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京橋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周宇 王昕博
成立于2003年12月的京橋熱電,是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總裝機包括四臺116M W熱水鍋爐和一套F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二拖一”熱電聯產機組。發電能力838M W,供熱能力為1056M W,供熱面積2100萬平方米,可滿足22萬戶北京居民的冬季用熱需求。
雙碳目標下,依靠增加產能進行擴張式發展,已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如何充分發揮在脫碳方面的潛力和成本優勢,通過加快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京橋熱電結合自身實際,走出了一條全員創新的內涵式發展之路。
一是強化創新創效管理體系的制度化運作。京橋熱電進一步明確了創新的價值觀、主體責任、戰略目標與愿景等,使企業創新范疇由單純的技術創新系統拓展至戰略、文化、團隊、機制等非技術要素并重的全方位創新。
二是構建有效創新創效管理運行機制。公司積極構建“黨委領導、行政運營、團委參與”的保障創新體制,不斷完善“決策、管理、咨詢、執行”四個層級運營機制,全面強化“規劃統籌、戰略統籌、協同統籌、資源統籌”,有效培育了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創效的良好環境。
三是鼓勵全員參與“360度”創新。公司確立了全員參與的創新機制,通過建立全方位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徹底改變了以往技術創新全部都是專工、運行、檢修等人員的配置和“點狀”呈現的模式,形成了不論職務大小、人人都是專家、全員參與的跨專業、跨崗位、跨部門“360度”創新模式,促進了企業全方位、各層面的整體創新。
四是強調創新由理念到文化的提升。公司積極倡樹“創新為科技插上翅膀,創效為成功添上動力”的理念,引導和激發企業員工的創造潛能,完成了從被動創造向自主創新的轉變。
五是突出公司與員工的雙贏共榮。通過建立創新激勵、人才培養、評價考核等機制,使員工從技術創新中獲得物質激勵與精神鼓舞,得到相對應的專業培訓,進而在創新中學習知識、增長本領、提升技能,形成了良性循環,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是明確各要素關系。在體系構建的過程中,京橋熱電強調全員創新創效管理的系統性、先進性和適用性,堅持以企業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為指導,以企業管理體系、創新策略、企業價值觀為骨架,有效集成公司內外部創新資源,切實明確了全員創新創效管理體系的創新戰略、發展目標、企業愿景等,建立起創新創效管理機制,形成了機制引領創新的文化。
二是創新戰略要素構建。京橋熱電進一步明確創新創效的主體是全體員工,核心要素是“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合理化建議”,依托全方位協同體系化管理模式,全面開辟員工參與公司創新的多種路徑,使得公司技術水平進一步躍升,總體效益大大提高。
三是管理制度要素建設。管理機制的創新一定要貼近員工、契合生產實際,真正減少員工參加技術創新中的各種壁壘,讓員工可以便捷地獲得所需的創新資源,從而加快技術創新,提升企業創新效率。
四是創新文化要素構建。為了調動員工參與創新的熱情,推動企業的技術進步,京橋熱電將創新工作上升為公司行為,把“創新驅動、綠色生態、開放互聯、智能共享”融入到公司發展中,確保推進力度。同時,公司黨委充分發揮在重大創新創效決策中把關定向的作用,堅持頂層設計,抓好公司創新創效與集團發展戰略、行業發展方向的深度對接,確保方向正確、不走彎路。
京橋熱電創新創效管理主要由組織體系制度、激勵制度和培訓制度構成。
組織體系制度解決由誰管理創新的問題。京橋熱電組織體系由“科技創新委員會、科技創新辦公室”兩個層級構成, 通過網絡化管理各個部門,使各部門間彼此聯系、互相協調,以實現不斷完善全員創新體系建設,促進全系統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激勵制度著重解決員工自主創新意識欠缺,思想不夠解放,在工作中求穩怕錯的問題。激勵機制是指通過特定的方法與管理體系,將員工對組織及工作的承諾最大化的過程。主要包括“物質激勵制度、精神激勵制度、容錯激勵制度”三個方面。
培訓制度旨在通過培訓提高員工專業技能水平,反作用于全員創新。培訓制度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員工實施素質性的或技能性的培養和訓練,提高整體素質和專業技能的繼續教育體系。具體包括:一是入場三級培訓,主要針對新錄用的員工;二是在職培訓,主要針對在職的員工;三是晉升培訓,主要針對在職員工中有望晉升職務的人員。
京橋熱電在有效運用這三種培訓模式的基礎上,強調員工創新經驗的分享和培訓深度的開發,同時,通過送出去掛職、深入到現場、結合實踐鍛煉等舉措,不斷強化員工的創新能力。已開發運用的培訓模式有“五精講堂、掛職鍛煉、技術比武和助跑計劃”四種形式。
公司還制定了《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科技創新與全員創新管理辦法》《安全生產工作獎懲辦法》,對企業研究成果獲取過程和日常管理工作、創新創效的課題確立、創新創效課題類型作了具體界定,明確了技術創新的形式,管理創新的項目要求和項目分類,及創新創效成本鑒定與經濟效益計算的方法,規范了評審程序與考核激勵機制。
三年來,京橋熱電通過公司全員不斷地創新創效,在很多專業期刊發表了多篇具有高水平的論文,獲得了《一種煙氣脫硝控制方法》《一種發電廠變壓器冷卻器全停保護系統》兩項發明專利。
京橋熱電創新工作室緊緊圍繞集團“1+1+N”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開展各項工作,以科技項目、攻關小組、金點子、合理化建議、Q C小組活動等形式,開展全員創新,年度質量活動小組活動注冊10項。
相繼成功研發SIEMENS 9F級二拖一聯合循環機組——抽凝及背壓供熱工況下靈活啟停調峰技術、300M W燃氣機組余熱鍋爐S C R煙氣脫硝系統噴氨優化調整技術、低氮改造的116M W熱水鍋爐一鍵啟停控制策略等多項核心技術,不僅大大提升了企業生產管理水平,還引領了行業技術進步和高質量發展。
“國內首套西門子SGT5-4000F型燃機深度靈活性改造技術及其師范應用”獲得2021電力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危險氣體探測巡檢機器人”獲得2021年電力設備管理技術創新成果四星;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成果滿足了天然氣調壓站等危險氣體區域常態化巡檢需求,提升了電力行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整體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智慧電廠——基于大數據的智慧生產經營系統項目”申報2022年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申請科技資金支持300萬元。邊防創新工作室被平臺公司評選為2020年度優秀創新工作室,并獲得“優秀技術創新攻關小組”“優秀合理化建議”“優秀管理創新獎”“優秀職工自主創新成果”等多項獎勵。