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開梅



摘 要:本研究主要對廣西農村小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探討其教學自主性的現狀。研究發現,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處于中等水平,大部分教師擁有自主教學的能力;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在學歷、教齡、婚育狀況等因素上存在顯著差異。對此,國家、學校應該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收入水平,完善教師責任標準;教師應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學校應開展多樣的創新教學教研活動,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調查問卷;專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9-0044-03
一、引言
教學自主性是教師自身的內在的自主性和外在的教學自主的權利。“教學自主性貫穿在教學的整個過程并且與教師的專業發展息息相關”。隨著國家不斷重視、支持教育,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一些學校的部分中小學教師仍存在教學觀念落后、教學自主性不足等現狀。顯然,教學自主性已成為衡量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基于此,筆者對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的現狀進行研究,從而為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參考。
二、研究設計
1.調查對象
本研究對廣西農村小學教師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43份,回收率為81%。樣本從性別來看,男教師人數占10%,女教師人數占90%;從學歷來看,大專學歷的教師人數占27.7%,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人數占72.3%;從年齡來看,青年教師(24歲~39歲)人數占73.9%,中老年教師(40歲以上)人數占26.1%;從教齡上看,9年以下的教師人數占55.2%;教齡10年~15年的教師人數占23.2%,教齡15年以上的教師人數占21.6%;從月收入來看,2 499元以下的教師人數占33.2%,2 500元~3 499元的教師人數占43.1%,3 500元以上的教師人數占23.7%;從婚育狀況來看,未婚的教師人數占52.2%,已婚的教師人數占47.8%。
為了進一步了解教師的想法,本研究分別從一年級(本科,4年教齡)、三年級(本科,8年教齡)、六年級(大專,10年教齡)各選取一名小學教師進行訪談。
2.調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進行研究。問卷維度是根據教學自主性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的特點來劃分,這是基于前輩姚繼海學術成果而設計。問卷共29題,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教師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學歷、教齡、收入、婚育等6個方面的因素,共6題;另一部分為教學信念、教學目標、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反思、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八個維度,共計24題。研究采用李克特的五點量表來設計與統計(從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調查數據采用SPSS23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問卷信度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7~0.96,具有良好的擬合指標,具體見表1。
利用SPSS對問卷的效度分析如表2,KMO值等于0.882,即達到適中的(Middling)的指標,P值(Sig)為0.000,達到顯著水平,適合做因素分析。
三、研究結果
1.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處于中等水平
由描述性統計分析可知(見表3):教學方法、反思、評價、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等五個維度平均得分均在4分以上,教學信念平均值為2.5±0.8分、教學目標平均值為3.3±0.8分、教學內容平均值為3.2±0.8分,總體平均值約為3.7分。這說明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總體處于中等水平。
2.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的差異分析
因男教師僅占樣本數量的10%,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本文只對年齡、學歷、教齡、收入水平和婚育狀況在教學自主性上的差異進行分析。
(1)農村小學教師年齡在教學自主上存在顯著差異。筆者通過對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檢驗,研究發現: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在教齡的P值為0.000<0.01、F值是271.2,說明農村教師教學自主性在年齡上存在顯著差異。青年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的平均值分別是3.92分、4.01分、4.24分、4.39分、4.42分、4.38分、4.32分、4.48分,各維度之間平均值差異不明顯。非青年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的平均值分別是2.57分、2.89分、3.99分、3.36分、3.70分、2.84分、3.52分、3.89分,其中在教學目標、內容、方法上的平均值在3.2分以上,而在教學信念、目標、教學反思上平均值較低。由此可以看出,青年教師的教學自主性高于非青年教師。大部分年長的教師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學習能力等方面趨向平穩。現在的青年教師在師范院校經過技能、師德的培養,擁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和信念。
(2)農村小學本科學歷的教師教學自主性高于專科學歷的教師。筆者通過對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檢驗,研究發現:各個維度在教學自主性的P值0.000< 0.01,F值為198.7,兩者存在顯著差異。專科學歷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的平均值分別是3.20分、3.86分、3.74分、3.90分、3.60分、3.71分、3.52分、3.72分,八個維度上的平均值在3.1分~3.9分。本科學歷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的平均值分別是3.75分、3.82分、3.95分、4.18分、4.24分、4.36分、4.57分、4.28分,八個維度上的平均值在3.7分~4.6分。因此,本科學歷的教師教學自主性高于專科學歷的教師。
3.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在教齡上存在顯著差異
