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勝林,伍秋霞,蒿艷蓉,蔡聯英,覃 茜,黎裕雪云,呂 晨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廣西 南寧 530021)
2013年12月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等七部門印發了《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指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下簡稱“住培”)是培養合格臨床醫生的必經途徑,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醫學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1]。各地衛生行政部門結合地方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經過幾年探索與發展,廣西住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本研究對各培訓基地的學員進行滿意度調查,評價各培訓基地之間的滿意度水平,為衛生行政部門制定住培管理政策和各培訓基地加強內涵建設提供理論依據。
本研究采用問卷星對廣西19家住培基地的在培學員進行滿意度調查,隨機抽取4 494名學員進行電子問卷填寫,獲得有效問卷4 494份,有效率為100%。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調查對象基本信息和學員培訓滿意度評價兩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年齡、性別、培訓基地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主要包括院長對住培工作的重視和支持(X1)、職能部門領導工作主動得力(X2)、專業基地教學秘書的工作(X3)、專業基地帶教教師的帶教熱情(X4)、帶教醫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X5)、基地對各類培訓對象同等施教和待遇相同(X6)及總體評價(X7)7個方面的滿意度情況。
1.2.1 確定評價指標值 各評價指標分為“很不滿意“”不太滿意”“一般”“比較滿意”“很滿意”5個等級,按很滿意(賦值100分)、比較滿意(賦值80分)、一般(賦值60分)、不太滿意(賦值40分)、很不滿意(賦值20分)對各指標進行賦分。
1.2.2 數據分析方法 使用Excel 2010對數據進行整理,運用SPSS16.0數據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應用TOPSIS法和秩和比法(RSR法)等評價方法進行學員滿意度評價。
對19家培訓基地學員滿意度評價的各項指標進行賦分,計算出平均分。從平均分來看,學員對專業基地教學秘書的工作和專業基地帶教教師的帶教熱情滿意度較高,平均得分分別為87.6分和87.5分;對基地對各類培訓對象同等施教和待遇相同的滿意度較低,平均得分為79.4分。詳見表1。

表1 滿意度各評價指標的平均得分與指標均數


表2 歸一化矩陣

表3 各基地與正理想解的接近程度及排序
(1)編制頻數分布表。根據Ci值及其大小順序,分別計算各組頻數f、累計頻數∑f和平均秩次R,秩和比P=R/n,由百分數與概率單位對照表得到對應的概率單位值Probit,編制RSR頻數分布和概率單位值表,見表4。

表4 Ci的頻數分布及概率單位值
(2)計算回歸方程。經過相關和回歸分析,Ci和Probit存在高度相關性,相關系數為 0.923,P=0.000<0.001。以 Probit為自變量,Ci為因變量,計算回歸方程得 Ci=0.223Probit-0.51,經方差分析得 F=97.31,P=0.000<0.001,回歸方程有意義。
(3)分檔排序。結合秩和比法(RSR法)分檔原理,分為好、一般和差3檔。根據回歸方程,代入概率單位值算出Ci理論值,然后與各培訓基地的實際Ci值進行比較,得出各培訓基地學員滿意度分檔情況,見表 5。經過方差分析,P=0.000<0.001,認為分檔有效。

表5 各培訓基地滿意度分檔情況
住培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輪轉的臨床科室多,考核頻繁,而且還涉及人事管理、薪酬待遇發放等方面,因此學員對培訓基地滿意度的評價能夠反映培訓工作的好與差,對于完善住培管理制度和強化內涵建設等具有重要作用。
學員對培訓基地的滿意度評價取決于主觀感受,也取決于培訓基地對住培相關政策制度的落實程度,因此簡單地將各指標疊加和排序不能充分反映學員對培訓基地的滿意度,只有通過綜合評價的方法才可以[3-5]。綜合評價方法對每個評價指標進行賦值,并從中挑選出優劣值,為直觀有效地對各個指標進行評價提供依據。本研究采用TOPSIS法和秩和比法(RSR法)兩種綜合評價方法來評價學員對培訓基地的滿意度水平,TOPSIS法將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建立評價矩陣,計算正負理想解,進而計算評價對象到正負理想值的距離,根據距離的遠近來評價優劣。該方法對數據類型和樣本含量無特殊要求[6-7],評價結果直觀可靠。但該方法無法對評價對象進行分檔評價,按照RSR法的合理分檔原理[8],結果更加直觀,能夠更客觀地反映出滿意度的好與差。從以上結果分析來看,將學員對19家住培基地的滿意度分為好(4家)、一般(12家)和差(3家)3檔,證明這兩種方法的聯合應用具有良好的實用性,評價結果也科學客觀,對衛生行政部門進一步優化住培管理制度和培訓基地強化基地內涵建設具有促進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將廣西19家住培基地學員的滿意度進行優劣排序分檔后,4家住培基地學員的滿意度水平較高,3家住培基地學員的滿意度水平較差,12家住培基地學員的滿意度水平一般。住培學員分為社會化學員、本單位參加培訓學員、其他單位委培學員和專碩并軌學員,滿意度水平較低的培訓基地在不同類型培訓學員一視同仁、同等施教和待遇相同的政策方面沒有落實到位,這可能是導致學員滿意度評價不高的原因;培訓基地帶教教師重臨床輕教學,也可能是導致學員對帶教教師態度和能力的滿意度評價不高的原因;學員在培訓過程中反饋的問題得不到很好解決,也可能是導致學員對基地領導和職能部門領導工作滿意度評價較低的原因。同時,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出,在19家培訓基地中,滿意度水平較高的占比只有21.1%(4家),說明大部分培訓基地仍需要強化基地建設,加強學員管理,明確培訓基地—專業基地—臨床科室3層組織管理架構的職責,落實好學員工資待遇和節假日休假等福利待遇,完善培訓課程體系,強化學員醫德醫風教育及臨床思維、臨床實踐與科研教學能力培養[9];同時也要進一步加大帶教教師的管理,選送住培帶教教師到發達地區的住培基地進修學習,更新帶教理念和提升帶教水平,以進一步提高臨床帶教能力,注重學員的臨床技能培訓,提升培訓質量[10-11]。
綜上所述,綜合評價作為一種管理科學中的新的評價手段,可以較好地彌補傳統評價模式中評價方法定性分析成分重、科學性差等弊端,此方法可以在住培管理與評價中推廣使用。通過對培訓基地學員滿意度的分析,可以針對性地分析和處理住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為培訓基地強化基地建設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