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水承,王雪晨,苗彥平,范彬彬
(1.西安科技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2.西安科技大學安全與應急管理研究所,陜西西安 710054;3.陜煤集團紅柳林礦業有限公司,陜西 榆林 719000)
我國是煤炭消費大國,煤炭生產常年位居世界前列。科學研究表明94%的煤礦事故與人為因素有關[1]。科學系統地歸納礦工不安全狀態的影響因素,對完善礦工不安全行為理論研究,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礦工的不安全狀態是導致其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前提。礦工的不安全行為取決于其生理和心理狀態,不良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會對其不安全行為產生直接影響,危及生產系統及工作群體安全。近年來,員工不安全狀態的相關研究受到眾多學者的廣泛關注。Reason[2]認為不安全的監督、行為前兆、操作行為和組織影響是導致事故的原因,并構建了事故病原學模型與奶酪模型;Ajzen[3]的計劃行為理論認為,人的行為受意愿、態度、主觀規范、知覺控制等因素的約束,并非完全出于自愿;楊雪[4]運用系統動力學方法模擬礦工不安全狀態的微觀演化過程,提出了從領導水平和組織承載能力2 個方面控制礦工不安全狀態的對策;此外,李煥[5]、惠璐[6]等基于眼動和行為反應實驗得出,不良的生理及心理狀態對礦工反應能力具有顯著負面影響,且會直接導致不安全行為的產生;田水承[7-8]驗證礦工不良情緒結構方程模型得出,礦工的不安全行為間接受其性格、注意力等因素的影響;Carlo[9]、趙江平[10]等采集心電、皮電等生理指標,結合幀間差對人體進行定位,進而實現不安全狀態的分類與識別。雖然眾多學者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因素之間的影響及層級關系,且取得了諸多成效,但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探究其表面影響因素,對于礦工不安全狀態影響因素的深入研究十分有限。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采用扎根理論從46 篇初始文獻中提取相關影響因素形成三級編碼,構建不安全狀態影響因素指標體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確定各影響因素權重,將有助于控制礦工不安全狀態,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水平,從而促進煤礦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扎根理論是一種質性研究方法[11],旨在搜集的各種原始資料的基礎上,通過探索研討最終得出與研究目標相關、反映研究目標本質的核心概念,并對這些概念進行分析,明確其關系和作用,最終得出與研究目標相關的結果理論。
1)開放式編碼。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選用46篇相關文獻作為分析資料,通過逐詞逐句閱讀和比較,得到321 條原始語句,提煉初始概念56 個,其中頻次不低于10 的初始概念有32 個,形成開放式編碼。
2)主軸式編碼。運用主軸式分析,對開放式編碼形成的32 個概念進行類聚分析,尋找各范疇之間邏輯關系,建立主要范疇和次要范疇之間的有效聯系,得到的11 個主范疇見表1。
表1 主軸式編碼Table 1 Axial coding
3)選擇式編碼。對11 個主范疇繼續考察和深入分析,歸納為個體因素、組織管理因素、環境因素3類,選擇式編碼見表2。選擇8 份研究范圍外的樣本,對其所含語句進行編碼,結果顯示,樣本中所含因素符合三級編碼所表現的邏輯關系,經檢驗未發現新的范疇,因此建立的三級編碼通過理論飽和度檢驗。
表2 選擇式編碼Table 2 Selective coding
通過參考不安全狀態影響因素的32 個開放式編碼,綜合考慮因子分析法和指標建立的原則,得到25 個礦工不安全狀態指標,并以此作為依據設計主觀調查問卷。調查共發放265 份問卷,回收問卷242份,剔除掉不符合要求的問卷,最終獲得有效問卷234 份。
1)信度分析。SPSS 信度分析中,信度系數主要為克隆巴赫α。將調查數據代入SPSS,Ceonbach’s α為0.784>0.6,說明該問卷具有較高可靠性。
2)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使用KMO 和Bartless 對調查問卷25 個指標的結構效度進行檢測,結果顯示Bartlett 檢驗近似卡方為849.820,顯著性為0.001,說明問卷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由主成分分析得出:共有8 個因子特征值大于1,累積方差解釋率65.763%。提取8 個成分換置后,因子荷載均超過0.5,說明指標選取較合理,25 個指標皆可保留。總結8 個主因子之間的關系,將個體因素、組織管理因素和環境因素作為一級指標,以此構建的礦工不安全狀態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
