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
摘 要: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已經成為重要趨勢,充分發揮微信平臺的優勢,全面擴展圖書館服務渠道,構建一個新時代的閱讀模式。本文從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建立的必要性出發,提出了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設計方案,并分析了其具體實現方式,旨在為相關圖書館平臺服務項目提供相應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開發模式;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設計;實現方式
互聯網時代,微信已經廣泛應用到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中,為廣大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即時、免費的服務,使人們開啟了“微生活”。微信具有多項功能,除了溝通交流功能之外,微信公眾平臺功能模塊也受到了人們青睞。個人、企業等主體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向特定群體進行精準推送,既有圖片、文字信息,也有語音等類型信息,滿足了人們對各類信息的需求。同時,政府、企業、媒體機構等也達到了快速傳播信息的目的。因此,本文針對開發模式下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的設計與實現展開相關研究,對推動圖書館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建立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必要性
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環境下,讀者獲取知識無論是獲取方式還是獲取渠道以及時間都發生了重大改變,尤其是現代化建設中,不同層次的讀者對知識的需求凸顯出個性化、復雜化發展趨勢,而傳統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方式已經無法迎合大眾的變化,甚至嚴重影響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服務的質量以及自身發展。隨著移動互聯、計算機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多種先進技術的出現和應用,為圖書館整體改革、創新提供了充足動力,使圖書館逐漸向智慧化轉型,為讀者提供更加個性化服務。其中,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從根本上實現了信息傳遞方式的變革,真正實現信息化服務模式的升級,從而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更加完善的應用體驗。在圖書館微信平臺運營過程中,圖書服務人員除了要優化設置數字圖書館檢索方式,同時,還可以與讀者進行有效互動,充分發揮了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實效性。
二、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設計方案
1.基本要求
基于開發模式視角下,對于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服務設計,不僅需要全面考慮廣大讀者預覽圖書的需求,還需要保證微信公眾平臺使用便捷性、時效性等方面的需求,主要目的就是為不同用戶提供豐富的體驗感。如今,微信已成為人們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中的重要社交途徑,圖書館閱讀方式方法也在發生巨大改變,與以往館藏紙質圖書相比,人們可以直接登錄網絡圖書館界面,根據自己需求檢索相應的圖書、資料。
同時,還可以進行閱讀預約,隨意挑選自己想要的書本,非常簡便快捷,隨時隨地都可以通過手機閱讀、學習。因此,在設計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時,應當切實考慮到用戶需求,從而保證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發揮作用。
2.設計思路
從微信公眾平臺功能基本定位看,主要是保證信息可以群發推送、自動回復,同時還可以進行一對一交流。因此,在管理微信公眾平臺過程中,主要有編輯模式、開發模式兩種,二者處于對立、相排斥的關系。編輯模式主要作用是為公眾號運營人員編輯界面提供服務,在編輯過程中無須其他編程設計,便可實現信息自動回復、自定義菜單等相關功能。相比之下,開發模式凸顯出了較強的個性化,平臺開發運營者會結合自身需求,借助信息接口,從而接收、反饋相應的數據信息及相關指令,在功能與互動方面更加多樣化。
基于開發模式下的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目的在于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好的圖書閱讀服務,通過信息和人工咨詢服務滿足讀者多樣圖書瀏覽訴求,以便給讀者帶去更加人性化、具體化的圖書服務,促進讀者閱讀,推動圖書館更好地迎合時代發展。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改變了以往讀者到館閱讀的單一途徑,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自己常用或者熟悉的環境中閱讀,實現了多種形式的圖書館閱讀體驗,改變了以往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關系,極大增進了互動距離。此外,基于開發模式下的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相關平臺運營人員也具有了更多權限,工作人員可以結合圖書館服務范圍和能力,綜合考量讀者需求,在微信公眾平臺信息自動回復功能、處理模式、處理邏輯等方面進行個性化設計,并選擇不同展現形式,從而凸顯出微信公眾號特色,吸引讀者注意力。在自主化設計下,可以將其作為讀者進入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的入口,而后將多種人工服務及咨詢功能嵌入其中,如館藏書目、消息查詢、系統查詢等,有效增強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互動。此外,平臺運營者也可以積極借鑒圖書館其他程序上的經驗,如資源整合、管理等,將其合理融入開發模式下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的設計中,促進該平臺的進一步完善。
