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玲
(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南平 353000)
偉大而壯麗的百年黨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珍貴財富,是關于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7月1日創建至今全部成長歷程的完整史料,記載了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努力奮斗、不斷開拓、堅持發展的革命和建設歷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總結了我國人民為了拯救民族危亡而奮起反抗所進行的艱辛努力,和中國共產黨百年艱苦奮斗的輝煌歷史,并強調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借鑒百年歷史中的民族精神與力量,不忘執政為民,不斷前行,共同創造美好未來,汲取百年歷史中的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開創美好未來。
2021年2月20日上午,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這為新時代大學生們的黨史學習教育創造了基本遵循。
高職院校是培養職業技術人才的搖籃,高職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統當中占有關鍵地位,為國家的發展和經濟建設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這些優秀人才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技術能力,還必須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而學習黨史就是提升思想政治素養的最好的方法。只有注重強化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的黨史學習教育,才能使高職院校大學生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社會,才能使他們在社會發展中做出更大的貢獻,這對指引高職院校大學生在新時代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光榮革命傳統、提高探索奮斗的精神狀態與能力有著相當大的意義。
李大釗指出:“歷史觀者,實為人生的準據,欲得一正確的人生觀,必先得一正確的歷史觀。”史學思想準確與否關乎著國家的興亡、民族的盛衰,而準確的史學思維則對每一個中國人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方面,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們正是學習能力最強、思維方式最活潑的時期,容易接受各種新奇事物,吸收新潮思想;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們的心智還不成熟,價值塑造還沒有完全定型,很易于“走形”和“跑偏”。所以,在高校學習階段加強黨史課程教育,對于新時期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培養正確的歷史觀和歷史意義尤其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認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時代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十分緊要,不僅要樹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輩子都能堅持為之奮斗。”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是最富有朝氣的年輕人,這些具有理想信念的年輕人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重要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員的信仰、理念、價值導向和思想認識究竟如何,將直接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未來的開展。因此,在高職院校中強化黨史學習教育是引導新時期高職院校大學生們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的首要環節。
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前進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緩流也有險灘,有麗日也有風雨,有喜悅也有哀傷。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于時代的人生。”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們出生于國家繁榮、生活安寧的好時期,對過去國家貧困時期的痛苦并沒有切身體會,成長際遇比較順利,生活經驗也簡單明了,但人生成長過程并不會一路平坦。為此,新時期強化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史知識學習教育,正是為了使大學生在前輩們的艱難困苦中獲取精神的源泉,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在學習前人的崎嶇曲折經歷的過程中迸發奮斗的精神動力。
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在校生并不能充分認識到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性,在這部分學生眼里,只有努力將專業學習好,在求職活動中表現出自身技術過硬的專業能力,才能應聘到一個好的崗位,這就是最順利的事了。而關于學習黨史這種事,如果不在事業單位、國企和機關,就沒有多大意義(甚至有一部分學生覺得沒有意義)了。
據相關調查人員了解,有絕大多數教師的政治思想也與學生很相似,而無論是在教師隊伍建立、黨史教學基地還是黨史課堂的建立等方面,部分高職院校做得都很不夠。部分高職院校盡管曾經出臺過對黨史文化課程的重新編制措施,但未能落到實處,而新的課程由于財力和教師能力欠缺等原因,失去了時效性,未能更新換代成功。
由此可見,高職院校、教師及其研究人員對歷史教學的認可度不高直接制約著高職院校中共黨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從課程上來說,黨史教學并不僅僅是近代史教育課程,在空間上,它也不應當僅僅被作為節日時的宣傳和“應景”,黨史學習教育需要進行長期的、連續性的教學培訓和教育活動。此外,從高職院校大學生層面來看,目前很多普通高等職業學校的專項式黨史教學,往往是面向有加入共產黨意向的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在學習一段時間后,再開展專項式的黨史教學,而一些暫時沒有加入共產黨的意向的學生基本上也就不了解相關的入黨誓詞,更別說中國共產黨的過渡階段的總路線等理論層面的歷史知識了。因此,黨史教育不應是單獨或者片面地給準備入黨的高職院校學生的“特別課堂”,而應當加強高職院校黨史教育的普及性,使其成為全體學生的一種常態化素質教育行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重大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嚴重政治后果。”歷史虛無主義,說的是不通過具體分析就否定人類發展中的歷史演變過程,完全否定人類一切的發展理論與思想傾向,完全無視人類歷史演變的必然規律,用歷史支流沖擊歷史潮流,惡意攻擊,否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企圖實現其顛覆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破壞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丑惡目的。當前,互聯網科技迅速發展,網絡已經在全社會普及,而歷史虛無主義的意識形態思想也在新時期通過互聯網和自媒體上的個別文章或短視頻的表現形式,向思想政治意識還不強烈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們傳播。必須高度注意這個問題,強化高職院校大學生的黨史學習教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新時代,高職院校的黨組織必須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身份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以明確中國和西方各國之間的差別,為開拓黨的各項事業發展新格局打下較好的政策基礎。
