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中建路橋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雖然地面交通日益擁堵,但是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這個問題[1~3]。由于公路隧道工程所處的地質環境比較復雜,且處于動態變化中,隨著時間的增長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4]。支護結構在整體結構的穩定性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工程中,由于施工或者設計問題,隧道襯砌經常會出現裂縫或大變形等病害[5]。本文以貴州省貴陽市某公路隧道工程為背景,利用荷載結構法計算隧道所受外荷載,通過MADIS GTS軟件,研究不同隧道襯砌厚度下,襯砌結構的受力、位移變形及安全性影響。
貴陽市某公路隧道按分離式、雙向六車道設計,隧道凈寬14.5m,凈高5m,隧道周身巖體以IV和V級圍巖為主,隧道穿越多條破碎帶,地質情況復雜。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可知,場區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為0.05g,對應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且未發現不良地質條件,比較適合修建隧道。
根據地勘資料可知隧道上層圍巖和襯砌力學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物理力學參數
襯砌取各項同性的彈性結構,并利用1D梁單元具有抗剪、抗拉及抗扭的特性,以及其與襯砌受力情況相似的特點建立模型,沿著隧道縱向選取1m,襯砌的厚度分別取40cm、50cm和60cm。考慮到尺寸效應,需要確定模型邊界,同時約束上下、左右邊界的變形。隧道外輪廓到左右邊界的距離取5倍隧道寬度,隧道外輪廓到上下邊界的距離取3倍隧道高度。
由《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 D70-2004》可知,在深埋隧道開挖時,可采用荷載結構法計算隧道結構荷載。根據隧道埋深及圍巖等級等條件確定襯砌所受的垂直荷載Q1和水平荷載Q2,如式1所示,Q1為襯砌受到的垂直荷載;γ為圍巖重度;S為圍巖等級;i為圍巖壓力增減率;B為隧道寬度。

根據圍巖等級的不同,水平荷載Q2可通過垂直荷載Q1折減得到,如表2所示。

表2 圍巖水平荷載
根據承載力和正常使用要求,實施荷載最不利設計組合,僅考慮水平、垂直荷載及自重的結構影響,荷載組合為1.5×自重+1.8×水平荷載+1.4×垂直荷載。
根據《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 D70-2004》,隧道襯砌的安全系數應當滿足要求,如式2所示,K為安全系數;N為軸向力;為構件軸向彎曲系數;為軸向力的偏心影響系數;Ra為混凝土的抗壓極限強度;b為截面寬度;h為截面厚度。根據規范可知,混凝土襯砌的安全系數應不低于2.4。

通過計算分析可以得到不同襯砌厚度條件下,隧道襯砌結構的應力云圖。
襯砌厚度40cm時,隧道襯砌結構的最大軸力發生在襯砌底板位置,約2.18×102kN,隧道襯砌結構的最大剪力發生在襯砌右拱腳位置,約6.27×102kN,隧道襯砌結構的最大彎矩發生在襯砌底板中心位置,約3.54×102kN·m2;
襯砌厚度50 cm 時,隧道襯砌結構的最大軸力為2.42×102kN,隧道襯砌結構的最大剪力為6.80×102kN,隧道襯砌結構的最大彎矩為5.3×102kN·m2;
襯砌厚度60 cm 時,隧道襯砌結構的最大軸力為2.6×102kN,隧道襯砌結構的最大剪力為7.26×102kN,隧道襯砌結構的最大彎矩為6.75×102kN·m2。
隨著襯砌厚度增大,隧道襯砌結構的軸力、剪力與彎矩均增大,這是因為在相同荷載組合作用下,支護結構自身的自重隨著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導致襯砌結構的受力增大,另外由于在計算時把襯砌結構模擬成各項同性的彈性結構,所以不同厚度下襯砌的受力值大小不同,但受力最大值的位置相似。
通過計算分析可得到不同襯砌厚度條件下,隧道襯砌結構的位移云圖。
在圍巖壓力作用下,隧道襯砌結構的位移值主要集中在拱頂及拱肩位置附近,其中最大沉降值發生在拱頂位置。當隧道襯砌厚度40cm時,隧道襯砌結構拱頂的最大位移為3.02×10-2m;當隧道襯砌厚度50cm時,隧道襯砌結構拱頂的最大位移為2.22×10-2m;當隧道襯砌厚度60cm時,隧道襯砌結構拱頂的最大位移為1.76×10-2m。
隨著隧道襯砌厚度的增加,襯砌的最大位移值逐漸減小,但減小速率減慢,最大值的減小速率由0.80變為0.46,說明增加隧道襯砌厚度有利于減小襯砌結構的最大位移值,但不能一昧增加襯砌厚度。
如式2所示,可知不同襯砌厚度條件下襯砌的容許軸力值,根據容許應力值和數值模擬結果,可知不同襯砌厚度條件下的結構安全系數,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厚度條件下襯砌結構安全系數
由此可知,隧道襯砌厚度密切影響著襯砌結構的安全系數,隨著襯砌厚度的增加,襯砌結構的安全系數逐漸下降,但均大于15,說明安全性系數較高,能夠滿足隧道結構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