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翠 楊敬源 張薔


摘 要:通過對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策略主題發現及演化分析,可以掌握圖書館事業發展過程中相關文件的制定和實施情況,客觀認識和評價圖書館策略,為圖書館事業策略方面的研究和制訂提供參考。選取2008~2018年《中國圖書館年鑒》中法律法規與相關文件的全文作為研究樣本,利用LDA模型進行主題提取和挖掘。2007~2017年我國圖書館政策主要涉及10個主題,通過對這些主題內容特征及演化分析,為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圖書館事業;主題分析;主題建模
國家和地方發展策略對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影響深遠,我們能從圖書館事業發展軌跡中看到其中的影響,也能從策略的發展變化中發現圖書館事業發展變化的趨勢。因此,通過對歷年來國家、各級政府、行業組織頒布的規劃、規章、制度、意見、通知、辦法、批示等圖書館事業發展策略內容特征的主題分析,及其發展脈絡梳理,能夠深入理解國家對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指導和推動作用,站在戰略高度和層次上有效地促進圖書館事業創新性發展。
目前,我國學者對圖書館事業策略中是否應包含法律有不同意見,本文研究的策略不包含法律法規,以狹義的圖書館相關文件為考察對象,即根據上述范圍限定各類型文件全部或部分內容與圖書館事業相關的文件。
一、研究內容及方法
1.研究內容
選取2008~2018年《中國圖書館年鑒》中法律法規與相關文件中的全文,作為研究樣本。將11年的文本匯總進行整體的主題分析研究。
2.研究方法
用主題建模方法,應用LDA模型從大量的圖書館事業策略文本中發現相應的主題信息。為了更深入細致地分析文本內容,對采集的文本數據進行規范化處理,消除文本采集過程中的重復、錯誤數據。將所有相關的文本用Jieba做中文分詞,為挖掘其最基本的關注點,文本分詞以字或詞語為最小單元進行切分,并結合語義表達進行人工干預及剔除,保留具有實際價值的字或詞,形成可供分析的文本數據。然后,將初始數據用LDA模型進行主題分析,LDA模型計算的參數設置為:所有文本主題個數K=10,α和β值為0.6,迭代次數為100,每個模型內的主題詞是40個,用于表征模型主題。
二、建模結果與分析
1.建模結果
由于年鑒是記述上年度資料的工具書,2008~2018年的年鑒實際涵蓋內容是2007~2017年的資料,在以下的分析中會用實際的年度進行分析。將11年的政策文本整體進行模型處理后,得到的處理結果如表1所示,共有10個主題。
2.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趨勢分析
(1)2007~2017年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總體發展趨勢
由圖1各年發布的圖書館事業策略的數量看,2007年數量最多,一是因為2007年是“十一五”規劃的第二年,政府和教育、文化等各部門都發布“十一五”發展規劃;二是國家啟動了“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相關文件頒布較多;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各地相繼頒布實施該條例的文件。2010~2012年較多是因為“三館一站”的推動;2014~2015年較多則是受2015年《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的影響。
(2)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策略重要主題演化趨勢
對10個主題每年發布的策略數量進行統計,結果如圖2所示,展示出11年間8個方面圖書館事業策略的主題演化情況,前期曲折發展,后期只有文化建設、全民閱讀相關策略有上升趨勢,其他方面相關策略數量趨于下降,在國家文化強國治國方略驅動下,使這兩方面都呈增長趨勢。
三、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策略的內容特征及主題演化
下面對《中國圖書館年鑒》11年收錄文件的主題提取結果(表1)展現的10個主題內容特征和主題演化進行逐一分析。
1.政府信息公開
相關文件集中在2007、2008年這兩年,占比50%,其他各年相關文件發布趨于穩定。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布實施后,中央下發了施行《條例》的通知,各省、市、自治區陸續發布貫徹實施《條例》的通知。該文件將公共圖書館設為政府信息查閱場所,設立檢索點,圖書館應根據需要設立相應的設施和網絡,以利公眾及時完整地獲取政府主動公開的信息,充分發揮政府信息的服務作用。
2.文化遺產保護
相關文件中古籍保護的占三分之二,主要集中在2007年和2008年,其余9年較少且比較平均。另外,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占三分之一,平均分布在11年中。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在 “十一五”期間大力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先后實施了“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評定、“全國重點古籍文獻保護單位”遴選、編制《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古籍普查、培養古籍保護修復人才、成立古籍修復中心等一系列措施,先后制定了《古籍定級標準》《古籍普查規范》《圖書館古籍特藏書庫基本要求》等多項標準。2008年,在此基礎上各省市都發布了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相關文件,促進了古籍保護工作大規模、跨系統、統一標準、統一實施,實現古籍工作全國共建共享的目的。
3.樣本呈繳
只有2份相關文件,2007年新聞出版總署下發《關于加強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樣本繳送工作的通知》,強化出版單位應按照《出版管理條例》《電子出版物管理規定》《音像制品管理條例》規定及時、完整地向國家圖書館、中國版本圖書館和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免費繳送樣本,2009年有1份關于地方文獻的典藏本繳送辦法。
4.工作和規劃
相關文件2007、2010、2011年這3年較多,占比50%, 2012~2016年期間較少且比較平均,其余2年只有幾份,甚至沒有。主要包括“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文化發展規劃、各級城鎮規劃、服務業發展規劃,以及政府工作中民生、科技發展、安全衛生等方面與圖書館事業相關的政策,各方面的相關文件對圖書館事業高度關注,形成對圖書館事業的綜合保障,對圖書館事業發展起到拉動作用,形成政府——圖書館——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
5.教育事業
