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敏
(山西白求恩醫院 山西太原 030000)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越來越高,無論是在物質生活還是精神世界,都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1]。護理安全是最敏感、最有效的評估方法。預防護理差錯是保障護理工作的關鍵,也是提高護士工作質量的關鍵。應加強對護士的安全管理,消除各類不安全因素,建立健全的護理安全監測體系,在保證護士的安全方面很有必要。護理人員要不斷地加強專業知識,提高技術操作能力,以前瞻性的目光去觀察患者,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問題。在整形外科技術逐漸發展的科學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接受一定程度的整形外科手術,以達到更為滿意的自身顏值。而在手術過程中以及術后的相應護理將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本文主要探討分析在整形外科門診手術中,進行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帶來的具體應用效果,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一定參考。
基于本文研究目的,從本門診收治的整形外科手術患者中選取了120 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21 年6 月~2021 年12 月。利用電腦抽取隨機數字匹配的方法將120 例患者劃分為兩組,即參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 例。
參照組男性22 例,女性38 例;年齡21~48 歲,平均(33.12±4.25)歲;所接受的整形外科手術均為一般型,住院時間1~3 天。
觀察組男性25 例,女性35 例;年齡22~46歲,平均(32.88±3.84)歲;在手術類別上也為一般型,住院時間1~3 天。
在上述基本指標方面,兩組樣本數據在統計學意義上無顯著差異(P>0.05),能夠進行下一步的護理觀察分析。
同時,為了保證整個研究過程的順利進行,所有參與研究患者均簽署了研究知情同意書,了解并支持研究的程序開展。在其他注意事項方面,排除了患者存在自身疾病,以及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及極度不配合護理工作類型的患者,避免對研究結果造成較大誤差。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法。在進行整形手術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對患者即時的各項生命體征做好監測和記錄。如果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任何特殊情況,向醫生匯報情況,做好對應的處理[2]。
觀察組采取護理安全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對手術室進行環境方面的安全管理。整形外科手術相對普通外科手術而言,花費時間更短,使用的儀器和設備也可能存在特殊性。在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方面,應該做到最基本的防火用電管理,在需要使用激光或者電刀等儀器時,應該秉持安全用電意識,確保使用電器符合手術室最大限用功率。并且在用電過程中,應該做好防水措施,保證不濕手接觸通電儀器。在手術室的裝修設計方面,需要考慮醫務人員及患者的最大便利性,做好地面防滑,避免醫生或者患者滑倒摔傷。
其次加強對護理人員以及手術醫生的護理意識、護理操作培養。在整形手術的術前、術中以及術后都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個人身體素質以及個體在具體手術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3]。在整形手術開展之前,護理人員應協助醫生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全面科學的了解,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從而選擇更為合適的狀態對患者開展手術。整個手術的護理工作,護理人員要做到全程的無菌操作,嚴格依據手術流程進行手術,規范化協助醫生完成整形外科手術,如針對各類器械,做好“三查七對”。在術后的患者護理服務方面,護理人員應該有敏銳的護理管理意識,了解患者動態,無論是術后生理還是心理反應,都應該保持細心的觀察,及時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4-5]。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對患者進行細節化的安全管理。在基本的護理安全管理方面,應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和過敏史,做好術前的全方位準備工作[6-7]。
比較兩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發生率,統計發生患者比例進行評估。同時,對患者展開相應的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了解所有患者對護理的評價和心理滿意度,滿意度采用五點量表進行評估,即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以及非常滿意,患者評價為滿意和非常滿意即視為達到滿意程度,計入滿意度人數。通過上述指標測定,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評估,分析探討得到相應的研究結論。
利用統計軟件SPSS26.0 對獲得的樣本數據進行處理,所測度的兩個指標,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服務滿意度采用百分數(%)表示,主要運用的統計方法為t 檢驗和卡方檢驗,對兩組統計結果進行比較。若P<0.05,兩組結果有顯著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管理后,兩組患者在并發癥發生的次數上都有所減少,但觀察組患者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的發生率。參照組有15 例發生并發癥,而觀察組僅有2 例發生并發癥,并且兩組統計結果P<0.05,符合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并發癥發生率結果統計
通過對兩組患者在滿意度方面的統計結果分析,可以看到接受護理安全管理的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更為滿意,滿意有18 例,非常滿意有38 例,滿意度高達93.34%;而在接受常規護理的參照組患者中,滿意有10 例,非常滿意有15 例,滿意度僅為41.67%,兩組統計結果滿足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護理安全管理模式下的患者對護理服務評價更高,對所接受的護理服務更為滿意。見表2。

表2 護理服務滿意度結果統計
隨著美容市場的擴大,整形外科的醫療技術也隨之提高,整形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整形外科手術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良事件,會對手術的安全性和整體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4]。從以往整形外科門診護理工作來看,護理安全問題發生在多個方面,包括護士責任心不高、規章制度不完善、護士技術經驗不足、操作不熟練、護士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管理者思想落后、安全意識淡薄、缺乏溝通、規章制度流于形式等等[5]。特別是在護理管理上,要做到以病人為本,在不違反醫院的規定的前提下,積極地對病人進行人性化的服務,充分考慮到病人的各種合理需要,提升病人的配合度,保證了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和手術的順利進行。為了實現此項醫療服務的目的,醫務工作者必須緊密協作,通過經驗導,能夠緩解患者在接受手術后的焦慮情緒,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提高患者對手術效果的信心,從而可能影響手術效果的進一步完善[7]。
綜上,在整形門診外科手術中,對患者實施高質總結、溝通交流等方式,不斷提高團隊的凝聚力,真正的發揮出醫療資源的優勢和使用價值。有效的溝通可以充分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包括對手術后的結果的預期。護士要學會有效的溝通方式,實現病人的心理需要,了解病人的手術禁忌,保證手術的整體效果[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參照組有15 例發生并發癥,而觀察組僅有2 例發生并發癥;同時,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3.34%明顯高于對照組41.67%,P<0.05。通過對比兩種護理方法下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價結果,可以發現,在護理安全管理模式下的患者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更低,能夠得到更細致全面的護理服務,對整個護理流程也有更高的滿意度。護理安全管理顧名思義是為保證患者身心健康,對各種護理不安全因素進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措施,運用技術、教育和管理三大對策,從根本上預防護理安全問題。在整形外科門診手術逐漸普及的時代背景下,選擇接受外科手術的群體越來越多。在患者接受手術的整個流程中,無論是術前、術中還是術后,做好相應細致化的護理安全管理能夠實現對患者護理服務質量的提升,有效改善在外科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問題。此外,對于整形外科門診手術患者,開展合適的飲食與心理護理指量的護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進護理服務,提高服務質量,患者對整個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也更高。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值得推廣應用護理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