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喬禹

1 次世界杯、5 個洲的慶典,1 個月激戰、30 個夜晚的共同關注,32 支球隊、64 次勝負角逐。
如今卡塔爾世界杯賽程已過大半,而決賽也將于當地時間12 月18 日晚18 時在盧塞爾體育場進行。
世界杯如火如荼,每一場精彩比賽都牽動著世界球迷的心。無論是小組賽中阿根廷敗于沙特阿拉伯的扼腕嘆息,還是卡塔爾首次取得世界杯進球的“羨慕之情”,都讓球迷為之激動乃至亢奮。
一場場“爆冷”和“逆轉”;被球迷稱為“餃子皮”并做成表情包的16 歲的拉伊卜小王子(阿卜杜勒拉赫曼·法哈德·阿勒薩尼);甚至包括因為涌入超過百萬的游客,已經被累“瘦”的駱駝,無不彰顯著這場世界性盛會帶給全世界人民的激情與活力。
對于這場四年一度的世界性盛會,我們肆意吶喊、我們沮喪失落、我們分享喜怒,種種情緒夾雜在一起,球迷們的健康也可能深深地陷入“世界杯綜合征”。
根據零點公司調查統計顯示,七成觀看過世界杯的受訪者因看球出現疲憊,失眠,抑郁,焦慮的癥狀,上學或上班時無精打采,14.2%的人認為自己健康狀況有所下降。在對北京等8 個主要大城市的近1,300 名居民的抽樣調查顯示,感到健康狀況不如世界杯開賽前的占到大約一成半,觀賽主力21 至30歲的青年群體中,感到健康下降的比例為17.1%,相對較高。72.5%的人表示看球影響了上班或上課,因看球頻繁導致遲到,早退和缺勤。2.5%的人表示因為看球與同事發生過矛盾,主要因為對于不同球隊的支持。甚至還有個別受訪者因為要觀賽而設法讓醫院出具虛假病假條。
但這樣,其實是對自己健康不負責任的表現。
就在11 月22 日晚6 時許,阿根廷隊慘遭沙特阿拉伯隊爆冷逆轉、首輪告負,一邊吃飯一邊看球的趙先生“被氣得”突發胸悶不適,家人見他大汗淋漓、臉色蒼白,趕緊撥打120 急救電話,將他送至就近醫院就診。
同樣在當晚,一名阿根廷國家隊的孟加拉國球迷在觀看比賽后因胸痛倒地,送醫后不治身亡。
那么究竟什么是“世界杯綜合征”?它會像病毒一樣傳播嗎?它到底有哪些“危害”?
當世界杯20 年后再次來到亞洲大陸,這是世界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進行,陪伴中國球迷的熬夜套餐——啤酒+燒烤也變成了啤酒+火鍋,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四年一度的球迷健康危機。
其實“世界杯綜合征”并不是特指哪一種疾病,而是在世界杯期間容易發生的健康問題的統稱,除卻出現頭昏、頭暈、失眠、萎靡、惡心、胃痛、心慌、胸悶等不適外,常見的健康問題有以下幾種:
冬季本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世界杯賽程因為時差原因,還需要球迷們接連熬夜,改變作息時間,看球時激情澎湃情緒激動,綜合起來就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天氣寒冷,但球迷的心不冷,看球還需要一些適配的炸雞、啤酒、火鍋、炸串、燒烤等。夜間大吃大喝,再加上寒冷的天氣,容易出現胃腸道消化問題。
看球時容易激動,適逢初冬季節,晝夜溫差大,這時很容易受涼,導致一些呼吸道疾病出現。同時熬夜使得免疫力下降,加上飲酒后身體特別容易發熱,可能會進一步加重這一問題。
以往的調查發現,世界杯后,有7 成球迷會患上“世界杯綜合征”,其中一些人還會將喜歡球隊的“失敗”鏈接到自己身上,認為“球隊的失敗等于自己的失敗”,還會出現持續失眠、內臟功能紊亂、焦躁等綜合癥狀。
所以大家切記要健康看球,認清自己,避免自己的身體“諸神黃昏”。
據統計,歷屆世界杯期間,醫院急診率都突增。而廣東梅州市中醫醫院也適時開設了“世界杯綜合征”門診,由15 名來自多個科室的醫生輪流坐診。
據廣東梅州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科主治中醫師熊嘉盛介紹,嚴格來說“世界杯綜合征”并非一種疾病,而是在世界杯舉辦期間出現的復合型癥狀,門診醫生可以在了解患者的情況后,給予其有針對性的健康建議和調理手段使球迷有一個好的身體和心態來觀賞四年一度的足球盛宴。
“比如說,有的球迷可能平時白天就用電腦,下班看手機刷短視頻,夜里再熬夜看世界杯,就容易出現眼疲勞的情況。還有的球迷趕上世界杯之后,每晚喝啤酒、吃燒烤,長期下來腸胃出現了癥狀。還有的球迷熬夜比較多,加上支持的球隊表現不佳,可能會出現失眠、焦慮等癥狀。”熊嘉盛表示,這類癥狀往往并不嚴重,不構成疾病,只需要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一些調整,接受一些調理即可。
熊嘉盛說,梅州市足球氛圍濃厚,包括他在內的不少市民都是球迷。早在四年前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就有球迷在連續熬夜好幾天看世界杯后,感到身體不適到醫院就醫的情況。“所以今年我們一些醫生就和醫院建議,針對這種情況開設專門的“世界杯綜合征’門診,為這些球迷提供醫療建議。