一方面,高職院校必須意識到做好黨史學習教育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都有著重要和深遠的作用,因此無論是在黨史學習教育課堂的開設還是在黨史學習教育校外培訓基地的建立上,都必須做出積極的嘗試,教師的重視程度高了,才能感染學生,才能扭轉那些不注重黨史學習教育的學生的想法。
另一方面,學校要注意建立黨史學習教育的組織,設置專職的責任人進行學校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管理,要對上述責任人進行管理,并要建立規章制度和相應的長效機制,設置專職的紀律監督員,提高學校對上述責任人的監察與管理力度,將黨史學習教育落到實處,增大投入的力度。
高職院校擔負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所以思想政治教學成為學校開展立德樹人推動工作的重要課堂。新時期,加強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們的黨史學習教育知識培訓,必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
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的教學中,將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黨的光榮傳統、黨的歷史常識等重點內容向學生們進行講授,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對黨在歷史上的重要事件有更準確的了解,進一步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
其次,在學校思政教研活動中,要將歷史學科與黨史人物有機融合到歷史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摒棄常規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以高職院校的學生為主體,引導他們發揮好自己的主體能力,積極主動地研究中國的歷史,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社會責任擔當。處于新時代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大學生思維活躍,若一味灌輸黨史,會對教育效果起到反作用,應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們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積極主動的探索者,從而營造一個融洽的黨史學習教育氛圍,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圍繞黨史開展互動、溝通、交流,共同探索黨的歷史。
最后,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高職院校可以定期給高職院校的教師提供學習教育的機會,使他們潛心鉆研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授課能力。教師本身的教育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他們如何掌握豐富的基礎知識。如果教授思想政治課的教師自己對中國的歷史也沒有明確的掌握,很難想象其教出的學生會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知識水準。所以,教師要不斷豐富自身的基礎知識,通透地掌握歷史,提升教育水準,這樣才能把黨史知識全部精確地呈現給廣大學生。
新時期,強化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的黨史學習教育,要以社團活動為基礎,以社會實踐為紐帶,以互聯網為載體,舉辦學歷史讀書比賽、紅色歌謠比賽、學歷史黨建知識大賽、紅色人物微影片大賽、歷史名人話劇活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日演講大賽、黨史主題剪紙作品大賽和沙畫大賽等各種項目,使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得到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帶來的真實感受,利用學習強國、黨員之家、學生社團、黨史論壇等網絡平臺,讓黨史深入校園文化,讓大學生們在耳濡目染中承繼傳統,在身臨其境中實現初心宗旨。
另外,要通過開展紅色旅游等活動,寓教于樂,促進黨史學習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曾表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革命老區的紅色資源非常豐富,每一處革命遺址舊址、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塊革命烈士墓碑都是進行紅色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都體現了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初心使命和愛國情操。”“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通過精心組織的紅色之旅、老區大走訪、參觀革命圣地等戶外活動,發揮紅色基地的宣傳作用,將嚴謹的教育內容滲透到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當中,使學生們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習共產黨人的先進事跡,并培養出他們自己的愛國精神。
作為擁有豐厚的歷史底蘊和紅色基地的福建省,自然是開展紅色教育活動的最好的選擇,如古田會議舊址、建寧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谷文昌紀念館、馬尾船政舊址群等,都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的理想基地。
綜上所述,新時期加強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針對黨史學習教育面臨的各種困境,高職院校要從課堂教學、課程思政、社會實踐和網絡手段等多個方面著手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效性,因材施教,使學生們利用不同方式認真用心了解歷史,弘揚紅色文化,繼承紅色基因,實現初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