3.系統構架
(1)書目檢索板塊
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設計,應當重點設計書目檢索板塊,這是支撐微信圖書館運營的重要基礎,依托微信的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目的在于為用戶提供網絡圖書閱讀,用戶只要使用手機或者其他移動終端設備,便可直接在網上瀏覽、下載相關圖書內容,滿足閱讀、學習等需求。對此,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運營人員可以積極利用光纖速度較快的數字化平臺優勢,全面進行圖書館優化,為廣大讀者使用圖書館公眾平臺服務提供良好體驗。在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上,讀者可以根據自身學習、工作、閱讀需求查詢、挑選圖書、預訂書目。在設計檢索圖書系統過程中,主要是借助字段MARC-REC-NUM將MARC表格、ITEM動態表格進行連接,所以架構檢索系統時要積極發揮數碼編程技術作用,將其引入到查閱系統設計中,借助PHP、運用SQL語句完成設置,從而實現讀者的精準檢索。
(2)利用數據庫分類圖書信息
讀者進入圖書館公眾號前,需要先注冊一個自己的賬號,這也是讀者利用微信閱覽的登錄憑證。為保證讀者不受到其他用戶登錄的影響,在設計中可以為每位用戶建立個人借書證信息,用戶可以采用“借書證號+密碼認證”的登錄方式,實現在線預訂借閱和資源下載。另外,圖書館網絡運營人員要注意定期對微信公眾平臺進行維護,做好系統整體的升級,積極利用PHP語言、MYSQL數據庫完善圖書信息的分類,為讀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操作,進而實現快速資料查閱。
(3)預約辦理系統
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運營人員可以依據線上自動化管理系統構建連接,設計出一體化系統的運用軟件,為讀者提供更多的線上圖書閱讀功能。讀者可以運用手機驗證碼方式登錄圖書館微信操作界面,并與自己的借書證進行綁定,進行圖書續借。對一些非常熱門、受歡迎的書籍,讀者可以通過網上進行“預約排隊”。在圖書館微信公眾界面上主要包含了多個功能選項,讀者可以隨時查看自己的網上圖書借閱、閱讀進度情況,如我的推薦信息、我的借閱信息、預約與續借。
此外,還有我的館員助手、我的預約講座等功能。讀者借書檔案信息與圖書信息相匹配后,讀者便可實現網上圖書館各類業務的辦理。每個讀者在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閱讀軌跡不同,平臺可以根據讀者的喜好行為進行各類圖書信息、資料的精準推送,為讀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定制服務。
(4)安裝大信息量數據庫
各大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運營管理人員,必須提高建立網上圖書館工作重要性的認知,要保證硬件、軟件設計方面能夠獲得足夠的支持,如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到服務器的選用上,保證服務器具有較快速度。同時,圖書館移動服務器設備必須要保證動態網頁技術語言代碼。更為重要的是,要滿足安裝信息量更大的數據庫需求,從而避免用戶需求峰值時無法運營的問題。作為圖書館業務管理者也應當積極加強實時動態數據監控,確保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效性應用、高質量服務。
4.服務流程
通過上文對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整體系統框架的分析可知,可以將平臺服務流程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管理人員、運營人員在開發模式下,應當保證微信公眾平臺配有相應的消息接口,而后結合不同信息的處理邏輯,在對應的信息板塊中嵌入圖書館各類服務信息;第二,讀者登錄微信公眾平臺個人賬號,向圖書館發送自己對圖書、資料等需求信息指令后,對應的信息會通過微信服務器轉發給微信公眾平臺;第三,微信圖書館平臺接收信息后,會直接將消息經信息接口向對應的信息處理模塊進行轉發;第四,通過信息處理模塊的分析處理,進一步解析讀者指令具體內容,轉發到對應的業務模塊中。比如,館藏書目系統查詢、學術期刊、熱點咨詢等子模塊,從而實現向讀者提供對應的信息回復,供讀者做下一步操作,完成需求任務。
三、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具體實現方式
1.配置相應的消息接口
