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莉
摘 要:中醫檔案故事的編撰基于價值觀,聚焦“變化”,通過懸念的設置、平實的語言,圍繞中心和焦點探尋故事真正的價值,實現中醫檔案的社會歷史價值,發揚傳統中醫藥文化。
關鍵詞:故事;中醫;傳統;文化
中醫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發展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經過千年與疾病的斗爭、歷經大量的臨床實踐、積累出豐富的治療經驗,才形成臟腑經絡、氣血津液與陰陽五行思想相結合的中醫理論體系,并長期指導著臨床實踐而成為特色鮮明的中醫學。講好中醫檔案故事,是中醫人的責任和使命,更是對中華民族傳統醫學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新時代講好中醫檔案故事,以中醫藥文化培養出一批熱愛中醫藥事業的奮斗者,以團結合作、協同創新的精神砥礪前行。
一、中醫檔案故事的界定
故事是最原始、從古至今都一直被人們接受的一種形態。通過編故事、講故事的方式將人類發展過程中累計的經驗、教訓及獲得的道理得以流傳后世,幫助人類繁衍生息;通過故事傳承同樣的價值觀,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統一民族的形成,對統一民族的形成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檔案故事具有的相對真實性是使公眾信服的思想基礎,圖文并茂帶有佐證材料的講述方式使受眾的代入感更強。因此,檔案故事有著實證性的特點,檔案故事更加生動,也更具有說服力。
中醫檔案故事作為“故事”的一種,它講述的是一段由檔案呈現出的中醫發展歷程,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記憶和證據,相比其他檔案故事,它更具醫療、科學、教育、歷史價值為一體,呈現中醫藥檔案發展脈絡。雖然在中醫檔案故事里中醫藥知識對普通公眾來說有些深奧難懂,但通過合理的“故事”編寫也可以做到生動有趣、老少咸宜,如何適度撰寫中醫檔案故事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由于中醫收集檔案的部門眾多,有各級檔案部門、校史研究室、學院、醫院、名老專家傳承工作室等,中醫檔案故事往往是由幾個部門聯合編撰,這里我們認為只要是符合檔案特征,能反映檔案真實性的都屬于中醫檔案故事的定義范圍。講述中醫檔案故事應基于客觀事實的基礎,將中醫發展史上的經驗、教訓、道理等通過合理的、生動的編研方式,使檔案記憶再生產出符合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文化產物,凝練成具有較高可讀性的優秀檔案編研作品。
二、目前中醫檔案故事的主要講述內容與方式
中醫是我國古代人民對生命的解讀和詮釋,并建立起一套認知體系,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綿延幾千年來與疾病作斗爭的智慧。因其包羅海量的檔案資源為中醫教育提供素材,為社會開展中醫藥防病、治病獨具優勢,所以作為檔案工作者有責任利用好檔案故事去宣傳、傳承它。
從調研中得知,目前中醫檔案故事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重大事件、重要獎項及政策、會議;2.名家幼年的成長求學經歷;3.從醫經歷,包括教研室或科室的創建與發展、醫院建設、學科發展;4.師從帶教經歷,如跟師學徒;5.總結治病經驗,立法、處方、遣藥;6. 教育經驗、育人心得,為醫者先學會醫德;7.中西醫結合的發展歷程及感悟;8.科研及實驗過程、研制新藥;9.中醫的教育改革、教育教學;10.醫療救助的經歷,如支援邊疆、邊遠地區,抗震救災等。其中主要記錄方式有:編輯成書、主題展覽、口述檔案、電視訪談,專題片、話劇表演等。
總體而言,中醫檔案故事的編研成就斐然、涉及面廣、流派眾多,檔案部門與其他部門合作參與收集和編研一批講述中醫檔案故事的作品,部分中醫名家成立了名醫工作室,由中醫學者專門負責名中醫的醫案收集和教育教學工作。今后深入研究的領域可以是如何在眾多的檔案收集作品里呈現中醫檔案故事的精品之作,分門別類整合眾家之長,將中醫藥經典著述通過編研整理成為流傳的經典。
三、中醫檔案故事的編研實踐
1.精髓是價值觀
檔案故事的核心是圍繞著精神乃至道德進行的,任何一個故事一定有一個道德前提,講故事其實是對真理的一種創造性的裝飾,本質上是一種哲學追求,去偽存真、探索真理的過程。道德前提在羅伯特麥基的《故事》里也被稱為“主控思想”,這個道德前提應用在檔案故事的編撰中須符合新時代推崇的主流思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對公民個人的價值準則,也是對中醫故事價值觀提煉的核心判斷標準。
