲檢查因粗糙肝病信息等因素影響而產生差異性的結果, 無法對數毫米至十幾毫米的硬變結節是否惡變進行仔細鑒別。本文超聲造影技術是對9mm 的最小肝癌病灶進行鑒別, 造影前聲像圖上極似硬變結節, 多普勒超聲影像資料無明顯血流信號出現, 而超聲造影時病灶早期呈短時間內整體增強的態勢,門脈期呈低回聲狀態,最終由穿刺病理確診。因此,超聲造影以顯示病灶的血流動力學表現為依據對小肝癌病灶進行鑒別, 普遍應用于大量肝腫瘤病灶, 但對于血供表現極不典型的肝癌病灶而言,診斷方面存在漏診情況。
綜上所述,應用超聲造影檢查方式檢測、診斷可以提高小肝癌患者的診斷準確性和陽性檢出率,其具有無創性的優勢,為臨床綜合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