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9 年完成的《浙江通志·林業志》于1 月6 日在杭州舉行首發式暨總結會。省方志辦主任、《浙江通志》常務副總編鄭金月,《浙江通志》副總編王良仟,《林業志》編纂委員會主任、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俠,《林業志》編纂委員會原副主任、原省林業廳副廳長俞堅出席并講話,會議由《林業志》編纂委員會副主任、省林業局副局長陸獻峰主持。省方志辦、《林業志》評審專家,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圖書館、杭州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浙江農林大學圖書館的有關人員和省林業局各處室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丁酸鈉(批號20171204,規格10 mg),購自美國Sigma公司;戊巴比妥鈉注射液(批號20171122,規格0.25 g),購自上海新亞藥業有限公司;FITC熒光標記的葡聚糖(批號20171211),購自杭州新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胺氧化酶(DAO)ELISA檢測試劑盒(批號20180112),購自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一氧化氮(NO)ELISA檢測試劑盒(批號20180111),北京碧云天生物試劑公司。
根據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省林業局承編《浙江通志》第42卷——《林業志》,編纂工作于2012年3月啟動。全志設17章69節附專記,以現代語體文詳盡記述浙江林業發展從事物發端至2010 年的歷史,內容貫穿整個浙江文明史。從1 萬年前“上山人”居住的木柱洞屋、8000—7000 年前“跨湖橋人”刳制的獨木舟、7000—5000 年前的“河姆渡人”建造的干欄式木榫結構房屋至現代林業之勃興,真實記述了浙江林業的發展歷史,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的浙江林業變革歷程,充分反映了林業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發揮的各方面重要作用和巨大貢獻,真實展現了林業的各種社會功能和經濟地位。
鄭金月對《林業志》的出版發行表示熱烈祝賀,他高度肯定編纂工作,認為《林業志》是《浙江通志》的重要一員,也是《浙江通志》各卷中的精品范本之一,其體例規范、特色鮮明、文風嚴謹、質量上乘,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浙江林業發展史,一本內容翔實的林業工具書和一座鑒往知來的林業思想庫。接下來,省林業局要大力推動全省林業系統學志、用志,在《林業志》成果轉化應用上探索經驗。
王良仟指出,《林業志》內容全面翔實,資料真實可靠,彰顯浙江特色,啟迪發展思路,是一部無愧于時代的高質量志書,有著厚重的史料價值和應用價值。《林業志》編纂過程中涌現出的許多感人事例值得懷念,創造出的許多工作經驗值得發揚。《林業志》作為促進我省今后林業產業發展政策制定的決策依據,深入了解浙江林業歷史和現狀的百科全書,林業專業教育、科研科普教育的生動教材,應當加強其成果的應用,為浙江林業發展發揮資政、育人、存史的作用。
胡俠表示,《林業志》的編纂出版,凝聚了多方支持關心和全局干部職工汗水和心血,是現代人文林業建設的重要成果,更是《浙江通志》這一文化強省標志性工程的組成部分,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貢獻了林業智慧。志書以其清晰的溯源、廣泛的門類和豐富的內容,全面展現了浙江林業從古至今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描繪了上溯萬年的厚重歷史畫卷,將成為浙江林業人回望來時路、汲取歷史營養的權威教科書。全省各級林業部門和廣大林業工作者要把學志、用志作為一項重大任務,學志知林、學志愛林、學志務林,把《林業志》作為做好林業工作的必備法寶,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分析機理、探究規律,不斷深化對林業初心使命的認識,繼承和發揚浙江林業精神,始終保持昂揚的奮斗熱情和務實的工作作風,著眼當前林業發展的重點、熱點、難點,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切實增強林業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不斷推進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建設高質量森林浙江,積極打造全國林業現代化先行省,再創新時代浙江林業的輝煌篇章。
專家們對于《林業志》也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編纂質量在113 卷的《浙江通志》中名列前茅,主要有3 個特征尤為突出:一是資料基礎扎實。編輯部共收集資料1000 多萬字,制作卡片1 萬多張,遠遠超出了省方志辦對資料收集的基本要求,為志稿的編纂奠定了堅實的資料基礎。二是地方特色濃郁。無論是森林培育、資源保護,還是悠久的林業歷史、燦爛的森林文化,浙江都在全國獨占鰲頭,《林業志》對這些內容都作了濃墨重彩的記述,彰顯了浙江林業的地方特色。三是時代特征鮮明。浙江的林業經濟開發是浙江改革開放的一大成就,浙江的林權制度改革是浙江勇立潮頭的一大象征,這些內容的凸顯使得《林業志》具有鮮明的改革開放的時代特征。更為重要的是,《林業志》設置了一篇專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浙江的實踐——浙江公益林建設》,詳細記述了浙江省在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下,全力建設公益林的動人場景和輝煌成就,這是113 卷中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最為集中、最為全面的一個展示,也是志書時代特征的一個制高點。
在阿什河干流植被緩沖帶寬度模型空間數據庫基礎上,以地理信息系統軟件ArcGIS 9.3為手段,對數據庫內的坡度、曼寧系數、土壤飽和導水率以及土壤儲水能力等空間數據進行圖層疊加處理,通過設定的河岸植被緩沖帶除污效率指數,結合時間模型來計算河岸帶兩側不同立地條件地塊所需的最小河岸植被緩沖帶寬度。
首發式上,與會領導向浙江圖書館、杭州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浙江農林大學圖書館贈送了《浙江通志·林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