中醫檔案故事的價值觀還在對于生命以及它真意的感悟,精神上的主觀真理。中醫思想如裘沛然的“培才先育德,治病先治心”;朱南孫的“朱氏十問”;劉嘉湘“以人為本”“扶正治癌”;李祥云“重醫德,求療效”。這些思想應該貫穿故事全局,或者能從故事中得以凝練。這是一則故事成功與否的決定性要素,它將各個獨立的情節以一種含蓄而微妙的方式匯聚在一起,共同指向故事的道德前提,將故事的每一個部分最終合成為一個整體。
2.增加檔案故事的可讀性
(1)聚焦“變化”
真正的故事是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影響主人公以及導致他采取了什么行動,這個行動又使得他的思想發生某種改變。一個好的故事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應該有所變化。如段逸山在《甘露幸沾葉草繩——往事雜憶》中提到編寫《醫古文》教材時,裘沛然先生提醒他收錄《與薛壽魚書》后明白一件事理:著名文人每有涉醫自之上乘文字,自當留意挖掘,后查檢出《述病》《使醫》《贈賈思誠序》《鼻對》《醫俗亭記》等。
顧伯華與陸金根操作顧氏外科診治漿細胞性乳腺炎手術前,原本按操作程序,銀絲球頭必須從潰口進入,再從乳竅出來,不允許將路徑和方向互調,否則手術無法進行。但在一次手術中,陸金根因探針正向操作受阻遂將銀絲探頭逆向操作,顧伯華詢問究竟,發現因為該患者的病灶乳房有一層乳膜隔,之前從未遇到這種情況。陸金根提出大膽設想,將另一根銀絲探針頭與之前進針的探針頭,頭與頭用線連接,然后推出前一探針,再把后一探針引進。試驗成功后,顧伯華從中悟出道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既有常規現象也有特殊情況,不能以一種常規程序應對醫療中出現的特殊情況。此后,將陸金根“以球引球”的方法列入修改后的操作規程中。
又如,王玉潤富于創新,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在經歷與徐小圃一起關于臨床病案的訴訟后,改變原先中醫不注重記錄病史的傳統,從此中醫開始記錄病史。
(2)“歷練”成功
隨著故事的發展,主人公在經歷很多歷練、困難后成功到來的一瞬間被稱為“恩寵時刻”,在故事中的“恩寵時刻”到來前必定要經歷一個曲折的過程,成功不是簡單的一蹴而就。如金壽山從小熟讀中醫典籍卻不解醫理,父親去世后為了養家糊口他不得不夜以繼日研讀醫書,以期子承父業,經歷一番苦讀成就自學學醫之路。“恩寵時刻”的到來就是當時有人借給他全套《鐵樵醫學函授學校講義》,講義上所著是他聞所未聞的內容,令他欣喜若狂愛不釋手,這套書引導金壽山踏進醫學之門。
又如,黨波平等人合作的針刺肺葉切除術成功的歷程。開始階段由于穴位多、指導思想未統一、手術也未明確分清步驟,因此分組穴位的使用混亂,針刺麻醉工作既有西醫內容也有中醫內容,導致研究走了不少彎路。正因有了前期的協同合作才獲得“恩寵時刻”的到來,他們改進手術方法,中西醫團結一致、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促進了針刺麻醉工作的成功,從而掀起20世紀60年代全國性的針麻熱潮,進而引起世界性的“針灸熱”。
(3)透過現象找尋本質
中醫檔案故事所揭示的內容并不像表面那樣簡單,需要盡可能透過表象認識本質。如王玉潤對血吸蟲病及肝硬化方面的研究。晚期血吸蟲病的各種不同證候和證型表現都屬于標證,而其病本在肝臟,以中醫理論概括其病因、病機為“肝絡阻滯、血瘀氣滯”,這是他識病治本,已不再停留于表面、抽象、淺薄的認識,而是對中醫“證”的新認識和新概念,故事不僅描述了治療過程還透過表象認識病因、病機的本質。
幾千年來,我國傳統中醫學通過整體治療以提高人體的免疫抗病能力,注重并停留于對“證”的研究,而不去深入研究“證”背后的實質——致病因子和組織病理變化。治病方法依照傳統思維,治病求本,本于陰陽,平衡糾偏。中醫檔案故事應跟隨世界醫學“識病治本”的方向發展,引導識病還需研究致病因子,掌握病理指標,治愈后參考客觀標準,取西醫所長補中醫之不足。
(4)巧用表達方式
在故事中巧妙使用內心獨白、對話、標語等表達方式助力人物的成功塑造。內心獨白和公眾的認同心理呈正態分布,故事中述說內心獨白越多越能為主人公的成功塑造添磚加瓦。如針灸名家金舒白用針刺治療精神病的故事,他面對病人時的內心獨白:患這種病是很痛苦的,受歧視又會增加精神壓力。精神病與其他病一樣是病,都不應該受到歧視。如果患者對前途悲觀失望,往往情緒低落。醫生一定要同情他們,幫助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重建面對未來的勇氣。治病先治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寥寥數語,反映了金舒白推己及人,能夠感受并理解病人,醫者父母心,足見其大醫本色。
鑒于醫古文的晦澀難懂,用巧妙比喻來恰到好處體現其意思,如段逸山在《甘露幸沾野草生——往事雜憶》中對凌耀星的兩則比喻,以人面喻證候、以墻上敲釘喻精確辯證之重要。
又如,張贊塵、陳存仁據理力爭的“廢止中醫案”,描寫兩人商量對策及達成共識的語言,表達出“擁護中醫藥,保持國粹”的愿望,列舉當時“取締中醫藥,就是致病民的死命”等標語,加強故事整體的感染力,最終使國民政府不得不做出讓步,擱置廢止中醫案,在中醫發展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5)故事的“兩個目標”