除了醫學建議,熊嘉盛說,醫生們還會為患者開出一些具備調理功效的中藥膏方,針灸治療等,刺激患者的穴位,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緩解看球導致的不適癥狀。“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我們這些出診醫生還專門建了一個交流群,集中了多個科室的專家。如果患者遇到的一些問題不屬于我們科室的領域,我還可以請其他科室的醫生一起分析,確保給患者提供最專業的健康指導。”
據醫院介紹,此次門診將持續至12 月18 日世界杯結束。“我們這些醫生輪流坐診,目前我出診的半天時間里,就有十八九名球迷前來就診,現階段球迷主要反饋的問題以視疲勞為主。”熊嘉盛表示。
因事設診也要著重考慮必要性和實用性,不能只是為了蹭熱點、趕時髦,就應景式增設門診,卻忽視門診的實用價值,導致資源浪費。而“因事設診”的服務模式,也可以作為精準醫療的突破口,和其它相應舉措一起,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高質量的診療服務。這一點廣東梅州市中醫醫院值得點贊、值得學習。
說了那么多,其實主要還是要提醒球迷們在看球之前多多注意養生,注意身體狀況:
本身就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眼科疾病、肝功能損害等情況的球迷,最好不要熬夜,可以選擇看重播。
看球確實會需要一些消遣,但是盡量避免大魚大肉的攝入,高油脂食物會帶來內臟的負擔和嚴重的健康隱患。
世界杯期間,很多人都會定好鬧鐘、安排好其他事務,夜半觀戰,觀看比賽時,激動之情在賽況激烈、精彩配合、華麗進球、終場結束時候迸發,尤其是自己喜愛的隊伍獲得滿意比分的時候。耳鼻喉科醫生貼心小提示:觀球需克制激動的情緒,避免出現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常見疾病,指的是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減退,可能與情緒波動、勞累、緊張或感染等因素有關。情緒過于激動,會導致體內腎上腺素分泌增加、體液調節失衡,造成內耳血液循環障礙,從而發生突發性耳聾。另外,睡眠不足、身體疲勞、作息紊亂都可以成為突發性耳聾的誘因。
遇到喜愛的球員和球隊精彩表現時,難免用力吶喊助威,本刊貼心提示:球賽精彩固然多,加油音量要降低,一方面避免影響他人休息,另一方面避免出現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是指喉部黏膜的急性充血,會出現咽痛、聲音嘶啞等癥狀。說話過多、大聲喊叫等用聲過度情況會導致聲帶的急性充血、水腫,嚴重者可見聲帶黏膜下出血,導致聲音嘶啞。
除了這些,觀看世界杯難免熬夜,熬夜后又該如何做?我們又該注意什么?
在控制熱量攝入的前提下,保證每餐食物的多樣性,多食用蔬菜水果,尤其是注意選擇量少質高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B 族食物如牛奶、牛肉、豬肉、魚類、豆類等,也可吃點干果如核桃、大棗、桂圓、花生等,這樣可以起到抗疲勞的功效。而動物蛋白質最好能達到蛋白質供應總量的一半,因為動物蛋白質含人體必需氨基酸,這對于熬夜者提高工作效率和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
在家看球賽時,要保持室內通風和環境濕度,比如在桌上放一臺加濕器,以提高空氣的濕度。一定記住多喝水,勤上衛生間,每隔1 小時來回走動。睡覺前或者起床后,用十幾分鐘敷一個面膜,有助于為缺水的肌膚保濕。
可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興趣進行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熬夜中如感到精力不足或者欲睡,就應做一會兒體操、太極拳或到戶外活動一下。
在熬夜后的第二天午間進行約20 分鐘的短暫小睡,能幫助我們緩解疲勞、嗜睡感,甚至幫助改善精神、記憶狀態。(小睡盡量不要超過30 分鐘,以免喚醒后出現暫時性的迷惑、不清醒、感覺能力下降的狀態。)
維生素A 可調節視網膜感光物質——視紫的合成,能提高熬夜者對昏暗光線的適應力,防止視覺疲勞。
另外,看球時要保持正確的坐姿,以保護頸椎。不要窩在沙發里或床上,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觀看足球比賽,否則容易導致頸部僵硬、肌肉痙攣、頸椎疼痛等,還影響視力。經常保持一個姿勢看球,容易出現肌肉疲勞和腰背酸痛。因此建議邊看邊動,多做扭頭、擴胸、抬腿等動作。
本次卡塔爾世界杯有個“諸神黃昏”的別稱,可謂看點多多,絕代雙驕梅西和C 羅都已經超過了35歲,迪瑪利亞、莫德里奇等知名球員也已經是“高齡球員”,很有可能會是一個足球時代的落幕。
作為球迷,真心地希望這些老將能夠不留遺憾地在自己最后一屆世界杯中盡情揮灑。這也是我心中足球的本質,吶喊、競爭、激情、拼搏、戰斗不息,進攻不止!我們享受其中,如兄弟般同進退,一起沖破黑暗,迎接光明!
《人人健康》雜志社也提醒大家,要合理安排學習、工作及娛樂,做到松弛有度,勞逸結合,文明觀看賽事,理智對待輸贏,同時也要避免因看球影響到他人。在激情觀賽時,如果是有基礎病的朋友,建議提前準備好可能需要的藥物,享受快樂健康的世界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