相關文件在2007、2010、2012、2014年這4年間數量較多,占比將近三分之二,其他6年較平均,都是十幾份。主要包括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義務教育、高等教育階段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建設、教育均衡發展等相關文件中對圖書館的發展規劃和標準要求,從教育事業方面規范和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國家從戰略上對教育高度重視,必然會帶動學校圖書館的發展,從而促進整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6.文化建設
相關文件在2008年較少,只有幾份,2012年、2016~2017年較多,占比將近一半,其他7年稍少一些,總體呈上升趨勢。國家對文化建設也是持續保持高度重視,2007年“十七大”報告提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2011年《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文化體制改革,“十八大”報告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發展目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 “十二五”“十三五”規劃關于文化建設的目標,使圖書館等文化機構規劃重點實現從設施建設到全覆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到免費向社會開放,再到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轉變,更重視服務效能。這一系列重要文件表明今后一段時期在文化事業發展領域的重要目標將是保障公民文化權利,也為今后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7.免費開放
相關文件分布在2011~2016年這幾年中,2006年《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要求公共文化設施可向社會免費開放,2006年5月開始上海圖書館減免服務收費,2007年起包括公共圖書館在內的各類社會文化服務機構開始大規模減免收費,2011年文化部、財政部又印發了《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使免費開放在國家策略推動下得以全面實施。
8.公共文化服務
相關文件在2008、2012、2013年和2015年數量較多,占比90%左右,其他年份則較少。2005年是我國公共文化策略元年,“十一五”規劃建議第一次出現了“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相關表述,并被列入2006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10年時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經歷提出——基本建成——標準化、均等化——社會力量參與的發展歷程,向著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和實現公民基本文化權益、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目標邁進。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組成部分,在國家積極推動下,逐步實現全覆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加快了事業建設各種問題在策略層面的解決,對圖書館事業今后的發展將起到更大促進作用。
9.特殊人群保護
相關文件在2011年最多,占比將近30%;2008年最少,一份沒有;2007年和2015年較多,占比超過30%,其他7年則不足30%。該主題下主要是對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婦女兒童、少數民族、農民工等特殊群體文化權益的保障,圖書館要對其免費開放,在資源與設施上提供特殊服務,履行社會教育與文化傳播功能,保障全體公民都能公平、便捷地獲得文化服務。
10.全民閱讀
相關文件數量從2013~2017年,呈逐年遞增趨勢。從2006年一些部門發起倡議,到2016年全民閱讀成為國家“十三五”規劃“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實現了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和宏觀布局,成為工作重點。2014~2021年“全民閱讀”連續8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國各級文化機構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農家書屋、“書香童年”等全民閱讀項目,基層閱讀設施建設等各項文件不斷頒布,整合各方優勢,充分發揮各部門、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社會力量、宣傳機構及志愿組織等不同力量的職能,共同促進全民閱讀。圖書館作為全民閱讀公共服務場所應當提高服務效能,為公眾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便捷高效的借閱服務,積極開展閱讀推廣和專業指導。
四、結語
當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心逐漸轉向追求核心價值的實現,在開放、平等、包容、隱私、服務、閱讀、管理、合作等方面探索管理制度和服務體系的理論現實化、理念實踐化。在圖書館實現服務理念創新和管理思想創新的過程中,國家制定和實施的相關文件會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從而在根本上決定著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方向。借助LDA模型,對2007~2017年圖書館事業策略進行文本挖掘,使圖書館事業策略的內容特征得以全方位展現,從時間發展上對重點主題的演進和變化機理進行梳理,希望能對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策略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申曉娟,楊 凡.從政策語境下的圖書館標準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2006—2016)[J].圖書館,2017
[2]吳 俊,石宏磊.“互聯網+”研究的熱點主題、脈絡與展望——基于主題建模的內容分析[J].電子政務,2016
[3]石鳳貴.基于jieba中文分詞的中文文本語料預處理模塊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
[4]范興坤.我國當代圖書館事業政策的時代特征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3
[5]范興坤.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政策建設思路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7
(作者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