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連市航運和物流發展服務中心 吳航

瓦房店縣道將復線
蜿蜒而上的公路,沿途皆是秀美風光。路的一端,有遠近聞名的4A級冰峪溝旅游景區、4A級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峽漂流、英那河漂流、小峪村的情人谷及眾多的農家院,山河風景如畫,山之魂,水之韻,景色宜人。
近幾年依托公路建設,遼寧省大連市仙人洞鎮共建設110條農村公路,其中四仙線可通往素以“遼南小桂林”著稱的4A級冰峪溝旅游景區,長大線可通往4A級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沿線還同步實施了安防、綠化、景觀文化等工程。如今,這些農村公路成了旅游打卡景點,村民們開起了農家樂,辦起了旅游民宿,這里有莊河美味的大骨雞、烤全羊,游客來自于全國各地,吃上了當地的特色飯菜,都一一稱絕,同時也給百姓帶來了財富。
通過以路興業、以路促旅、以路強鎮,不斷增強公眾的“愛路護路”意識,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增強公眾對交通運輸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2014年以來,大連市新建農村公路4140公里,大中修農村公路3200公里,在遼寧省內率先實現所有自然屯通瀝青路,村屯瀝青路比例居東北地區首位,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突破1.1萬公里,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實現全覆蓋,基本形成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村組為網點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
大連市委、市政府堅持高位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連續多年將農村公路建設納入政府年度工作報告和民生重點工程。
大連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部署推進“四好農村路” 高質量發展,市領導多次率隊深入現場檢查指導,推進具體工作。全市每年組織部署會、調度會、現場會,密集進行調度,并通過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網站在線訪談等形式,在主流媒體廣泛宣傳,匯聚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強大合力。
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加強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意見》等7份文件,制定“示范縣”“示范鄉鎮”創建和督導考評等5項制度,形成政府主導、行業主抓、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
全市大力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落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制,基本形成縣、鄉、村三級路長工作體系,各級路長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真正將農村公路建、管、養、運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合力推動和保障農村公路持續健康發展。
以鄉村公路技術狀況和郊區客運服務質量等指標為基礎,大連市建立了“四好農村路”綜合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主要指標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通過不定期抽查、階段性督導、半年及年終考評等形式,形成督導考核工作常態,促進農村交通主體責任落實。
在市財力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大連市每年堅持將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資金列入市本級財政預算,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穩定的資金渠道,保障農村公路資金足額及時到位。
2014年至2020年,大連市每年安排5億元財政資金用于農村公路新建及大修,燃油稅專項資金每年安排1億元用于農村公路的大修與養護。其中,市財政對北部地區新建通屯瀝青路補貼比例達到93%。優先保障扶貧攻堅需求,共投入1億多元,全額補貼為民族鄉鎮和低收入村建設通屯油路1100多公里,民族鄉鎮和低收入村分別于2017年、2018年提前實現自然屯100%通瀝青路目標。
全市建立以市、縣財政投入為主,鄉鎮投入為補充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保障機制,2020年大連市本級共投入3645萬元用于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各區市縣按照規定給予配套資金支持,為實現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金普新區七頂山村道梅佟線
在上級給予獎勵的基礎上,大連市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示范縣、省級和市級示范鄉鎮,分別給予市級獎勵500萬元、200萬元、50萬元。截至目前,全市已發放市級獎勵資金1600萬元,激發了各地“比學趕超”的創建熱情。
大連市將“四好農村路”建設納入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清晰描繪交通強國“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

莊河縣道四仲線
蘇寧易購遼南地區物流倉儲基地、京東物流基地宇培產業園、大連智能供應鏈運營中心項目、日本電產新工廠項目……人們很難想象這些項目能與偏于一隅的少數民族聚居地有關系。可如今這里是大型物流倉儲類和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地和農產品輸出原產地,大連市金州區七頂山街道正是因為公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物流樞紐、產業重地。
“朱家村的茄子、大蓮泡村的蔬菜、付家村的葡萄、周家溝的小西瓜,這些可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農產品。以前由于交通不便、生產規模不大,這些農產品沒有競爭力,不過這幾年30多條農村公路逐步建成,朱家村為了賣茄子有了朱農線、大蓮泡村為了賣蔬菜有了蓮七線、付家村為了賣葡萄有了梅佟線、周家溝為了賣小西瓜有了付周線……大型貨車能進田間地頭收菜了,我們的種植規模也越來越大了。”七頂山街道交通助理姜忠軍自豪地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七頂山街道西部大櫻桃核心產區——老虎山村,高標準建設了10米寬的金虎線,徹底解決了東北最大的大櫻桃批發市場銷售時節的運輸問題,為北緯39度大櫻桃走向全國、邁出國門,鋪就了一條寬廣的快速致富路。
近年來,大連市共建設旅游路、產業路870多公里,實現A級以上景區、重點園區與農村公路無縫連接,公路兩側匯聚起商貿、旅游、種植、養殖、加工等產業群體,形成一批新興經濟帶,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加速調整。
不僅如此,全市客運線路已達到794條,日發班次1萬余個,基本形成遍布農村、連接城鄉的農村客運網絡,農村客運車輛車載定位系統、站亭鄉鎮覆蓋率達到100%,愈發暢通的“微循環”為鄉村發展提供著強勁的動能。
按照“多點合一、資源共享”模式,大連市健全完善以農村物流樞紐場站為基礎,以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為支撐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全市共形成7張農村物流網絡節點布局圖,涵蓋60個農村物流網絡節點,擇優篩選物流龍頭企業、骨干車隊,吸納12戶運輸企業,組建了車隊規模達135臺的全市農村物流應急運輸保障車隊。
大連市還實現了城鄉郵政服務均等化,深化“交郵合作”“快遞下鄉”,全市行政村通郵率達到100%,快遞網點實現村屯全覆蓋,打通了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便捷運輸通道。
全市緊緊抓住交通強國高質量發展試點創建工作契機,莊河市、普蘭店區、金普新區在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面先行試點,其他區市縣因地制宜設置創建課題緊跟推進,形成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實現全域共同發展。目前,全市已創建1個國家級示范縣、4個省級示范縣、8個省級示范鄉鎮、10個市級示范鄉鎮、65條示范路。

莊河鄉道董山線

長海縣鄉道小西線
加強工程全過程管理,大連市充分利用第三方檢測機構技術優勢,嚴格工程質量品控。在2019年全省農村公路專項質量復查中,大連市農村公路抽查項目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全省名列前茅。莊河市農村公路塔石線既是全省首個交竣工項目品質工程,也是首個農村公路品質工程。
大連市提升設計理念,結合鄉村區位特點,著力塑造“一村一形象”“一路一主題”的農村公路鄉韻風情。莊河市、金普新區引進上海世博會景觀設計團隊,讓農村公路逐漸成為串聯綠水青山景觀,記錄古村古鎮文化的重要載體。
針對農村公路橋梁、隧道及交叉道口、臨水臨崖、急彎險坡等風險點,大連市逐一制定針對性治理措施,新建農村公路安保工程與主體工程實現“三同步”。
全市積極將信息、網絡技術融入農村公路管理運營體系,莊河市建立的數字交通管理平臺、應用非現場執法治理超限運輸、北斗地質災害智能監控等現代化管理手段,取得了良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