故事通常只有一個目標,即主人公的目的,好的故事最好營造兩個目標,一個外在目標,存在于顯而易見的表面;另一個內在目標,是隱藏在外在目標之下的、不易察覺的真實目的。內在目標比外在目標深一個層次,外在目標與內在目標的聯合才會構成一則好故事。
比如,丁濟民重金購買針灸銅人的故事。描寫了20世紀40年代初,中華醫學會醫史博物館館長王吉民與丁濟民談起在北京古董鋪所見清代銅人,苦于價格昂貴未能如愿購買。丁濟民當即表示愿意籌資購買,時值戰亂,一路顛沛流離,意外費用超過了銅人原價,丁濟民最終還是重金購得銅人并把它捐贈給了當時的中華醫學會醫史博物館。這個故事的外在目標是購買清代乾隆年間御制的針灸銅人(現為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而內在目標則應放在兩位前輩對中醫藥文化傳承的愿望上。
(6)充分設置懸念
一個有懸念的故事才能更好地吸引讀者看下去,如果故事平鋪直敘、沒有任何懸念,那便很難吸引公眾的目光。在講述檔案故事時,專題、話劇、影視、書籍類均可適當設置故事的懸念。
比如,王吉民在日軍侵占上海期間轉移所藏中醫學珍本與文物的故事。抗戰時期,他到杭州征集清華的《珍藏醫術類目》,不顧生死避開日本侵略者的劫掠,搬運了一個月時間才將藏書從杭州運到上海。其中如何運輸才能避開戰事即可設置懸念,讓讀者參與到故事中來。
(7)圍繞中心和焦點
在構建好基本的故事框架和情節后,需確保故事的整體框架有序,各個情節均圍繞中心和焦點,刪去和主人公無關的情節、與故事無關聯的細節描寫和人物刻畫等多余細節以及中心思想不相關的部分。
(8)通俗易懂的敘述語言
簡化科學用語,去除晦澀難懂的語句,用最平實的語言講述最經典的故事。在科技發展史上,牛頓突破17世紀繁雜冗長的文法,用最簡練的語句寫出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成就了人類科技發展史上的重大飛躍。鑒于此,中醫檔案故事除專業術語外的所用語“辭達即可”,通俗易懂方可經久流傳。如“石氏傷科石筱山刀劈阿歪”的故事,又如中醫婦科名家龐泮池講述臨床少見的惡性葡萄胎案例,把惡性葡萄胎的中醫診斷、病因病機、治則方藥、預后闡述得詳細清楚。
四、講好中醫檔案故事的現實意義
中醫檔案故事的現實意義體現在檔案故事的社會歷史價值與文化傳播意義上,能夠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1.社會歷史價值
中醫檔案故事的發掘、編研和傳播展示了中醫藥的發展歷史進程。通過編研檔案故事更好地收集、整理中醫藥相關資料,梳理檔案館藏資源、構建完善中醫藥各學科記憶、承接中醫藥發展的思想脈絡,充分地研究中醫藥發展史,為更多人了解中醫、認同中醫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醫療、社會、文化、歷史意義。展示中華民族醫藥文明的燦爛成就,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西醫方面結合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用科學的方法說明中醫藥在治療疾病中的療效。通過講述中醫檔案故事的方式幫助做好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
2.文化傳播意義
文化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種經驗文化,更是一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史詩。它兼容并蓄、融會貫通,體現出中華文化非凡的創造力和融合力。要向全世界講好中醫檔案故事,傳承中華中醫藥文化,運用中醫檔案的研究成果,通過對外宣傳、交流研討的方式向國際社會展示大醫精誠的中醫藥文化,講清楚、講透徹中醫藥的成就和對人類健康做出的重大貢獻,從而不斷增進對中醫藥的認知和理解,營造良好的國際醫療交流氛圍,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參考文獻:
[1]施杞主編.名師之道(第一輯)[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2]羅伯特·麥基.故事[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3]麗 莎·克 龍.你能寫出好故事[M].陜西人民出版社,2014
[4]斯坦利·D·威廉斯.故事的道德前提[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
[5]陳 珍.檔案宣傳要講好檔案故事[J].北京檔案,2016
(作者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綜合檔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