圖1 礦工不安全狀態影響因素指標體系Fig.1 Index system of factor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ners’unsafe state
因子分析法的核心是“降維”,即通過研究相關矩陣內部的依存關系,將大量的原始數據縮減,從而使因子變量更好地反映樣本整體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法[12]。在統計分析中,由于貢獻率的表達含義是主因子對總目標貢獻程度,因此在確定指標權重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各級指標在其基礎指標上的權重。
在不安全狀態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邀請安全學科專家對三級指標進行打分,采用Matlab R2019a 分別計算一致性指標、一致性比率、最大特征值,檢驗判斷矩陣是否具有一致性。
式中:CI 為一致性指標;λmax為最大特征值;n 為判斷矩陣維數;CR 為一致性比率;RI 為隨機一致性指標;A 為判斷矩陣;W 為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AW)i為A 與W 相乘所得特征向量的第i 個元素。
計算機輸出結果CR<0.10,說明判斷矩陣的因素對比的權重值處于允許范圍內,可以接受,礦工不安全狀態影響因素指標權重見表3。
表3 礦工不安全狀態影響因素指標權重Table 3 Index weight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safe state of miners
1)由一級指標權重得分可知,個體因素是影響礦工不安全狀態的主要因素,組織管理因素次之,環境因素對不安全狀態影響較小。個體因素中的3 個二級指標,8 個三級指標在各自所屬層的權重都相對較大。因此,在提出不安全狀態預防措施時,既要全面考慮3 方面的影響,也要考慮個體因素的影響。
2)由二級指標權重得分可知,生理疲勞、組織制度與人際關系權重較高,分別對個體因素、組織管理因素、環境因素產生較大的影響。減少疲勞現象的產生、完善組織制度、提高工作環境質量均有助于減少礦工不安全狀態的產生。
3)通過對三級指標的總排序分析可知,各指標雖權重不同,但都會不同程度的對礦工不安全狀態產生影響。腦力疲勞和肌肉疲勞為三級指標中權重最高的部分,它們的改變能直接影響礦工的不安全狀態,減少礦工疲勞的發生率,可有效降低不安全狀態的產生的概率。
1)塑造本質安全型員工。本質安全型礦井是指采用先進手段,保證礦井內人、機器、環境、管理達到高度和諧統一。塑造本質安全型員工是實現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也是構建本質安全型礦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安全型員工有利于維持員工安全健康的工作狀態,推動安全生產發展。企業在塑造本質安全型員工時,需時刻把“安全第一”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若生產與安全有沖突,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調節兩者矛盾。
2)優化組織管理。企業領導者的安全決策能力、組織能力、礦工對組織的忠誠心以及安全態度的好壞都會對不安全狀態產生一定影響。企業管理層應制定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制定合理的安全生產目標,將個人責任與生產安全責任落實到位。開展多部門、多工種、多環節的安全培訓與技能培訓,建立健全安全考核制度,提高礦工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進而樹立“人人都是安全員”的意識。企業應在日常檢查和培訓中建立激勵機制,將重獎重罰作為促進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以獎勵為主,懲罰為輔。
3)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企業應建設并完善工作環境管理制度,對礦工的作業環境進行合理設置,減少礦工的工作負荷和工作強度,加大對作業環境的監測監管力度,定期檢查照明設備、安全設備、防噪設備的使用和維修情況,保障系統內環境及設備運行過程的穩定性,以滿足礦工安全生理和心理需求,減少不安全狀態的產生。此外,安全管理部門應在井下和地面適當位置設置安全標志,并對現場進行合理設計和裝飾,進而增強礦工安全意識,提升礦工對安全知識等因素的感知能力。
礦工不安全狀態受個體因素、組織管理因素和環境因素影響。個體因素對不安全狀態影響最大,主要包括心理因素、生理感知和生理疲勞;組織管理因素包括組織制度、安全氛圍和安全控制;環境因素包括人際關系和作業場所。腦力疲勞與肌肉疲勞能較大程度上影響礦工的不安全狀態,降低礦工疲勞的出現率,能夠有效減少不安全狀態的產生。塑造本質安全型員工,優化組織管理,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對提升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