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 楊,俞 萍,陳 蓉,卜 明,殷蔚娟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揚州 225001)
護理是一個與人類健康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職業,人文關懷能力是臨床護理服務的核心[1],對臨床護士自身而言護理實踐需要融入個人的價值、關懷、溫暖和同情。擁有高水平人文關懷能力的護士能夠在醫院實施更高質量的護理服務,這有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醫患關系[2]。人文關懷能力是傾聽患者的需求和愿望,理解患者的情緒,與患者溝通,自覺創造發展治療關系的實際能力。隨著醫學人文的發展,我國患者的滿意度提高到一定水平,但一些護士在臨床工作中仍然忽視患者的心理和社會關懷,這可能導致中國護士整體人文關懷能力較低[2]。護理人文關懷能力是護士人文素養在臨床工作中的體現,是護士自覺、創造性地為患者服務的能力。加強人文素質培養已成為護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護理事業的發展和護理人才的素質培養。人文素質教育一直在醫學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醫學教育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這與其本身學術理論基礎與傳統文化密不可分。本文為探討中醫人文關懷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選取2019年10月我院肛腸科護生實施中醫人文護理教學,現報道如下。
采取方便抽樣法抽取70位護生,選擇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來我院肛腸科實習的護生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每組35名。所有護生均屬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已排除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實驗組為揚州大學護理學院的35名實習生,男性 2 名,女性 33 名,平均年齡為(21.67±0.57)歲。對照組來自其他院校,其中男性3名,女性32名,平均年齡為(21.58±0.55)歲。兩組護生在年齡、性別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根據原教學大綱,采用傳統常規的教學法,同時勸導護理實習護生溫故知新,對學校已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指導護生對其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實驗組在原有教學大綱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復習,新加入中醫人文關懷教學內容,內容具體從飲食調護、情志護理、運動康復、用藥指導、中醫護理技術這幾方面入手。具體實施方案為:(1)在臨床帶教中成立中醫護理人文關懷臨床教學小組,并制定相關中醫臨床護理實訓人文模塊教學大綱,修訂專科臨床護理實訓教學計劃,修訂護生出科整體情況考核表及操作規范要求,強調護患溝通和人文關懷。(2)崗前培訓。把護生進行分組,每組3~4人,每小組設組長1名。由帶教教師向護生講解在本科學習的具體要領、人文手冊填寫標準等。主要內容包括:倫理道德與臨床護理、護理禮儀、溝通技巧與科學思維、護理安全中的人文關懷、中醫護理的人文特色、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3)由帶教教師分配學生管理1~2例患者,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在帶教教師的監督下由護生自我全程管理。患者出院時根據評估表對護生進行評定。(4)要求每小組護生在本科實習期間負責一次結合中醫人文特色的健康宣教。(5)以小組為單位,集中舉行人文關懷護理情景模擬角色扮演。(6)每位護生在實習中期撰寫自我反思報告,提升自我反思意識和科學思維能力。
測評護生來我科實習前后的人文關懷能力,并調查護生和患者的滿意度,探討中醫人文關懷臨床護理教學的效果。采用Nkongho[3]設計的中文版關懷能力評估量表(CAI)評估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包括理解(14個條目)、勇氣(13個條目)和耐心(10個條目)3個維度。每個項目都采用7分的評分標準,回答范圍從1分(完全反對)到7分(完全同意)。該量表信度為0.71,效度為 0.80。
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 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護生實習后人文關懷能力3個維度均分和總評分高于實習前(P<0.01)。對照組護生實習后人文關懷能力理解與勇氣維度得分及總評分高于實習前(P<0.05)。實驗組實習后人文關懷能力3個維度得分和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得分情況(±s,分)

表1 兩組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得分情況(±s,分)