筆者通過對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檢驗,結果發現:農村小學教師自主性在教齡P值為0.001,兩者存在顯著差異。9年以內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的平均值分別是4.17分、4.39分、4.35分、4.58分、4.07分、4.36分、4.51分、4.27分,這八個維度上的平均值在4分以上;10年~15年教齡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的平均值分別是2.51分、3.13分、3.17分、3.73分、2.50分、2.84分、3.18分、3.24分,這八個維度上的平均值在2.5分~3.7分之間;教齡在16年以上的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的平均值分別是3.33分、4.00分、4.12分、3.83分、3.96分、4.01分、3.97分、4.07分,這八個維度上的平均值在3.3分~4.1分之間。由此可知,9年以內教師的教學自主性最高,10年~15年的教師教學自主性最低,16年以上教齡的教師教學自主性高于10年~15年的教師。
(1)收入高的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自主性高于收入水平較低的教師。筆者通過對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檢驗,研究發現:農村小學教師的自主性與教師收入水平的P值小于0.001,兩者存在顯著的差異。月收入在2 500元以下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的平均值分別是3.74分、3.52分、3.74分、2.95分、3.70分、2.81分、3.72分、3.41分,八個維度上的平均值小于3.8分;月收入在2 500元~3 499元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的平均值分別是3.63分、4.16分、4.19分、4.50分、4.10分、3.99分、4.67分、4.30分,這八個維度上的平均值3.6分~4.6分之間;月收入在3 500元以上教師自主性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的平均值分別是4.31分、4.54分、4.61分、4.47分、4.21分、3.81分、4.48分、4、55分,這八個維度上的平均值3.8分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教師的收入水平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自主性。
(2)未婚的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自主性高于已婚教師。筆者以婚育狀況為因子進行單因素分析,研究發現:婚育狀況與教學自主性P值0.000<0.01、F值為302,兩者存在顯著差異。未婚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的平均值分別是4.19分、4.57分、4.70分、4.44分、4.41分、4.26分、4.31分、4.24分,各個維度的平均值大于4分;已婚教師除了在內容、方法、課程設計、活動設計上平均值為4.25分、4.09分、4.16分、4.17分,大于4分,教學信念、目標、反思、評價的維度分別為3.14分、3.67分、3.29分、3.48分,均小于4分。由此可知,已婚教師的教學自主性低于未婚教師。婚姻狀況與教師的職業倦怠具有相關性,小學已婚教師的職業倦怠高于未婚教師。
四、討論與建議
1.非青年教師和已婚教師教學自主性發展動力不足
結果顯示,年齡較大的教師在教學信念、反思的維度上教學自主性較低,已婚教師在教學信念、教學目標、教學反思和教學評價的維度上教學自主性較低。由此可知,非青年教師、已婚教師在教學各方面的積極性較低,存在職業倦怠,教學自主性發展動力不足。
這就要求學校經常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以此激發教師的內在動力,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教師也應通過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促進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
2.教師應提升自身的素質,促進教育公平
筆者在研究中發現,教師的觀念想法、自身修養等,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態度和“三觀”的樹立。在現實中,部分小學教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忽視學生的全面教育。對此,學校應定期開展師德教育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國家、學校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收入水平,完善教師責任標準
從調查結果可知,教師的收入水平會直接影響其教學自主性。農村孩子的父母常常外出打工,在這種環境下,農村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會有更多的壓力,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當教師的付出與收入無法平衡時,會導致教師工作積極性下降,影響教學質量。對此,國家應該提升教師的薪資待遇。同時,學校應完善教師的責任標準,進而提升教師的教學動力。
參考文獻:
[1]姚計海,申繼亮.教師教學自主性問卷的編制與修訂[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0(03).
[2]陳曉.農村小學教師專業能力現狀及對策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8.
[3]呂林海.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活動中技術整合的重要影響因素[J].中國電化教育,2008(04).
[4]葉淑杰.小學教師工作自主性缺乏的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5]胡洪強,劉麗書,陳旭遠.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3).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Autonomy in Guangxi
Qin Kaimei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6,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mainly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Guangxi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ir teaching autonom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teaching autonomy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s at the medium level, and most teachers hav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teaching;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eaching age, marriage and childbearing status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autonomy. In this regard, the state and schools should improve the income level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standards of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schools should carry out innovativ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to eliminate teachers' job burnout.
Key words: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autonomy; questionnaire; professional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