開發模式下的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在運行過程中,重要的前提就是保證消息接口配置完善,確保微信公眾平臺和與圖書館服務相融合,促使微信平臺具備以往圖書館提供的各類服務功能,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對此,在具體實踐中,圖書館需要先開通微信公眾號,選擇“開發模式”,完成消息接口的配置,保證圖書館網址能夠有效接入。通常情況下,URL和Token兩種是最為常見的消息接口,其中URL是服務器資源,可以實現對消息的有效處理,而Token則用于生成簽名,能夠根據需求進行填寫,并沒有具體要求。當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開始投入運行,讀者會根據自身需求發送信息指令,此時微信服務器接收到讀者發送的信息,會向URL發送相關的GET請求,主要是時間戳、微信加密簽名、隨機數、隨機字符串幾個參數。在具體操作中,主要的過程就是由信息處理服務器檢驗微信服務器發送的請求,并進行微信加密簽名驗證,當確認信息后,系統會自動回復隨機字符串參數內容,這說明讀者通過了信息驗證,若是未能回復,則說明信息接入失敗。完成消息接口配置后,消息接口會直接接收到讀者發送的所有消息,通過指令解析模塊的作用,系統了解到讀者的需求,而后根據具體內容向各個信息處理服務子模塊發送相關業務規則,進而高效準確地完成消息解析與回復。
2.讀者指令解析模塊
一是消息接收。分析開發模式下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方式,主要是通過信息交互完成。因此,當中的指令解析模塊主要的作用就是解讀分析通過微信平臺發送的讀者信息需求指令,而后準確將消息類型、指令內容完成有效匹配,并將其發送到服務子模塊中完成對讀者即時信息的處理。POST請求信息的格式主要是XML,文本、圖片、事件消息等都是其中的請求信息類型,不同的信息類型對應的XML內容不盡相同。當服務器發送指令信息后會自動生成對應的編碼,并匹配<Content>字段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完成execute Module函數執行任務,最終與對應的服務子模塊進行匹配,完成搜索反饋。二是消息回復。服務子模塊接收到指令解析模塊的指令后,會根據具體的信息類型完成搜索、反饋,確保查詢結果準確后,重新發回到指令解析模塊,此時所發送的內容會再次進行編碼、排版、封裝,以最終固定格式的信息回復給讀者。
3.服務子模塊
建立在開發模式下的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當中的服務子模塊可以實現自由擴展、添加,既可以進行處理邏輯處理,也可以進行處理模式處理。在具體操作中,系統不同,對應的開放程度也不同,這會對服務子模塊的實現產生一定影響。由于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本身是一個管理系統,其接口較為完善,所以在服務子系統運行過程中,能夠向不同讀者推送圖書館座位信息,充分發揮了其信息即時性,為讀者隨時了解、查看提供了極大便利。除此之外,在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作用下,讀者也可以更方便地查找圖書館館藏書目,只要讀者按照書目的類別、書名、作者、關鍵詞等進行查詢,便可直接獲取到所需信息,這對提升讀者閱讀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4.消息處理
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通過開發模式切實為廣大讀者閱讀、學習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在實際運行中,微信圖書館管理人員應當針對微信服務器請求響應時間做出明確限制和規定,即必須在5秒之內,回復讀者向微信公眾號發送的請求信息,不然將會連接失敗,要求讀者再次請求。正常情況下,讀者在利用微信公眾號相關功能時,主要經由相關頁面完成操作,可在實際操作頁面時,容易受到網絡或者其他方面影響導致響應時間超出限定范圍。所以,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分析讀者發送的指令時,一般會直接在回復中向讀者呈現出較為全面的查詢結果鏈接,這為讀者自主選擇提供了便利,同時也避免了反復進行信息申請,為讀者獲取其他相關信息提供極大便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發模式下的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構建的微服務模式為讀者提供了更為便捷、簡化的網上圖書館閱覽服務,滿足了讀者多樣化需求。需要注意的是,讀者在使用微信圖書館時,要盡量選取較為簡單的關鍵詞去搜索圖書內容及所需信息,以此來減少響應時間,主要是現有平臺信息識別程序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不僅如此,圖書館自身也應當及時更新、優化微信公眾平臺的程序性能,確保圖書資料信息為最新,從而為廣大讀者提供最新的、范圍更大的圖書信息,強化微信圖書閱讀體驗感,不斷提高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郁麗玲.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及微服務模式構建[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
[2]閻 沖.基于PHP的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API接口設計與實現[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
[3]楊 甜.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用戶持續關注行為模型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7
[4]邊 倩.以開發模式為基礎探討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設計[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
[5]李 榮.高校圖書館開展微信服務的實踐與思考——基于20所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的實際體驗[J].圖書館研究,2015
(作者單位:洛陽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