注:與對照組實習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總評分 理解 勇氣 耐心實驗組(n=35) 實習前實習后tP對照組(n=35) 實習前實習后tP 191.84±22.37 221.72±26.62*-5.08<0.01 190.51±20.31 203.41±20.14-2.25<0.05 51.81±7.52 59.89±5.14*-5.25<0.01 51.77±5.22 56.01±9.28-2.29<0.05 72.44±6.43 79.74±8.01*-4.20<0.01 72.58±6.15 75.66±6.49-2.04<0.05 68.58±7.01 75.33±7.81*-3.81<0.01 69.44±6.58 72.08±5.12-1.87>0.05
實驗組護生對教學課程設置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教學模式提高了護生學習積極性,促進了護生進行課前預習、理解學習內容、團隊協作,詳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比較[n(%)]
實驗組護生與對照組相比,患者具有較高的護理滿意度(P<0.05),詳見表 3。

表3 兩組護生的患者滿意度比較[n(%)]
具有較高人文關懷能力的護士能夠在醫院提供有效的臨床實踐和高質量的護理,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減少工作壓力和更和諧的醫患關系等指標[4-5]。本研究調查70位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總分處于中等水平,與秦艷麗等[6]研究結果一致。李安琪等[7]研究表明,同等級的綜合性醫院中醫醫院較西醫醫院的臨床護士具有更強的人文關懷能力。中醫文化的“天人合一”“大醫精誠”“懸壺濟世”“治未病”等觀念無不彰顯“以人為本”的醫學追求,營造中醫人文關懷氛圍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護生的人文關懷理念。理念與實踐緊密結合,才能滿足更高層次的護理服務需求,體現人文關懷的真正價值。因此要注重護生的人文關懷素養和信念的培養,以人文關懷理念為指導,在臨床工作中開展人性化護理的實踐與探索,促使護理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所以對于護生來說,中醫人文護理實踐的開展更有助于提升護理人文關懷能力,為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夯實基礎。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理解、勇氣、耐心維度上,兩組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有著明顯的差異(P<0.05),尤其是在耐心這個維度上。其原因可能是中醫在人文關懷上有著巨大優勢,特別強調以人為本的鮮明特征[8]。目前我國護理教材不能完全適用于臨床護理實踐教學,且教材對操作包含的護理理念關注較少,忽視了護理專業的內涵。護生的臨床實習階段是其專業態度形成、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階段。因此,在臨床護理實踐教學中開展中醫護理人文關懷臨床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幫助護生感知、理解關懷的含義,樹立關懷理念。中醫人文關懷在護理臨床實踐中的應用不僅體現在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機構護理延伸服務上,而且對提高患者滿意度、防范醫療糾紛以及提升醫院形象等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充分展示了護理發展的新魅力。
研究表明,護生通過中醫人文護理實踐內容的熏陶,結合專業教師的教學經驗與臨床教師的實踐經驗,調動了護生的學習積極性,護生在課前預習,可使關懷的抽象理論與具體情境有機結合。在臨床實習課程中應明確實踐不僅僅是護理任務,護理教育者應在提高護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增強護生運用情感的能力。護生需要清楚地了解情感在人際關系實踐中的中心位置,因此,他們可以有效扮演護理角色。
研究表明,通過優秀的案例分析及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有效增強了知識的趣味性,促進了團隊的協作,有利于護生樹立正確的關懷理念、培養關懷情感,使得護生形成更有價值的關懷行為。另外,通過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法還能提高護生的溝通能力。關懷是人與人之間關系不斷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一般的社會關系,而是一種治療和教育的人際關系。護士可以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同理心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問題,這樣患者會對他們的護理更滿意。同時,患者更有可能堅持治療并遵循行為改變的建議。
(1)本研究只在我科進行,有必要在其他科室及醫院進行推廣。因此,對結果的概括必須謹慎。(2)本次調查的護生樣本量相對較小,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研究結果。(3)研究主要以自我評價的方式進行,這會使研究結果產生偏差。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考慮增加定性研究,從而為護理教育的發展提供多樣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